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琳
(遼寧省本溪市高級中學外語組)
摘 要:針對如何有效實施英語教學這一熱點話題,從聽說、詞匯、分班教學和培養(yǎng)師生感情等方面,簡要總結從教十五年來的一些具體做法和經(jīng)驗。
關鍵詞:啞巴英語;詞匯障礙;文理分班
英語已經(jīng)成為高考中的一門主要學科,高考改革后它的重要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如何實施有效的英語教學呢?我想這是一個很多專家都在思考和探討的問題。而我,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高中英語教師,沒有發(fā)言資格,我只是想把自己工作十多年的一些體會記錄下來,也算是給自己從教十五年的一份獻禮吧。
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在使用中學習。國內(nèi)沒有英語環(huán)境,學生每天只能通過40分鐘的英語課接觸一點兒英語,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說不上幾個單詞,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其實,中國的英語課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應付高考。要想不學“啞巴英語”,只有多說多練。我剛大學畢業(yè)的時候,課堂上免不了各種各樣的口語練習,有時還會整堂課用英語授課。由于沒有教學經(jīng)驗,考試成績不理想,所以,對自己的教學方法產(chǎn)生了懷疑?,F(xiàn)在看來,課上多說多聽沒有錯,這會對英語其他方面的學習有促進作用。但是課堂時間有限,一定要合理安排聽說的時間量,和其他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穿插進行,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才是最佳效果。每周可以拿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專門進行口語聽力練習,找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采用辯論、排短劇、presentation等形式進行;也可以每一節(jié)課課前抽出幾分鐘的時間,和學生進行簡短對話,比如問問他們周末都干什么了?描述一下昨天的長跑等等;練習冊里的聽力練習定期做,播放學生喜歡的英文歌或電影片段。總之,在日常教學中,隨時隨地都能練習聽說能力,日積月累,我相信學生都會有質(zhì)的飛躍。
學生都說生詞是最大的障礙,但是如果只靠死記硬背,學生就會失去興趣,把學英語單純看成是完成任務,這樣就沒有效率可言了。所以,我對詞匯教學采用的是多種方法混合進行,時刻讓學生保持新鮮感。首先,必須讓學生多朗讀,讀音準確有助于記憶單詞;其次,聯(lián)想記憶,比如origin,可以衍生出originate,original,originally;同義詞歸納,同一規(guī)律的詞歸納,如refer,prefer,occur雙寫r再加ing。第三,在文章中積累詞匯,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能力和理解能力??傊?,詞匯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和老師有耐心和毅力,同時使用正確有效的方法能事半功倍。
由于文理生學英語的方法和習慣有很大差異,我總結對待文科生要盡可能擴充知識面,完成基本的教學內(nèi)容后多介紹一些相關背景,包括人文、歷史、地理等各種題材,尤其是西方文化背景;知識點在能掌握的前提下,多向?qū)W生輸入一些;要求文科生英語拿高分,特別是閱讀和完形,正是和理科生拉開差距的好機會;文科生書寫都很工整,那就要求他們多用一些高級詞匯和句型,把寫作分值再提高一個檔次。針對理科生,主要要求他們把最基本的知識點記準,常考查,常鼓勵,基礎知識反復強調(diào)。
我認為學生對老師的認可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只有學生認可這個老師,他才能信賴這個老師從而認真并虔誠地學習這門學科。我所做的就是簡單一句話:多用心體會學生。有一年,我在高二接手一個班級,這個班級的英語很好,學生也很好學好問,經(jīng)常有幾個學生圍著我刨根問底(可能也有少數(shù)學生為了挑戰(zhàn)一下這個新老師),語言這個東西常常是使用習慣,講不出道理的,但如果總拿這個理由搪塞他們,時間長了他們就會認為老師水平低,總講不明白。所以,遇到這樣的學生,我都會耐心地給他們分析,實在不清楚的,我會查閱資料,事后再告訴他們,這樣做幾次,他們就信服我了,我明顯感覺到他們對我態(tài)度的轉變。再舉個例子,我不善于外露自己的情感,對學生的感情通常不會表達出來,所以有時會讓人感覺我難以接近。后來我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有意識地改變,比如主動找學生談心聊天,偶爾和他們開開玩笑,課上講講自己的經(jīng)歷或是趣聞軼事。我在說教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橫眉冷對、一臉鄙夷的態(tài)度,我通常是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辛苦,鼓勵他們再堅持堅持,曙光就在前方。偶爾,我還會在學生的作業(yè)上寫幾句“你最近狀態(tài)很好,繼續(xù)保持啊”“這次考試失手了,沒關系,在我心里你一直是最棒的,期待下次王者歸來”——雖然不是面對面的交流,但我相信學生接收到了我的信號,因為我看到了他們眼中的光芒。
其實,工作這么多年,我仍然不能稱自己為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因為知識在變化,學生在變化,我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把每一天都當作第一天,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才能永遠對教育事業(yè)懷有崇敬之心。
參考文獻:
[1]吳文.英語教學生態(tài)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1).
[2]高國偉.情境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