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羿
【摘要】公示語作為公共場合用語,具備指示性、提示性、警示性、限制性、強制性等特點,對于規(guī)范公民在公共場合的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際往來日益密切,公示語英譯的規(guī)范性在推進城市國際化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分析公示語語言功能著手,對公示語英譯原則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公示語 語言功能 翻譯原則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3-0001-01
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提升,中國國際貿(mào)易往來、國際科技合作、國際體育賽事舉辦等日益頻繁。同時,更多的國際友人選擇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而公示語作為公共場合用語,是一個國家以及一座城市的名片,影響著國家和城市的整體形象。因此,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城市公示語英譯對于建設城市和國家形象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公示語定義及語言特點
對于公示語,學者們對其含義給出了不同的看法。羅選民認為公示語是指在公共場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際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功能。(羅選民,2006)。皮德敏認為公示語是指在公共場合向公眾展示或播報的,旨在實現(xiàn)某種目的的書面語言,有時配有一定圖形符號,幫助公眾理解,是一種特殊的應用文本。(皮德敏,2010)。 劉法公認為,城市的標識、指示牌、路牌、標語、單位名稱、通告等統(tǒng)稱為公示語。(劉法公,徐蓓佳,2008)。綜合眾多學者的觀點,再結(jié)合自身的理解,筆者認為公示語是設置在公共場所配予文字或圖形的用于規(guī)范公民行為的獨特文本。
對于如何尋求公示語最佳的翻譯原則,筆者認為須從分析公示語語言功能著手。要探討公示語語言功能,必然要提及英國著名翻譯理論家Peter Newmark,其在語言功能理論基礎(chǔ)上將語言功能分為以下三大主類: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召喚功能。基于這一理論,施建華認為公示語是一種向大家展示的行為,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把信息傳遞給大眾,進而喚起大眾的注意,最終達到規(guī)范大眾行為的目的,因此公示語屬于召喚功能型文本。(施建華,2008)。
此外,國內(nèi)學者對于公示語的功能也作出了不少研究,呂和發(fā)曾指出公示語的應用示意功能和特定應用功能,其中應用示意功能是指在實際應用中,公示語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強制等四大功能;而特定應用功能指公示語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諸如公示語在商業(yè)機構(gòu)中具備引發(fā)興趣、提供信息、加深理解、鞏固形象、服務社會等功能。(呂和發(fā),2005)。
筆者認為公示語翻譯需要依循召喚型文本特點,并依據(jù)公示語的設置地點和目的,實現(xiàn)其指示、提示、限制和強制四大功能,最終達到規(guī)范公眾行為的目的。
二、公示語翻譯原則
公示語翻譯原則可謂百家爭鳴,眾多語言學家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靜態(tài)”和“動態(tài)”結(jié)合、使用常見詞匯、文字與標識共用、注重文化差異。(陳宏,李燕,2007);統(tǒng)一(consistency)簡潔(conciseness)、易懂(comprehensibility)。(劉法功,2008)?;趯W者們的觀點,筆者試探性地提出以下公示語翻譯原則:
確保通俗易懂
(一)公示語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普通用語,這就要求譯者必須綜合考慮大眾的認知水平,實現(xiàn)其公示語功能的最大化??紤]到社會公眾的年齡差異、文化差異等等,公示語必須通俗易懂,因此,筆者認為通俗易懂是公示語翻譯的第一原則。
(二)適當借鑒和借用
許多和國外類似或通用的公示語,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不應憑空捏造,而要學會借鑒甚至借用,否則只會帶來更多不變,甚至鬧出笑話。例如我們在超市經(jīng)常會碰到的一些溫馨提示語,“小心碰頭”。國內(nèi)不少地方將其譯為“attention your head”,乍一看似乎比較合理,但是只要譯者有一定的閱讀量,或者譯者多加查證就能夠發(fā)現(xiàn),這一公示語在國外已經(jīng)很普遍,而且有較為成熟的版本,即“Mind your head”。對于這類詞,筆者認為應當借鑒翻譯,甚至直接采用國外的翻譯,而不必創(chuàng)造性地翻譯。
(三)注重語言差異,避免中式英語
語言差異的考量是公示語英譯中必須重視的問題。這要求譯者在翻譯的時候不能一味地文字對應翻譯,而要充分考慮語言差異造成譯文含義的差異。比如很多景區(qū)會有“游客止步”的標語,部分景區(qū)將其譯為“Passengers stop here”,雖然這一翻譯相比“The Visitors Pleases Halt”等翻譯“高明”不少,初看似乎沒有問題。但細想之下,這一翻譯存在另一層意思,即當國外游客看到這一公示語時可能會把其看成一集合地點,而站在原地等待導游。因此,這一翻譯并不準確,應當改為“No visitors allowed”。
(四)保持統(tǒng)一連貫性
統(tǒng)一連貫性即相關(guān)的公示語有被大眾認可的翻譯,這時譯者不應進行再譯,而應統(tǒng)一到相關(guān)的翻譯中來。至于如何統(tǒng)一,這就需要譯者進行一定的判斷。筆者認為若公示語的翻譯出現(xiàn)在如政府等權(quán)威部門的官方網(wǎng)站,或被權(quán)威學術(shù)機構(gòu)及書籍引用,這些公示語即可作為譯者重要的參考標準,除非譯者有把握提出更為恰當?shù)姆g,否則不宜另行翻譯。例如部分學校名稱的翻譯,華南師范大學在其官網(wǎng)上的翻譯為“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東華大學則為“Donghua University”。前者采用的是英文翻譯,而后者“東華”則是音譯,譯者在翻譯時應當注意借鑒引用,否則就容易造成譯文版本的混亂無序。
三、結(jié)語
翻譯原則是翻譯策略的基礎(chǔ),是翻譯行為的基本導向。探討公示語翻譯原則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公示語的翻譯。此外,筆者想強調(diào)的是,在中國國際化進程日益推進的過程中,公示語的規(guī)范化翻譯顯得愈發(fā)重要,這關(guān)系到國家和城市形象,并且也切身影響著國外友人來華生活、旅游、工作的便捷性。因此,應當給予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羅選民,黎土旺.關(guān)于公示語翻譯的幾點思考[J].中國翻譯,2006(4).
[2]皮德敏.公示語及其漢英翻譯原則研究[J].外語學刊,2010(2).
[3]劉法公,徐蓓佳,公示語漢英翻譯原則的探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2).
[4]施建華.公示語的語言特點及其漢英翻譯策略[J].臺州學院學報,2008(2).
[5]呂和發(fā).公示語的功能特點與漢英翻譯研究[J].語言學理論與研究,2005(2).
[6]陳宏,李燕.公示語翻譯的錯誤分析及漢英翻譯原則[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