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哪兒都不便宜
如今在中國,不少人開玩笑說:給兒子結個婚,要父母半條命。其實,國外的新人和他們的父母也不輕松。據(jù)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近日報道,一場英式傳統(tǒng)婚禮(包括度蜜月)的平均花費在2.4萬到2.7萬英鎊(約合22.5萬到25.3萬元人民幣)之間,相當于一名英國中等收入者一年的工資,足以讓不少小夫妻從經濟狀況尚可到鬧“財政赤字”。
文中引用了英國婚禮籌備網站“Bridebook”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該網站最近承辦的1萬場婚禮中,只有4%的人保證了開銷沒有超過預期?!癇ridebook”提供的數(shù)字還顯示,只有20%的新人獨自負擔起了婚禮開銷,約62%的新人負擔了婚禮一半的花費。也就是說,在國外結個婚,過半的新人照樣得“啃老”。
可能有人說,既然“正兒八經”辦婚禮這么貴,旅行結婚不就好了嗎?確實有不少年輕人考慮旅行結婚,但這種婚禮只是聽起來浪漫。美國網站“young and thrifty”刊文稱,就宴請100人來說,美國傳統(tǒng)婚禮花費約為2.5萬美元(約合16.3萬元人民幣),但旅行結婚平均花費也要1.7萬美元(約合11萬元人民幣)。
舉辦婚禮花錢多,其實,被宴請的賓客也是“壓力山大”。調查顯示,參加一場婚宴,賓客平均花費703美元(約合4582元人民幣)。調查還顯示,今年一個美國人將平均參加3場婚禮。這些開銷中,除了往返機票或車票,還包括送給新人的結婚禮物。這一年,光是去參加別人的婚禮,沒個兩三千美元都不夠。
在傳統(tǒng)的亞洲國家,父母更是愿意給予子女最大的幫助。韓國父母在兒女結婚時平均花費1.25億韓元(約合70.25萬元人民幣),相當于其養(yǎng)老資金的55%。
如此看來,無論在中國、韓國還是歐美,結婚這樣的終身大事都是足以讓人“痛下血本”的。畢竟,當一對情侶準備攜手走入婚姻殿堂時,他們愿意相信,這是兩人“一輩子只有一次”的重大儀式。
(王曉瑩/文,據(jù)《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