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創(chuàng)設班級文化日 打造特色班集體
劉 冰
班級文化日的創(chuàng)設強化了班級文化的德育功能,是創(chuàng)建特色班集體的有效路徑。班級文化日的設立在挖掘班級內部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將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我教育。班級文化日創(chuàng)建活動讓學生在組織設計、實施、評價中提高了資源整合能力、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自主管理與發(fā)展能力。
班級文化日;自我教育;特色班集體
班級文化日是在班主任主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尊重學生個性和愛好為出發(fā)點開展的符合本班學生實際的文化活動。班級文化具有無形的教育、激勵和制約功能,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促進特色班集體的建設和發(fā)展。班級文化日的創(chuàng)設強化了班級文化的德育功能,是創(chuàng)建特色班集體的有效路徑。
1.挖掘班級內部的文化資源,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挖掘班級內部的文化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班主任可以借助班委會成員和班級非正式群體的力量,充分發(fā)揮班級同輩文化的優(yōu)點,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文化日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建設健康、團結、文明的班集體。
班委會成員一般都是班級里比較積極的學生,他們更容易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的興趣點和班級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可以鼓勵班委會成員針對班級的最新動向,自主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在活動中解決問題并提升班級凝聚力。班級中總是有一些因興趣愛好自發(fā)形成的小團體,我們稱之為班級非正式群體。班主任可以鼓勵非正式群體中有領導能力的學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創(chuàng)設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日,把志趣愛好相似的學生有機地組合起來,讓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2.將班級的權利還給學生,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就是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在班級活動中把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是實現(xiàn)學生獨立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由思想、獨立人格的有效途徑。班級文化日的設立是尊重學生的愛好特長,給有特長的學生找位子、搭臺子、綁繩子、戴帽子的機會。“找位子”就是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平臺,讓他們找到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位置,“搭臺子”就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設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平臺,“綁繩子”就是學生和教師一起制定活動規(guī)則,“戴帽子”就是教師要賞識學生、鼓勵學生。
1.主題確定。班級文化日的主題確定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結合國家的重要節(jié)日、重要事件及重大政策的發(fā)布等。如,我們班級設立的“班級法治文化日”,就是因為班上一名學生剛剛發(fā)生了一次小的交通事故,產生了賠償糾紛,而學生又剛好在新聞聯(lián)播里看到教育部等部門頒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于是該學生提倡發(fā)起“班級法治文化日”,通過法治教育,提高大家的法治意識,讓大家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二是與學科知識結合。如,我們結合英語學科學習的需要,開設了“英國文化日”,學生們扮演一天的英國人,吃英國食品、穿英式服裝、講英語,向伙伴介紹英國的風俗文化等。三是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實踐是將學生的所學、所得內化于心的重要方式,結合社會實踐創(chuàng)設班級文化日,能有效地讓學生動起來,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臺。如,我們的“美食文化日”“拍賣文化日”等活動,化“紙上談兵”為“實戰(zhàn)”,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體驗,提升綜合素養(yǎng)。四是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的生活體驗源自日常生活,開展圍繞生活體驗的班級文化日,體現(xiàn)了教育的生活化。這一類文化日的主題和形式最為豐富,一切源自生活的內容都可以成為文化日的創(chuàng)意。如,我們的“T恤涂鴉文化日”“APP功能分享文化日”等。我們班的“鮑勃·迪倫文化日”就是在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民謠詩人鮑勃·迪倫后創(chuàng)設的。當時這件事在班上愛好音樂和文學的學生中引發(fā)了討論,大家都比較關注歌詞與文學之間是否有界限這一問題,于是部分學生群體自發(fā)創(chuàng)設了“鮑勃·迪倫文化日”。由于此文化日直指當下文化熱點,打破過去思維的常規(guī),馬上引起了班上學生參與的熱情。
學生自覺抓住思維熱點開展活動,讓班級活動成為傳播正能量的舞臺,激發(fā)班級群體思維的火種,文化意識、文化自覺在文化日中得到強化和升華。
2.過程引導。班級文化日的實施過程要注意三點:首先是注意班級文化日的宣傳和發(fā)動,班級文化日的活動策劃者要學會借助班級的QQ群、班級教室的墻壁、黑板報等文化陣地,引起同學的關注,發(fā)動大家積極參與。其次是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讓更多的學生成為組織者和參與者,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再次是注意班級文化日活動形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3.總結評價。實施過后沒有總結與提升,班級文化日就會流于形式。對活動進行總結評價比推動活動開始還要重要。班主任激勵式的總結評價,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開展班級文化日活動的熱情,也能促使其對自我管理的策劃實施過程有更好的思考,推動活動的良性開展。班主任在總結評價中要讓學生充分參與,提高學生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在“班級法治文化日”的最后,我們評選了“法制宣傳之星”,精心制作了“明星卡”,舉行了頒獎儀式。我們還邀請了部分家長代表參加,獲獎學生牽著家長的手鄭重地接受了“明星卡”,這樣的過程會讓學生終生難忘。
此外,班級文化日的創(chuàng)設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了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鞍嗉壍奈幕铡被顒蛹ぐl(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xiàn)了多元評價,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班級同伴和家長的視野中展示自我,這樣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的滿足,為學生的社會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的班集體因為學生的創(chuàng)意有了不一樣的文化,我們的教室不僅是學習的樂園,也是學生思想自由飛舞的王國。學生們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是既有獨立思想、又有集體意識的團隊。愛集體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身體力行。
總之,創(chuàng)設具有班級特色的文化日,通過豐富的內容、多彩的形式,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提升了學生的自主能力,也成就了我們的文化特色班級。
[1]杜梅.加拿大有趣的學校日[J].教師博覽,2005(1).
[2]楊靜林.美國小學校園文化活動探析——以密歇根州霍恩小學為例[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3(11).
[3]馬延偉.美國中學教育:我們值得借鑒什么——評《一個中國女孩的美國中學生活》[J].當代教育論壇,2006(10).
[4]朱俊增.學校利用節(jié)日開展道德體驗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德育縱橫,2013(11).
[5]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專業(yè)基本功[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G635.1
A
1005-6009(2017)39-0056-02
劉冰,江蘇省連云港外國語學校(江蘇連云港,222000)教師,一級教師,2016年江蘇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高中組)一等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