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寒
(菏澤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山東 菏澤 274000)
認知性心理護理應用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探討
高 寒
(菏澤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山東 菏澤 274000)
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癥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常規(guī)組,各30例,其中常規(guī)組運用的是一般護理方式,而實驗組則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抑郁癥患者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獲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和運用。
認知性心理護理;應用;老年抑郁癥護理;臨床價值;探討
在老年人常見的精神性疾病中,抑郁癥較為常見,其主要的癥狀有:反應遲鈍、情緒低落、睡眠質量差、一致消沉等[1],而且老年患者的這種癥狀還表現為早晨嚴重,也夜間減輕的規(guī)律。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yī)院需要結合良好的護理方式幫助老年患者盡快恢復健康[2],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抑郁癥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的價值,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常規(guī)組,各30例。實驗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66~80歲,平均年齡(67.2±2.1)歲;常規(guī)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65~81歲,平均年齡(67.6±2.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運用的是一般護理方式,而實驗組則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具體實施情況如下:第一,開展心理疏導工作,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病情而開展有針對性的護理,尤其是對于患者害怕與人交往的情況,此時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引導,并積極鼓勵他們,進而提升他們與人交流的信心;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可以積極組織活動,豐富患者的生活,從而幫助他們積極戰(zhàn)勝疾??;第二,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逐漸同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例如在和患者接觸的過程中保持端莊的儀態(tài),同時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然后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更好地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第三,積極引導患者學習新技能,抑郁癥患者的生活比較封閉,此時護理人員通過指導患者學習新的技能,例如下棋、跳舞以及唱歌等,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的自信心,而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生活的生活質量,進而幫助患者積極融入生活中,減少他們的精神壓力。
觀察患者在護理之后,患者的認知障礙、睡眠情況以及體重減輕是否得到緩解而判定護理效果,其中顯效:患者的認知障礙、睡眠情況得到顯著改善,同時患者的體重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認知障礙、睡眠情況有所緩解,同時患者的體重減輕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的癥狀無改善??傆行?顯效+有效。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顯效16例(53.33%),有效12例(40.00%),無效2例(6.67%),總有效率是93.33%,常規(guī)組患者顯效14例(46.67%),有效10例(33.33%),無效6例(20.00%),總有效率是80.00%,實驗組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出現老齡化加快的情況,老年人發(fā)生憂郁癥的情況也較為常見。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可知,老年憂郁癥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老年階段是首次發(fā)病,而第二種是青壯年期有憂郁發(fā)作的情況,而到老年期再次復發(fā)。但是無論老年人屬于哪一種抑郁癥,都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家屬都需要積極帶領老人入院接受心理科以及精神科的檢查和治療。抑郁癥疾病主要表現是:患者的反應遲鈍、情緒低落、自卑感較為嚴重以及睡眠質量差(集中表現為早醒,而醒之后,患者的情緒十分低落)等,而且這種癥狀還表現為早晨嚴重,也夜間減輕的規(guī)律。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結合良好的護理方式幫助老年患者盡快恢復健康,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其中認知性心理護理可以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心理疏導工作、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以及引導患者學習新技能等方式,能夠幫助患者逐漸走出孤僻的環(huán)境,同時還可以有效克服患者的交際障礙,進而能夠更好地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本研究中,選取我院60例老年抑郁癥患者進行對比分析老年抑郁癥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的價值,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常規(guī)組進行比較研究,探究認知性心理護理的效果,其中常規(guī)組運用的是一般護理方式,而實驗組則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結果如下: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是93.33%,常規(guī)組的總有效率是80.00%,實驗組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老年抑郁癥患者運用認知性心理護理獲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和運用。
[1]孫玉巖.人文關懷的"共情"護理模式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0):1368-1371.
[2]王德燧,鄧小豆.聯用艾司西酞普蘭和奮乃靜對合并抑郁癥的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1):211-212.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38.147.0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