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學(xué)是一門古老的學(xué)問,主要工作是對大自然的觀察、描述、分類、辨析和著述。近年來,由于國人對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關(guān)注,這門學(xué)問頗有復(fù)興態(tài)勢,不少人加入到探索自然的行列,浙江樂清一位90后鄭海磊便是“重度癡迷者”之一。
鄭海磊用5年時間,4次獨自騎行環(huán)游中國各地,拍攝了4000多種植物圖片,并在樂清建立一個“自然筆記·溫州站”的微信群,吸引了不少博物學(xué)高手和粉絲。
鄭海磊在外婆家長大,外婆家邊上的一片小樹林生長著一些大葉桉、柚子樹、桔子樹和苦楝樹,在那里他接受了最初的自然啟蒙。在小樹林度過的時光,像顆種子埋在他心中,不過如果沒有后來的騎行生涯,可能也不會生根發(fā)芽。
2008年,在杭州打工的鄭海磊決定騎自行車回家過年。這次騎行并沒有讓18歲的他與植物親密接觸,使他成為博物學(xué)“重度癡迷者”的,是第二次騎行。
2010 年6月,打工攢了一些錢的鄭海磊拿來一張地圖,閉上眼睛,用鉛筆往圖上一戳,他戳的地方是河南商丘,于是坐火車前往,在當(dāng)?shù)刭I了自行車開始騎行。從商丘到開封、洛陽、三門峽,進入山西,轉(zhuǎn)了一圈,從大同入河北,到北京,又在河北騎了一圈。他想看看歷史上的燕云十八州。然后他回到北京,進唐山,經(jīng)承德,到達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深入內(nèi)蒙古,從赤峰北上抵達滿州里。這時已是9月中旬。
這次騎行讓他進入了植物神秘的世界,騎行休息時無聊的他拍起了植物,拍了之后,就想知道它們的名字。于是把圖片發(fā)到百度貼吧,向博物學(xué)高手請教。一邊拍,一邊發(fā),一邊學(xué),進步很快,他也從中得到了樂趣。
2011年上半年,鄭海磊打工,下半年接著騎行。中間暫停一段時間,開始第四次騎行,一直騎到2012年10月,在云南大理安頓下來。
這兩次騎行讓他游遍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西藏、青海、甘肅、湖南、湖北、廣東、福建,一路上拍攝了大量植物。
在大理的兩年,鄭海磊擺地攤生活,一有空閑,就深入附近的19峰和18溪拍攝植物,這些地方生態(tài)好,保存著大量的罕見植物。
雖然多年在外騎行,但在鄭海磊心中,最美的景色卻在家鄉(xiāng)。2014年,他從大理回到樂清,多次到城北登高、拍攝植物。他想要為家鄉(xiāng)寫書,并決定自己為植物畫插圖,于是重拾中學(xué)時繪畫的愛好,跟一位畫家朋友學(xué)習(xí)繪畫,如今,他已經(jīng)畫出了三四十幅植物、鳥類、昆蟲的作品。
鄭海磊說,植物最吸引他的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爸袊闹参镉?萬多種,鳥類1495種,而昆蟲更是不計其數(shù)。也就說,只要你有心,對自然的愛好足夠你玩一輩子?!?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06/zwkc201708zwkc20170803-1-l.jpg"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