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紀鵬飛
中國企業(yè)在IAA(下)
本刊記者 紀鵬飛
編者按:2014年的IAA國外參展商數量達到1350家,占全部參展商的56%,而在所有國外參展商中,來自中國參展商的數量最多,無論是參展人數還是觀展人數都創(chuàng)下新高。本屆IAA共有52個國家的參展商前來參展,這個數字要比上屆45個國家多了7個,IAA國際化趨勢愈發(fā)明顯。在這52個國家里,除德國本土企業(yè)之外,國外參展商的比例達到了61%,較上屆59%提升了2%,其中國外參展數量最多的五個國家是中國、意大利、荷蘭、土耳其和法國。中國參展商最多達到229家,主辦方甚至專門安排兩個展館為中國零部件企業(yè)設置了集中的展示區(qū),而且有部分中國企業(yè)在展會上是大放異彩。
從參展情況來看,中國的參展企業(yè)主要有:卡車企業(yè)歐曼、客車企業(yè)中車和比亞迪、專用車企業(yè)是梁山三家企業(yè)組團和明航專用車企業(yè)以及眾多零部件企業(yè)。本刊在展會期間對部分企業(yè)進行了獨家專訪,為了便于讀者閱讀,我們分三期為大家集中展示中國企業(yè)在IAA上的風采。
譚嘉驊
作為專用車知名零部件企業(yè),廣東富華機械集團(以下簡稱富華)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車軸企業(yè)。作為IAA的???,他們自1996年起就一直參與其中,成為國內零部件走向海外市場的標桿。富華此次展會有什么新品展出?2016年富華已經進入冷藏集裝箱生產。為什么會進入冷鏈領域?未來會不會進入冷藏車制造行業(yè)?在展會期間,本刊就上述問題獨家專訪了富華副總經理、市場銷售總監(jiān)譚嘉驊。
推出全新沃勝系列車軸
《專用汽車》:富華第幾次參加展會?有哪些新品推出?
譚嘉驊:廣東富華從1996年就開始參加IAA,是國內最早參加IAA的中國企業(yè)之一。2014年10月我們收購了歐洲主流掛車車橋品牌——Valx,本屆展會是我們收購Valx后首次在IAA上聯合參展,所以在展臺的布置上做了一些特別的設計,中間是富華Fuwa,兩邊是Valx,并且在涂裝顏色上做了區(qū)分,以便讓大家都能看到我們這兩個品牌在定位和性能等方面的異同。
目前隨著國內GB1589實施,物流市場用車需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用戶更多地追求更輕、制動性能更好和維護周期更長的產品。我們此次展出的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面向卡車的前橋、驅動橋,另一類是面向掛車的車軸、懸掛和電動支腿等。以我們的Valx沃勝系列車軸為例,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輕量化。兩年前我們在收購Valx時主要看中的是其輕量化與穩(wěn)定性間的完美平衡,其10噸車軸與傳統(tǒng)車軸相比每根減重50~60kg。
二是安全性。沃勝車軸采用了全新的制動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車軸相比,制動性能大幅提升30%。
三是穩(wěn)定性。我們把應用在沃爾沃、福特等卡車驅動橋的技術和加工工藝應用在掛車橋上,制造精度更高、產品維護周期更長。
四是保養(yǎng)周期長、維護便捷。沃勝車軸2年或40萬公里免維護,降低了維護成本,使用更加方便,省心。更換摩擦片時只需要旋出輪轂蓋、撬平軸頭螺母鎖口、旋出軸頭螺母、整體拉出車輪以及輪轂系統(tǒng),僅僅四步即可完成對制動蹄以及摩擦片的更換。
《專用汽車》:截至目前,富華全球的市場情況如何?
譚嘉驊:廣東富華布局全球市場多年,目前旗下設有四家海外分公司,產品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目前富華全球市場的發(fā)展狀況良好,穩(wěn)中有升。近些年因受到礦業(yè)不景氣的影響,巴西、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地市場比較低迷,我們在歐洲和北美市場的表現一直很活躍,歐洲市場我們現在排名第三,而富華在北美市場的車軸年銷量都在10萬根以上。
不會進入車輛制造行業(yè)
《專用汽車》:2016年9月份,富華宣布進入冷鏈裝備領域,生產冷藏集裝箱。為什么會進入冷鏈領域?未來會不會進入冷藏車制造行業(yè)?
譚嘉驊:富華進入冷鏈裝備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集團的戰(zhàn)略考慮。富華看好未來冷鏈市場的發(fā)展,因此在冷鏈裝備上提前布局。從國內產業(yè)格局來看,目前冷藏集裝箱大型企業(yè)均在長江以北,廣東乃至華南地區(qū)存在整片產業(yè)空白。富華集團瞄準冷鏈裝備市場,把“進軍冷鏈裝備制造業(yè)”納入集團總戰(zhàn)略。華南地區(qū),鮮花、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豐富,水產品出口年總值超過130億元,冷鏈運輸裝備需求量巨大。中國南方地區(qū)貨物出口量大,但由于中國內陸港口禁止空箱調運(除國輪外),空箱必須由內陸運經香港,再轉運至廣東,而富華冷箱的制造基地佛山順德擁有數百家馳名家電企業(yè),產品遠銷海外,除了可以裝冷藏物品外,以“冷代干箱”出口也大有潛力。
目前,富華冷箱的標準箱生產線已建成投產,特種箱生產線也正在籌備當中,這是華南地區(qū)唯一的冷藏集裝箱制造工廠。富華有個理念: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得最好,所以從這個項目的籌備到運營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加滿意、更加放心的產品。為此在冷箱項目的建設中,我們大力投入機器手、數控設備等一系列國際領先的智能制造設備,提質增效、節(jié)能降耗取得顯著效果。引進大量ABB工業(yè)機器人用于焊接、打砂、噴漆工序,實現高程度的自動化,是全國工業(yè)機器人最多的集裝箱生產線。此外10余臺全球最先進的德國亨內基(Hennecke)高壓發(fā)泡機,采用世界流行的改進型三明治發(fā)泡技術,使用環(huán)戊烷作為發(fā)泡劑原料,而且發(fā)泡房內設有溫濕度顯示儀、液晶顯示器、除濕機、空調制冷設備,確保恒溫狀態(tài)下的發(fā)泡質量,保證了富華冷箱極佳的隔熱性能和保溫效果。
至于會不會進軍車輛制造,我的回答是不會。因為富華有一個原則:不會和客戶去競爭。
成功源于善于聆聽客戶聲音和不斷堅持
《專用汽車》:富華一直是國內商用車零部件企業(yè)的驕傲,不僅在中國市場是銷量冠軍,而且成功走出國門,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成功的秘訣有哪些?
譚嘉驊:富華從1997年進入車橋生產,至今接近20年的時間。我認為富華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善于聆聽客戶的聲音。我們通過客戶的意見不斷改進優(yōu)化我們的產品,而且我們針對不同地區(qū)客戶的用車習慣開發(fā)不同的產品,在產品和市場上會更加細分。比如富華在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產品肯定不一樣,我們會根據當地的市場應用,開發(fā)出相應的產品;二是發(fā)展戰(zhàn)略上堅持一個原則:科學論證、野蠻生長。戰(zhàn)略不需要經常去討論,一旦認準了一個方向,一定要貫徹到底。我們的規(guī)劃不單單是未來的1年、2年,我們考慮的是5年甚至10年的戰(zhàn)略布局。德國克勞耐和我們合作,看重的就是我們一貫的發(fā)展理念。中國的零部件進入德國主流市場相當不易,我們?yōu)槭裁茨茏龅??我想答案就是堅持?/p>
未經過驗證的輕量化不可取
《專用汽車》:當前愈演愈烈的治超讓輕量化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實際運營中,有些小廠的輕量化掛車使用的鋼材不達標,大梁過于柔軟,開著車門裝貨,裝好貨以后發(fā)現無法將車門關上。另外橫梁密度降低,再加上使用很薄的車廂底板,可能人走上去底板都會凹陷。過度輕量化不僅讓產品質量大打折扣,而且危害生命安全。對于這種現象,您怎么看待?
譚嘉驊:目前市面上無論是卡車、專用車還是零部件都在積極推行輕量化的技術,但是有一些技術實際上沒有經過市場的驗證就倉促上馬。在輕量化領域,我一直有個觀點,不要為了輕量化而輕量化。我們的沃勝車軸總成和所有關鍵零件均在英國MIT實驗室通過了130萬次全面徹底的臺架及疲勞實驗。并且在世界公認最嚴苛的三大試驗場地,包括英國MIRA試驗場,荷蘭達夫(DAF)試驗場和中國定遠汽車試驗場,各進行了100萬公里以上的道路測試。
在本屆IAA上我們可以看到,像富華這樣的一些知名品牌在輕量化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大家開始把焦點聚焦在產品其他方面的升級,比如富華開始已經著手動能回收,有的企業(yè)開始嘗試電力驅動技術,除非有新的應用材料出現,否則在輕量化上將很難再有更大的突破。
從成立至今,富華的壓力一直存在,這種壓力來自于用戶更高的需求:用戶希望用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好品質的產品。目前富華的工廠已經引入了數百臺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我們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壓縮成本,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同時,富華也尊重每一個競爭對手,我們希望能與他們一道,共同推動國內專用車行業(yè)的進步,讓中國的用戶享受更好的服務和產品。
始創(chuàng)于2005年的鄭州奧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特科技),致力于發(fā)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潤滑系統(tǒng)產品,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瞪羚企業(yè)”,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企業(yè)技術中心”。系列產品先后申請集中潤滑技術專利近百項,其中已授權專利43項,7項為發(fā)明專利,現已廣泛應用于商用車、風力發(fā)電、工程機械、軍工機械、冶金和港口機械等領域,并遠銷海外。在本屆IAA展會上,他們帶來了系列潤滑產品引發(fā)關注。他們帶來的產品有哪些?應用在哪些商用車領域?展會期間本刊就上述問題,獨家專訪了奧特科技總經理趙民章。
《專用汽車》這是咱們第幾次參加展會?為什么會來參加展會?
趙民章: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博覽會是奧特科技AUTOL第二次連續(xù)參展,也是AUTOL走出國門參加的第18個國際A級展覽會。
立足中原,走向世界,奧特科技AUTOL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和國際化品牌戰(zhàn)略,向海內外客戶提供更先進的設備潤滑系統(tǒng)方案,打造潤滑設備“數一數二”的國際一流品牌,為中國制造2025和世界工業(yè)4.0發(fā)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專用汽車》這次展出的產品有哪些?有哪些特征?
趙民章:奧特科技AUTOL本次漢諾威商用車博覽會展示了3大系列6款創(chuàng)新集中潤滑產品,基本涵蓋了目前商用車領域的所有集中潤滑應用技術。其中,AL60及升級版AL50集中潤滑系統(tǒng)屬于經濟型中低壓普及產品,大量應用于大中型客車上;AL80及AL100單線集中潤滑系統(tǒng)屬于高壓干油潤滑系統(tǒng),適用于各類商用車多種環(huán)境,特別是高負荷重裝運動設備上;AL32多線潤滑系統(tǒng)屬于緊湊型產品,適用于少潤滑點商用車型。
《專用汽車》目前咱們的產品在哪些產品上有所應用?
趙民章:集中潤滑是一項高效的設備自動化新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yè)裝備領域,比如機床、食品機械、鋼鐵冶金、工程機械、商用車、軌道交通、電力裝備、港口船舶等。
奧特科技AUTOL致力于發(fā)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潤滑系統(tǒng)產品,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已申請國內外集中潤滑技術專利97項,產品廣泛應用于商用車、風力發(fā)電、工程機械、軍工機械、冶金和港口機械等領域。
2015年4月,奧特科技AUTOL在德國杜塞注冊成立潤滑研究院Lubmann GmbH ,致力于拓展歐美市場;2016年,與清華大學吳澄院士共同籌建的“智能設備健康管理院士工作站”于4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
當地時間2016年9月24日,由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和國內諸多專用車企業(yè)組成的中國專用汽車代表團在漢諾威車展期間訪問了世界著名隨車貨運裝卸設備領域知名企業(yè)——希爾博(HIAB)和卡車企業(yè)MAN,希爾博中國區(qū)總經理許曉嵐和MAN相關領導熱情接待了代表團一行。
在本屆展會上,希爾博承包了大半個36號館,在IAA的室內展示空間為1500m2,室外展示空間為500m2?,F場展示的產品超過30款,同時發(fā)布了新產品16款,共有48臺產品供現場演示,展出了新款隨車吊、拉臂鉤、隨車叉車和鋁合金液壓尾板等產品,吸引了代表團一行。全新發(fā)布的希爾博X-HiPro 232型隨車起重機,集快速、精準及易操作的優(yōu)點于一身,使用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獲得更高的利潤,進而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
DELFC500作為一款全鋁合金的液壓尾板,經常被用作廂式車尾部的后門,不僅將自重降到極致,而且承載能力大、裝卸速度快;莫菲特(MOFFETT)的“大河之舞”深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并與觀眾們保持良好互動。希爾博(HIAB)在本屆展會上發(fā)布了24款升級版中型隨車起重機,其中XHiPro232型隨車起重機成為最大的亮點,這款起重機起重能力為55t·m,可安裝在一臺3軸卡車上,并配備希爾博的最新技術:HIAB FRAMEWORKS?安裝套件及Crane Tip Control控制系統(tǒng)(CTC)。新一代莫菲特(MOFFETT)M4NX系列隨車越野叉車在此次IAA上發(fā)布,這款綠色產品延續(xù)了其E系列“能力強且無噪音”的特點。
2016希爾博世界隨車起重機操作錦標賽無疑是周末展會期間的一大亮點。來自丹麥的Tim Hansen先生一路沉著冷靜,技壓群雄,征服了現場的所有人,并獲得此屆大賽冠軍。
作為業(yè)界極具影響力的品牌,希爾博從創(chuàng)立至今已走過了70年的歷程,每年向全球各地用戶交付6萬余臺各類起重裝卸設備。1998年希爾博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后,把歐洲很多先進的技術帶入中國,與國內專用車一道共同促進現代化貨運裝卸市場的發(fā)展。
在參加完IAA和卡塞爾罐車展后,中國專用汽車代表團又在德國慕尼黑訪問了德國知名商用車品牌——MAN。
德國MAN商用車是MAN(曼)集團旗下的著名重型卡車制造商,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是歐洲第三大卡車和客車生產商,也是曼集團中最大的一個企業(yè)。1908年“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廠成立,同時也宣告了曼的正式成立。2011年被大眾汽車收購后,曼得以接觸大眾的諸多研發(fā)成果,在舒適性和功用性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深受用戶青睞。
代表團一行參觀了MAN生產線。據解說人員透露,1955年建廠之初,慕尼黑工廠擁有員工5000名;時至今日,工廠的規(guī)模已大幅擴大,但其員工數量卻沒有顯著增加,只上升至8300名,這要得益于公司高程度的機械化配置水平,以及員工過硬的職業(yè)素養(yǎng)。
MAN的生產車間,各種零部件被分類保存,按照編號整齊擺放,方便獲取。工廠可以生產8種不同類型的車橋,4款不同的發(fā)動機,從310馬力到680馬力不等,車間配備機器手進行自動噴繪,有1500種不同的顏色可供選擇。除了大型的自走式電動裝置和機器手,工廠還安排了操作工人進行輔助安裝,他們大都在這里工作多年,因此操作的熟練程度很高,工廠每年能生產62500個駕駛室,41000臺整車,平均每天就有168臺不同車型的卡車,源源不斷地從流水線駛上下,發(fā)往全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