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經(jīng)”防中風
由于中風具有“致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的三高特征,對健康危害極大。如何預防中風?請謹記以下的“四字經(jīng)”——
不高不低:正常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理想血壓是120/80毫米汞柱。有一種高血壓被稱之為“適應性高血壓”,血壓升高速度緩慢,由輕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尤其是年輕的患者)逐漸適應了這種升高,即使血壓升到很高,如果不測量血壓,也感覺不到疾病的存在。這種高血壓是一個靜悄悄的“殺手”,得不到及時的降壓治療,是造成部分患者發(fā)生腦中風的主要原因。所以,即使是年輕人,也要了解自己的血壓,至少每年量一次血壓。
不粗不細:指的是腰圍不粗不細。腰圍是預測中風危險的重要指標。據(jù)德國科研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腰圍太粗,不但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而且中風概率也會顯著提高,超出正常腰圍者4~7倍。健康腰圍是多少呢?按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
不肥不膩:隆冬季節(jié),氣溫下降,飲食變化,如飲酒御寒、常吃火鍋、攝入過咸過膩的食物,這些都會導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此外,春節(jié)前應酬活動多,既興奮又疲勞,為中風埋下隱患。中醫(yī)講,過食肥甘厚膩,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夾痰上擾,可致病發(fā),尤以酗酒誘發(fā)最烈。因此,飲食方面應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每周至少吃3餐魚,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
不急不躁:百歲老人的養(yǎng)生之道很多,其共同特點,就是很少生氣。五志過極,心火過旺,可引動內(nèi)風而促發(fā)中風。臨床以暴怒傷肝為多,因暴怒則頃刻之間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則其候必發(fā)。至于憂思悲恐、情緒緊張均為本病的誘因。血壓偏高者,特別要減少“應激行為”。應激指的是包括突發(fā)失眠、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發(fā)無名之火等一系列機體情緒劇烈波動狀態(tài)。應激狀態(tài)最容易誘發(fā)中風(特別是腦出血)。避免辦法是:遇到不如意事情,要保持冷靜、心平氣和,切莫意氣用事。
(吳運泉/文,據(jù)《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