神秘、含蓄、莊重,暗調(diào)風光攝影有著自身獨具一格的魅力。數(shù)字時代的拍攝看似簡單了,但一幅優(yōu)秀的暗調(diào)攝影作品并不是簡單通過后期調(diào)整就能得到,攝影師張凱的經(jīng)驗,再次讓我們看到前期拍攝以及攝影師經(jīng)驗的重要性。
——編者
大約在12年前,我開始接觸攝影,那時拍攝了大量的135、120、4×5的膠片。我個人最喜歡風光且大部分拍的都是海岸和雪山,為了尋找拍攝的靈感和奇特的場景而游跡于北美西岸,我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拍自這些地方。后來,受身邊好友的影響和支持,我開始了黑白攝影之路,而且越來越著迷。
攝影師要具備“黑白的眼睛”
拍攝優(yōu)秀的黑白作品,攝影師首先要具有“黑白的眼睛”,我學黑白攝影時的老師就曾說過:“我現(xiàn)在看什么都是黑白灰”。這句話其實意味著以下幾方面內(nèi)容:
第一,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要有整幅作品的基調(diào),就要知道大自然的各種顏色在不同光線下的黑白關(guān)系,也就是說當我們轉(zhuǎn)黑白的時候,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第二,黑白本身就簡潔,把色彩去掉了,整個畫面更為簡單了。所以我們拍攝時更要做到簡潔。這就要求我們考慮到什么樣的場景更適合用黑白的形式來表達。我很喜歡在霧天、雪天來拍攝黑白。
第三,取景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和你要表達的主題有很好反差的。比如說在一片黃色的海灘,我們要從白色的貝殼和深綠色的水草中找一個更合適的前景,那我肯定會選擇深綠色的水草。因為白色的貝殼和黃色的沙灘在轉(zhuǎn)成黑白的時候它們的灰度接近沒有反差,而深綠色的水草和黃色的沙灘在變?yōu)楹诎渍掌臅r候有比較大的反差,一個是灰偏白,一個是深灰偏黑。
后期的處理我們盡量要避免一味地拉大反差,很多朋友在處理黑白照片的時候,一味地把曲線拉得很大,這樣很大程度上損失了很多灰度的東西,殊不知,黑白照片的黑與白是要依托大量的灰度才存在的。
恰當?shù)臅r機獲得滿意的影調(diào)
拍攝時機的選擇,對于作品最終的調(diào)子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通常,我喜歡在暴風雨來臨或者消散的時候拍攝,那時天氣很有戲劇性,往往能看到很多平常難得一見的光線;滿月的時候拍攝黑白的海,也可以實現(xiàn)很多當年膠片不能拍攝的場景;再就是我很喜歡在雪天或者霧天拍攝,這樣的天氣可以使畫面更簡潔,主題更突出。
后期轉(zhuǎn)黑白時,我的工作流程就是彩色原片放進photoshop里面,第一步就是轉(zhuǎn)成黑白,然后再以黑白的思維來做后期處理。我從來沒有在彩色的照片上處理彩色然后轉(zhuǎn)黑白。
前期的拍攝更為重要
暗調(diào)的黑白照片,后期的處理就是一定要有這張照片的基本調(diào)子,這要求我們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要考慮好,把要表達的中心部分的亮度基調(diào)定好,這樣才能跟整體的畫面基調(diào)有反差,能讓讀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我們要表達的東西。后期處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各個亮度的協(xié)調(diào),這里會用到很多的亮度蒙版,亮度蒙版的作用就是能讓各個灰度的過渡更為自然和協(xié)調(diào),畫面更為細膩。最后我會局部做一些柔化的處理,這樣讓整個畫面沒有那么干澀,層次更為豐富。
個人認為,黑白作品的拍攝,前期的選景和前期拍攝、攝影師對場景的理解和安排更為重要。沒有好的前期眼光和理解,后期再怎么調(diào)整也是沒有太大的幫助。建議想嘗試黑白攝影的朋友們,大家不妨放下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拿起膠片相機,裝上真正的黑白交卷,多拍拍多想想,一定能在拍攝黑白膠片的同時感悟到黑白攝影的魅力、規(guī)律和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