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昌
(滁州技師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技工院校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教育對策淺論
吳大昌
(滁州技師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從分析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入手,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技工院校;學生;逆反心理;教育對策
在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聽到一些教師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難教育;學生對教師也常常采用對抗態(tài)度。我國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逆反心理是客觀要求與主觀需要不相符合時所表現(xiàn)出的強烈的抵觸情緒。[1]逆反心理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主動性。主動性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在對某些現(xiàn)象、某些事情持片面的看法,有意識地與教師“對抗”。例如:有的學生認為二十一世紀應該張揚個性,學雷鋒做好事是“傻子”的行為,助人為樂是“呆子”的做法,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有的學生認為老師要求如天上的星星高不可及,為了發(fā)泄內(nèi)心怨恨,便公開尋釁挑事,處處與老師唱對臺戲。主動型逆反心理具有明顯目的性,有著較強的攻擊性和破壞性,影響惡劣。
(二)被動性。被動性逆反心理通常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言行的直接影響下反映出來的違背教育者意志的心理狀態(tài)。例如:有的學生因違反校紀班規(guī)受到老師的公開批評,自認為在同學面前顏面掃地,便“怒火中燒”,公開與老師“處處為敵”,無理也要胡攪蠻纏。在這兩種類型的逆反心理中,主動型逆反心理帶有一定的動搖性和隨意性,如果我們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就可以得到有效疏導。
(三)兩面性。逆反心理常常在青春期萌發(fā),是學生獨立意識增強的一種表現(xiàn)。逆反心理過重容易產(chǎn)生不良后果;學生對是非、善惡難以分辨,經(jīng)常做出簡單、幼稚、不成熟的舉動;對教師的學識和經(jīng)驗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教師的教育與青少年的良好愿望相背。當然,逆反心理也具有積極的一面,當教師的做法欠妥時,學生可以提出異議。學生這種獨立思考問題、不受別人暗示的個性是良好的品質(zhì)。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盲目反抗和合理拒絕。
技工院校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教育方法激進。教育要求過高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常常和家長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學生提出過嚴過急的要求,或采取嚴厲訓斥,甚至用惡語批評的方式激勵學生,常常會使學生從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反抗對立情緒,對老師的教育置若罔聞,對教師的要求執(zhí)行的短斤缺兩,甚至故意對抗。
(二)學生心理成長緩慢。技工院校學生正值青少年時期,獨立意識青春萌動,表現(xiàn)欲越來越強,喜歡與眾不同,遇事常常見解獨特,用不尋常的舉止來吸引別人的眼球,顯示其獨立的個性,從表面看,很像成人的言談舉止,但究其心理仍不成熟,尚處在成長階段。
(三)社會不良風氣誤導。青年學生對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敏感而好奇,從內(nèi)心深處競相模仿,逆反心理“躍然紙上”。如,大眾傳媒不恰當?shù)匿秩?,一些中外影視片、文學作品、音樂歌曲常常極力推崇個性,技工院校學生爭相模仿,搶當“逆反心理英雄”。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如果逆反心理過重,或者學生不善于處理調(diào)節(jié),會給學生帶來巨大心理壓力,引起心理障礙。因此,科學有效地對逆反心理進行疏導十分重要。
(一)教師科學合理的疏導。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常常對教師懷有戒心或敵意,他們遇人或做事一般都比較心虛或敏感,他們迫切需要諒解和信任。教師應該和藹可親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真心實意地關(guān)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少用嚴厲而單一批評式語態(tài),多用鼓勵、表揚的教育方法,有效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解除他們的顧慮,讓他們主動放棄消極的態(tài)度,積極配合教師,有效疏導逆反心理。美國教育心理學這蓋杰和伯令納在《教育心理學》中提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fā)學生的方法”。[2]教師應該細致的觀察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的優(yōu)點,推崇賞識教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或閃光點,在老師和同學心中留下美好印象。 此外,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處理問題不公正、不合理容易造成學產(chǎn)生反感情緒和“逆反”心理。教師在處理問題學生時,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無論優(yōu)劣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二)家庭積極有效教育。疏導學生逆反心理,合理的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家長的親情效應是無敵法寶。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子女的缺點和優(yōu)點,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教育質(zhì)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疏導逆反心理。家長對子女的期望應該適度。自古以來,我國家長就對子女高標準、嚴要求,甚至想把自己失去的東西期望子女身上得到實現(xiàn),這些要求一旦脫離子女實際,超越子女水平,往往招來子女的抵觸情緒、反抗行為。作為家長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子女的期望作出合理規(guī)劃,適度尊重他們的興趣、愿望及特長,給予一定的言論和行動自由,一切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為標準。 家長還應該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要做知心朋友,摒棄爭吵、仇視或暴力。
(三)學生主動自我調(diào)節(jié)。疏導逆反心理,積極開展學生我教育,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極其重要。教師要教育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不斷完善自己,提高他們對自我心態(tài)進行調(diào)節(jié)的能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人生觀,為人做事三思而后行,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狀況,提高自控能力和鑒別能力,沿著興趣愛好快樂成長。技工院校學生應當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校紀班規(guī),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合理發(fā)表個人意見和掌控自我行為,做到不逆反或少逆反、輕逆反。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盵3]心理學家科恩在《自我論》中談到自我教育時也說:“在關(guān)系到最高生活價值方面,教會別人是不可能的,每一個人都應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幫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圍世界和自己,成為自己,實現(xiàn)比他身上現(xiàn)有的更好的東西?!盵4]因此,疏導或消除逆反心理的最佳辦法是自我教育不是他人教育。
[1]王巍,石國興.青少年逆反心理新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05):85.
[2]程麗麗,劉正國.論情感因素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2):248.
[3]陳兆豐.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0,(05):188.
[4]吳榮.科恩的自我觀解讀[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9,(11):108.
G718
A
1671-5993(2017)03-0099-02
2017-05-10
滁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校級課題“中職學生的逆反心理現(xiàn)象及教育對策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JY-2016-07。
吳大昌(1974-),男,安徽天長人,滁州技師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