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斌+金小雙+吳靈
(1.湖北省黃石三中;2.湖北省黃石十七中;3.湖北省黃石十五中)
摘 要:組織課堂教學是教師每日必做之事,所以如何組織高效的課堂成了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結合教學實踐,對高效課堂教學的特征進行分析,并提出組織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效課堂;特征;教學策略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如何實現(xiàn),需要精心組織高效課堂教學。曾記得華東師范大學李士鑄教授說過:能夠適合當時、當地學生的現(xiàn)狀和他們發(fā)展的教學是高效課堂的最終評價標準。筆者認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一、高效課堂教學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征
1.自覺參與,大膽探索、質疑和創(chuàng)新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該永無止境,貴在創(chuàng)新。在基礎教育中,高效課堂教學應當是教會學生如何積極主動地參與,如何大膽探索、質疑和創(chuàng)新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是否高效,應當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大膽探索、質疑和創(chuàng)新的程度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
2.快樂學習,高效互動
在新課改中,課堂教學是特別注重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所以,高效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快樂地學習,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高效地互動、合作提高的過程。
3.因材施教,全面發(fā)展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每一個學生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不能無視這一客觀存在。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內在潛能。高效的課堂必須在教學目標和問題的設置上,尊重學生的獨特性,使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組織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我們只要一提起高效的課堂,在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快樂學習、高效互動等課堂場景,但高效的課堂教學絕非表面上的熱鬧。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如何組織高效的課堂教學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度”
要知道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個性鮮明、獨一無二,所以教師要根據這些個性鮮明的學生來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在備課和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目標一定要“適度”,不能將所有學生用一個標準來衡量。新課標對不同的年級、學段都提出了不同的標準,教師在組織教學前,應當對新課標進行認真研讀,進而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規(guī)律,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當”
在基礎教育中,組織課堂教學高不高效?關鍵看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得當,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生的興趣被激活了,那么教學目標就會很容易實現(xiàn)。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一定要“適當”。好的教學方法往往能引人入勝,其價值比教學內容本身要大得多。在這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高效互動,大膽探索、質疑和創(chuàng)新。作為教師,首先要積極創(chuàng)新,革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統(tǒng)觀念衡量教學成功的標準是:有疑問的課堂使之變成無疑問。然而,知識的價值恰恰在于使學生存在疑問,高效的課堂教學不應當是從有疑問開始到無疑問結束,而應當是從有疑問開始到又有新的疑問而結束。所以教師應當轉換角色,引導、啟發(fā)和鼓勵學生不斷質疑和創(chuàng)新。
(2)遵循教學規(guī)律,探求高效教學方法。教學其實包含“教”與“學”兩個方面,所以教學方法同樣包含兩個方面: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方法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教師在設計教學前,一定要將自己假想成學生,看自己選擇的教學方法自己是否能講明白。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合理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比如,如何引入新的知識,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疑問等,這些都必須切合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實際。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算得上是高效的。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時”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在教學前、中、后,周圍的人和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要抓住周圍發(fā)生的新鮮事作為教學的有效資源來使用。比如,當前的流行歌曲,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巧妙當成課件資源加以引用等。高效的課堂不應是教師的表演舞臺,而應當是教師和學生高效互動、心靈碰撞的舞臺。
總之,高效的課堂是彰顯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的課堂。要組織高效的課堂,必須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實際,不斷地革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來進行整體設計,進而組織好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袁野.淺談如何打造一堂好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7):78-79.
[2]盧麗芳.讓課堂成為孩子的樂園:淺談如何打造一堂好課[J].新課程學習(上),2012(9):28-29.
[3]于萬麗.一堂好課的標準及構建[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S1):10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