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田田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晴
一群狼在追一群鹿,其中最弱小的、跑得最慢的那只很快成為了狼的腹中之物。它為什么被抓???拋開先天因素不說,它一定在平時缺乏對跑步、跳躍能力的鍛煉,使它逐漸在群體的競爭中淪為最后,被自然淘汰。
這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是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何嘗不是?
長跑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可能跑得很慢,甚至在最后走幾步或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在比賽中,當他看到原本遠落后于他的對手馬上就要超過他時,不知從什么地方冒出一股勁,促使他又邁開那疲憊的雙腿,屏住呼吸,向終點奮力沖去。比賽結(jié)果讓他自己都感到詫異,這就是競爭帶來的動力。
曾經(jīng)有人問過我:“如果有人超過你,你會怎么樣?…‘我很歡迎有人超過我,如果有人超過我,我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超過他。”競爭對手往往使我們更上一層樓。如果所有人都甘愿落后于我,那我們非但不會進步,反而會越來越退步。相反,如果有人與我進行你追我趕的競爭,我們就會共同發(fā)展進步。
為什么競爭會產(chǎn)生動力?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不服輸,不肯被人超過的斗志,我們害怕被人超過,超過他人獲得的越多,產(chǎn)生的動力就越大。
但是,對于自暴自棄的人,競爭會產(chǎn)生負作用,他們過分害怕競爭,一旦被人超過,就一蹶不振,不肯努力,導致超過他們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墮落,最終被社會淘汰。
“與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通過與競爭對手比較,才能找出自己的缺失,從而努力改善自己,超越自己,進而超越他人,獲得成功。
山西省大同市十二中初二225班
點評:
可以說,世界的進步就源于競爭,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然界如此,個人也如此。競爭不是壞事,可以想象,沒有了競爭,社會、自然會如何?這篇習作從動物競爭說起,又舉了運動員的例子,自己對競爭的正確認識,還分析了害怕競爭者的結(jié)局,論述全面,論證有力,有力地說明了“動力來自于競爭”這一觀點。
指導老師:秦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