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華
我的女兒叫葛沐霖,是沈陽市皇姑區(qū)童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她喜歡跳舞、繪畫、騎馬,更喜歡唱歌。女兒非常幸運,已經(jīng)是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小團員了。
參加合唱訓練,這是女兒最快樂的事,也是我最幸福的事。在沈陽音樂學院第二教學樓外駐足傾聽,孩子們的天籟之聲仿佛插上了翅膀,飄入遼闊的天際,也浸潤了我的心田。
童聲合唱被譽為“天使的歌聲”,這也是我所向往的。作為一個聲樂愛好者,受時代和環(huán)境的影響,我和合唱團擦肩而過。這也是童年時代的遺憾。幸好,女兒可以彌補我的心愿。一年前,我得知童聲合唱團招募團員的消息,沒有絲毫猶豫,就給女兒報了名。女兒也很爭氣,入選了。
當下有一種說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背負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奔波于補課班。然而,這個社會真正需要什么樣的人?孩子內(nèi)心又需要怎樣的滋養(yǎng)?家長是將孩子培養(yǎng)成為學習機器,還是多給他們一些快樂,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答案是毋庸質(zhì)疑的。孩子要成為有修養(yǎng)、有情懷、有胸襟、陽光向上的人。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蔽以欧睢安灰褜氋F的學習時間耽誤在路上”,開始了每周打車(車技欠佳)或乘坐地鐵,帶女兒來回兩個多小時的學習之路。除了女兒生病,女兒不曾落下一堂訓練課。因為熱愛,所以執(zhí)著。
有朋友好意勸過“成名要早,獨唱最好”。雖然女兒有一定的音樂天賦,我卻不希望她在成長的道路上迷失自己、抹殺天性。參加合唱團讓她練就了一副好嗓子,增強了團隊意識,還培養(yǎng)了肯于吃苦的精神。女兒不僅得到了鍛煉,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被評為學校優(yōu)秀學生呢。清脆悅耳的歌聲,從課上唱到課下,路人驚喜的目光,激起女兒更大的學習熱情。
下面,我來談談對合唱的理解。
首先,合唱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很多人站在一起歌唱”。合唱中,孩子學會了傾聽,學會了配合,學會了理解和默契。而且,合唱還培養(yǎng)了孩子遵守紀律、協(xié)調(diào)一致,以及集體榮譽感。女兒隨合唱團參加了一些比賽,我發(fā)現(xiàn)她越來越自信了。
其次,合唱的音色音量、節(jié)奏,來不得半點隨意,演唱中的氣息、吐字、情感表達等也要統(tǒng)一。這就需要孩子收斂個性,學會控制自己的聲音。合唱中,還有聲部的區(qū)分,這需要很好的鑒別能力,并且立場堅定。所以,在合唱練習中,孩子的音樂整體感及辨別能力會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高,聽覺變得敏銳。與獨唱相比,合唱雖沒有耀眼的光環(huán),個人和集體之間“同呼吸,共命運”的整體感,顯得更為重要。長久的學習訓練,考驗了孩子的毅力,使她學會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并養(yǎng)成了堅韌的意志、包容的心態(tài),以及開朗的性格。
每次看到孩子參加活動時的笑容,以及陶醉其中的演出視頻,我就感到特別欣慰。這個團隊管理有序,各位老師盡心盡責,讓孩子擁有了愉快的合唱時光。浴輝是合唱團的大家長,嚴厲中透著磊落,爽朗中又飽含細膩與柔情,有擔當有胸懷。宋揚老師帶領的教學團隊,更是彰顯著耐心與細致,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的心靈都得到滋潤。更為可貴的是,有了沈陽日報社和沈陽音樂學院作為堅強后盾,使合唱團的每一步都前行得扎實有力。由此,合唱團無論走到哪兒,都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也堅信,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作為文化使者,向全世界展示、傳遞中國文化的魅力,彰顯新一代的未來。
所有的夢想都來吧,讓孩子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