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后,這樣恢復吞咽功能
腦梗塞后,患者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這不僅影響營養(yǎng)的攝入,而且在吃飯喝水時易造成誤吸,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時甚至導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吞咽功能訓練,對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
第一步,先讓患者空咀嚼、鼓腮、吹氣、張頜、閉頜、磕牙,以上動作反復10次為1組,每日進行3組以上;
第二步,用冰凍棉棒輕輕刺激患者軟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囑其做空吞咽動作,這種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訓練能有效強化吞咽反射,使之易于誘發(fā)有力的吞咽,反復訓練可提高吞咽發(fā)生的敏感性和速度;
第三步,清潔口腔,刷牙和按摩齒齦每天3次;同時還應進行呼吸功能訓練。
首先要注意食物的選擇,應根據患者吞咽困難程度選取食物形態(tài)。糜爛食物最易吞咽,固體食物最難吞咽,糊狀食物不易誤吸,液狀食物易誤吸。合適的食物應有適當黏性而不易松散,最適合的是泥狀食物。液狀食物應謹慎食用,溫度控制在40~60℃為宜。對中重度吞咽困難患者,需經過一段與進食和吞咽有關的器官功能訓練時間,使其產生一定的吞咽能力后,方可進行進食訓練。
其次應注意患者攝食時的體位。能坐起的患者,可取坐位進食,這樣易引起吞咽反射;不能坐起者采取半臥位,軀干抬高30~40度,仰臥,頭部前屈位,偏癱側肩部用枕墊起,這可防止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誤吸;進食結束后體位應保持半小時,以防誘發(fā)反流性食管炎。
再者,應注意采用適宜的喂食竅門,要用薄且凹陷的小勺,掌握最適宜吞咽的一口量;每次喂食時用勺壓一下舌面以刺激知覺,促進舌的運動。在患者進食時應保持環(huán)境安靜,少說話,避免患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引起嗆咳;同時,應引導患者再次識記進食、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動作,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促進運動傳導通路的重建。指導患者進食后反復做幾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喂食;亦可每次吞咽后飲少量水,以利于刺激誘發(fā)吞咽反射,除去咽部殘留食物。
對重度吞咽困難者,如果經口攝食量太少,不足以補充體內所需營養(yǎng),家屬應在醫(yī)護人員指導下學會實施鼻飼飲食。
(吉林省松原市中醫(yī)院康復科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