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
舌尖上的汪曾祺
汪曾祺一生喜歡吃,喜歡寫吃,喜歡“鼓搗”吃。他曾主編過一本《知味集》,是關(guān)于吃的,征稿啟事也是他親自寫的:“浙中清饞,無過張岱;白下老饕,端讓隨園。中國是一個很講究吃的國家,文人很多都愛吃,會吃,吃得很精;不但會吃,而且善于談吃……現(xiàn)在把談吃的文章集中成一冊,想當有趣。凡不厭精細的作家,盍興乎來,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鮮、新摘園蔬,暨酸豆汁、臭千張,皆可一談?;蛐∈信膈r,欣逢多年之故友;佛院燒筍,偶得半日之清閑。婉轉(zhuǎn)親切,意不在吃,而與吃有關(guān)者,何妨一記?”
其實他很早就開始談吃,《汪曾祺全集》卷八中有致好友朱德熙書信18通,所談除民歌、昆蟲、戲劇和語言學外,就是吃。在寫于上世紀70年代的一封信中,他教了朱德熙一道“金必度湯”的做法,原料無非是菜花、胡蘿卜、馬鈴薯、鮮蘑和香腸等,可做工考究,食材全部要切成小丁,湯中還要倒上一瓶牛奶,起鍋后,還要撒上胡椒末,汪曾祺稱之為西菜,我看可謂是“細菜”。
1977年,汪曾祺在給朱德熙的又一封信中說,他發(fā)明的一道菜——塞餡回鍋油條,不僅“極有味”,還能“嚼之聲動十里人”。他還給朱德熙說過:“我很想退休之后,搞一本《中國烹飪史》,因為這實在很有意思,而我又還頗有點實踐,但這只是一時浮想耳?!?/p>
于吃,汪曾祺的實踐也成就了一段段“逸事”。他到菜場買牛肉,一個中年婦女排在他前面,問賣牛肉的:牛肉怎么做?汪曾祺就感到很奇怪:你不會做,怎么還買?于是,毛遂自薦,給人家講了一通牛肉的做法,從清燉到紅燒、咖喱,直講到廣東的蠔油炒牛肉、四川的水煮牛肉和干煸牛肉絲。
汪曾祺去看朱德熙,朱德熙不在,只有兒子在“搗鼓”無線電。汪曾祺見客廳的酒柜里有瓶好酒,便叫朱德熙的兒子上街去買兩串“鐵麻雀”,然后,打開酒瓶,邊喝邊等。酒喝了半瓶,還不見朱德熙回來,就丟下半瓶酒和一串“鐵麻雀”,對朱德熙的兒子說:“這半瓶酒和一串麻雀是給你爸的——我走了哇!”
1987年,汪曾祺去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住在五月花公寓。搬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炊具,不夠,于是又弄來一口小鍋和一口較深的平底鍋。然后,考察超市?!笆卟藰O新鮮。只是蔥蒜皆缺辣味。肉類收拾得很干凈,不貴。豬肉不香,雞蛋炒著吃也不香。我想做一個香酥雞請留學生們嘗嘗?!?/p>
后來,他請臺灣作家吃飯,做了鹵雞蛋、拌芹菜、白菜丸子湯、水煮牛肉,“吃得他們贊不絕口”。老頭得意地說,“曹又方抱了我一下,聶華苓說,‘老中青三代女人都喜歡你’”。
汪曾祺專門談吃的隨筆集叫《五味》,文采繽紛,饒有興致,若是一字一字誦讀,更覺美味無窮。比如《昆明菜》:“華山南路與武顧路交界處從前有一家館子叫‘映時春’,做油淋雞極佳。大塊雞生炸,十二寸的大盤,高高地堆了一盤。蘸花椒鹽吃。二十幾歲的小伙子,七八個人,每人得三五塊,頃刻瓷盤見底矣。如此吃雞,實為平生一快?!?/p>
1923年,年僅20歲的吳國楨在美國格林內(nèi)爾學院獲得了經(jīng)濟學碩士學位,隨后轉(zhuǎn)往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面試時,普林斯頓大學教務長看吳國楨還跟個小孩一樣,就說:“年輕人,你還沒有成熟?!辈湃A橫溢的吳國楨立刻回答道:“先生,依照年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苯虅臻L聽罷無言,立即錄取了吳國楨。
曹禺是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奠基人。他人生的最后八年幾乎都是在醫(yī)院中度過的,但即使是在醫(yī)院里,他也沒有放下自己的工作。他手邊一直有好幾個本子,里邊有他記的日記、人生感悟、劇本大綱和人物對話等。有段時間,他枕邊總放著一些托爾斯泰的書,他讀得非常認真,有的時候讀著讀著會突然感慨萬千:“我就是慚愧啊,你們不知道我有多慚愧!”“我要寫出一個大東西才死,不然我不甘心。我越讀托爾斯泰就越難受。你們知道嗎?”
楊絳編寫的話劇《弄假成真》上演,錢鐘書和她一起去看,回家后,錢鐘書說:“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楊絳聽了很高興,催他動筆??赡菚r候他們家的日子過得有點拮據(jù),錢鐘書要授課掙錢,怕沒時間寫。楊絳就說,你還可以再減少一些授課的時間,我們的生活也能再節(jié)儉一點。當時,他們家的用人正好要請一段時間的長假,楊絳就自己承擔起了全部家務,而不再另找用人。盡管她經(jīng)常會被煤煙染成花臉,被菜刀切破手指,但因急著想看丈夫?qū)懙拈L篇小說,她一直狼狽不堪地做著蹩腳的“灶下婢”,從無一句怨言。
每天晚上,錢鐘書都會把寫好的稿子拿給她看,于是,一個如此溫馨而有趣的場景幾乎每晚都會出現(xiàn),楊絳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p>
康德是18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天文學家,被認為是對現(xiàn)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學家。在康德離開人世前的一個星期,他的身體已經(jīng)極度虛弱。一個醫(yī)生來探望他,他不但努力起身相迎,用已經(jīng)不太清楚的口齒表達了對這位醫(yī)生抽空前來的感謝,還堅持要醫(yī)生先坐下,他才肯坐下。等大家都落座以后,他才用盡全身的力氣,非常吃力地說了一句話:“對人的尊重還沒有離我而去?!?/p>
●經(jīng)典鏡頭
美國南方第一個進入白人小學的黑人小女孩
美國南北戰(zhàn)爭以后,奴隸制雖被廢除,但南方各州仍實行著帶有明顯種族歧視色彩,旨在將“非洲裔美國人”和“歐洲裔美國人”從空間上分割開來的“隔離但平等”政策。
照片中的這個黑人小女孩名叫魯比·布里奇斯,她是一名非洲裔美國人,出生于1954年9月8日。她家附近有一所小學校,等她到了上學的年齡,如果不能進入這所小學校讀書的話,那她就要每天步行一英里,再換乘兩次公交車,到離家六英里外的一個小學校去讀書。但那是一所白人學校,根據(jù)“隔離但平等”政策,她是無望進入這所學校的。
當時,有位住在堪薩斯州名叫布朗的美國黑人,正在為打破“隔離但平等”的鎖鏈,而將托皮卡(堪薩斯州首府)教育委員會告到了法院,其主要訴求,就是取消白人學校。官司一直打到了最高法。最終大法官們以9比0的投票結(jié)果,判定“隔離但平等”違反了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第一款之規(guī)定:所有在合眾國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權(quán)力。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qū)嵤┯羞`合眾國公民享有平等權(quán)利的法律……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白人學校依然存在,直到1960年,小魯比終于成為了美國南方第一個進入白人學校的黑人學生。因有很多抗議的白人家長會等在小魯比上下學的路上,向她扔石頭和果皮,當?shù)卣坏貌还陀昧巳gS,每天護送她上下學。 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