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桂花
(廣西科技大學附屬醫(yī)院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一病區(qū),廣西 柳州 545000)
小兒靜脈留置針局部滲漏腫脹的分析及護理對策
韋桂花
(廣西科技大學附屬醫(yī)院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一病區(qū),廣西 柳州 545000)
目的 探討分析小兒在使用靜脈留置輸液時發(fā)生局部腫脹的原因及所采取的相應護理對策。方法 將在我院2015年至2016年住院期間發(fā)生局部滲漏腫脹的13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發(fā)生液體滲漏的原因并總結所采取的有效護理措施。結果 患兒在發(fā)生靜脈留置針局部滲漏腫脹后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之后,患兒局部腫脹消退,未發(fā)生局部皮膚壞死,未延長患兒的住院時間,消除了患兒家屬的心理負擔,未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和護理投訴。結論 在患兒發(fā)生靜脈留置針局部滲漏腫脹后護理人員及時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之后,未給患兒造成不良后果。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需要加強靜脈穿刺技術,提高心理素質、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發(fā)生液體外滲的護理不良事件。
小兒靜脈留置針;局部;滲漏腫脹;護理對策
在臨床對患兒輸液時我們要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穿刺部位及方法。由于小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不同于成年人,不能夠完全自理,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通?;純鹤≡簳r有多名家屬陪伴,在給小兒進行靜脈穿刺時經常有多名家屬陪伴而且強烈要求護士一次穿刺成功,這給護士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1]。小兒血管細、彈性差且小兒易哭鬧好動,使用頭皮針穿刺輸液時極易發(fā)生液體外滲,增加了患兒的痛苦。因此,臨床上常常選擇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2]。留置針可以留置在患兒血管內,避免每天給患兒反復穿刺,保護患兒的血管,減輕患兒的疼痛感,降低了液體外滲的風險,在危重患兒患兒病情發(fā)生時病情變化時易于搶救,現已在小兒輸液中廣泛使用靜脈留置針。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至2016年在我科住院期間發(fā)生液體滲漏的13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孩8例,女孩5例,年齡在1歲至6歲之間,有2名患兒診斷為小兒重癥肺炎、有3名患兒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有5名患兒診斷為急性腹瀉,有3名患兒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
1.2 方法
選用BD公司24G留置針進行穿刺,穿刺時再對留置針進行排氣,穿刺時以15°角進針,見回血后一手固定留置針,一手用大拇指將外套管送入血管內,穿刺成功后使用敷貼進行固定。在患兒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巡視時發(fā)現有患兒發(fā)生液體外滲的情況。液體滲漏時患兒表現為哭鬧不安,訴穿刺部位有疼痛感,局部皮膚腫脹,液體滴入不暢。在發(fā)生液體滲漏后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并分析發(fā)生滲漏的原因。
(1)在給患兒進行穿刺時選取的血管細短,在長時間輸液后,血管受到刺激,通透性差發(fā)生液體滲漏。
(2)患兒穿刺的部位為橈靜脈、肘正中靜脈等關節(jié)部位,患兒在哭鬧不安或長時間大幅度活動后,靜脈留置針脫出,針尖斜面滑出血管外,在后期靜脈輸液時發(fā)生液體外滲。
(3)在給患兒輸入對血管刺激性強的藥物后,患兒血管通透性差,發(fā)生液體外滲。
(4)低齡患兒不會表達疼痛感,而是哭鬧不安,家屬及護理人員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且在液體剛剛發(fā)生外滲時,患兒皮膚褶皺尤其是水腫患兒不易發(fā)現,在繼續(xù)輸液后發(fā)生液體滲漏。
(5)敷貼粘貼方法不正確,患兒在出汗后敷貼松動,患兒哭鬧或是運動后留置針滑出,造成液體外滲。
在發(fā)生靜脈留置針局部滲漏腫脹后對患兒抬高患肢,及時進行50%硫酸鎂濕敷,每隔半個小時更換一次,加強護理和巡視,患兒于24小時后局部皮膚腫脹消失,局部皮膚無壞死,患兒訴無疼痛感。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支持和解釋后,未發(fā)生護理糾紛。
在臨床上為降低患兒疼痛感,減少反復穿刺,保護患兒血管,降低液體外滲的風險,我科已廣泛使用留置針。護理人員需要提高自己的穿刺技術,避免多次穿刺加大患兒的痛苦。在穿刺前,護理人員需要正確評估患兒血管,選擇粗直,血管豐富,易于固定的部位,如頭皮靜脈。且頭皮靜脈彈性好,在輸液時便于觀察。另外選擇手背靜脈和足背靜脈,其原因是易于固定,不影響小兒活動。避免選擇橈靜脈和肘正中靜脈等關節(jié)部位,避免患兒活動后留置針脫出。固定敷貼時采用無張力粘貼法,對易出汗的患兒使用膠布交叉固定和彈力繃帶固定。在輸入刺激性強的藥物時加強巡視,在患兒哭鬧不止時引起重視。輸液結束后及時進行留置針沖管,選用生理鹽水沖管[3]。對小于10個小時的輸液,在兩次輸液之間還需要再次沖管,患兒哭鬧后靜脈留置針回血時要及時沖管,沖管時使用脈沖式封管,每次沖入生理鹽水3~5毫升,在輸液前需要進行回抽見回血后使用生理鹽水沖管后再進行輸液,若靜脈留置針回血后不易沖管應拔針不可強行沖管,以免沖破細小血管[4]。穿在給患兒穿刺前對患兒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向患兒家屬解釋使用留置針的必要以及小兒血管的特點,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同時護理人員需要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態(tài),避免過于緊張影響穿刺。對于血管彈性差,血液循環(huán)不好的患兒,在進行穿刺前可給予患兒熱敷,待患兒血管充盈后再進行穿刺。一旦發(fā)生液體滲漏后及時拔出留置針,抬高患兒腫脹肢體,并用50%硫酸鎂濕敷,每個半個小時更換一次,加強巡視和護理[5]。
綜上所述,一旦液體發(fā)生外滲,不僅給患兒造成痛苦,還給患兒家屬帶來心理負擔,對護理人員產生不信任,影響護患關系。因此臨床上我們要避免液體發(fā)生滲漏,在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時我們需要加強巡視和護理,在穿刺時護理人員要選擇合適的血管,正確的部位。穿刺成功后正確固定敷貼和掌握正確的封管方法,對患兒家屬做好健康宣教,提高穿刺技術,避免因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疼痛感,取得患兒家屬信任感,確?;純喊踩?。
[1] 郭曉梅.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的護理與預防[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26):235-236.
[2] 趙彥琴.小兒靜脈留置針臨床使用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60):76.
[3] 張亞敏,張 青.經足背靜脈留置針聯合可控壓力止血帶溶栓的護理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1):173-174.
[4] 閆小紅,陳曼麗.預見性護理對降低住院患兒靜脈輸液外滲率的作用[J].醫(yī)療裝備,2015,(14):165-166.
[5] 韋玉琴,梁勤艷.兒科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過短的常見原因及對策分析[J].蛇志,2014,(02):258-259.
本文編輯:王 琦
R472
B
ISSN.2096-2479.2017.05.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