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子奇
等待夢醒的千年瓷窯
蒙子奇
中和窯出土的青釉瓷器。
在廣西藤縣,位于城南約15公里的北流河拐彎處,有一個叫中和村的村子,曾經(jīng)盛產(chǎn)精美的瓷器,專家推斷其大約始于北宋后期,延至宋元之際,盛于南宋時期,制作工藝的水平,足以媲美同期景德鎮(zhèn)的陶瓷,這就是中和窯青白瓷。如今,我有幸一睹那一抹厚重的歷史遺跡。
歲月悠悠,如今,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中和村,只剩下滿地的陶瓷匣缽碎片,有不少農(nóng)家小舍的墻角也是用陶瓷匣缽砌成的。這些老房子,最少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用于砌房子的瓦片上面,還有眾多清晰可辨的姓氏、一些數(shù)字和特殊符號。瓦片上烙下的姓氏,是特供用戶事先訂制的標記,還是窯工“計件”計薪的依據(jù)?謎底我們不得而知,只能掏出相機和手機忘情地拍攝。
人往北流河邊走,不知不覺間,就到了當(dāng)年中和窯的發(fā)掘現(xiàn)場,我捧起那些經(jīng)歷了上千年風(fēng)雨的陶瓷碎片細細端詳。我無法追問這由興而衰、最終湮滅于歲月長河的中和窯有過怎樣的掙扎,有過怎樣的創(chuàng)傷;我也無從知曉它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還是社會進步的棄兒,它就是這樣沉睡在漫山遍野的松林里。
中和窯,你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謎團,其中,是否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歌?如今,我乘風(fēng)而來,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心底最真實的故事?你愿不愿意向世人敞開你的心扉?多年的歷史斷層,像磁帶消磁一樣,洗不掉原來的滄桑,中和村成了一盤有待修復(fù)的老磁帶。
中和窯,你的殘缺之美,是幸還是不幸?在一次次觸摸中,我輕輕地問,靜靜地想。我也在等待,歷史,最終能夠給我們一個真實的答案。
今日的中和村,注定因為中和窯而變得不普通,喜歡歷史和醉心瓷器的人們,會將關(guān)注的目光投向這里,說不定,這個“老鴉塘”搖身一變,就會成為一個新的旅游景點,一個讓人尋找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
我邁著一半輕松,一半沉重的腳步離去,心中卻還想再多看看這里的一景一物……我由衷地祝愿這個活了上千年的“活化石”,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廣西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成為展示廣西文化的一張名片。
責(zé)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