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德瓊
白城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胃腸道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3]。病人的胃穿孔主要是暴飲暴食所致,暴飲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而很容易誘發(fā)胃穿孔。胃穿孔治療不及時就可死亡[4]。
腐蝕性物質的攝入是占上消化道疾病中重要比例,也是上消化道疾病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原因。組織損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腐蝕性物質類型,濃度,攝入量和接觸持續(xù)時間。事件發(fā)生前12小時內,用于評估黏膜損傷的金標準工具為食管胃十二指腸鏡。事件發(fā)生4天后,由于可能穿孔的風險,不推薦使用內窺鏡檢查。 有些人認為,除了有急診手術指征的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應進行內窺鏡檢查。 然而,這是一種侵入性手術,在無癥狀患者中進行內窺鏡檢查是有爭議的。胸部和腹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已廣泛用于腐蝕性攝入的患者,以收集關于周圍組織損傷的更多細節(jié)。 CT掃描低估了腸道損傷的嚴重程度。然而,幾乎沒有證據表明CT掃描檢測下胃腸道粘膜損傷后的腐蝕性攝入的診斷準確性。本研究旨在評估胸腹CT掃描在這方面的篩選性能特征[5]。
患者共有34位,年齡均超過15歲。排除了不穩(wěn)定的血液動力學,下咽部三度燒傷,呼吸困難,胃或食道中慢性疾病或遺傳的陽性病史以及疑似胃腸穿孔的患者。
為在患者入院后24小時內由腸胃科醫(yī)師進行胃腸道內窺鏡檢查。同時,對所有患者進行胸腔內CT掃描與靜脈內注射造影劑的泌尿系造影檢查。CT掃描結果由放射科醫(yī)師審查,其不受內鏡檢查結果影響,還會進行胃腸粘膜損傷的內窺鏡檢查分級和CT掃描結果分級。
由人口統(tǒng)計學數據(性別,年齡),攝入物質(酸性,堿性),攝入量,住院時間和到達醫(yī)院的時間以及內窺鏡檢查結果組成的清單。根據CT掃描上消化道損傷的結果進行分級,以至于用于數據采集。有專業(yè)的人員負責收集病人資料。
數據采用SPSS 21版本進行分析。連續(xù)變量以平均值±標準偏差和定量數用百分比表示。使用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計算食管和胃分級損傷之間的相關性。為了測量CT掃描檢測胃腸道粘膜損傷的篩選性能特征(敏感性,特異性,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內窺鏡檢查和CT掃描結果分為正?;虍惓#ㄈ魏螕p傷程度)組。
研究了平均年齡35.38±13.72歲(17-69歲)的34例患者。根據內鏡檢查和CT掃描發(fā)現(xiàn),食管和粘膜損傷胃分級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CT掃描和食管內鏡與胃食管等級分別為中度,胃腸道CT檢查的結果相對胃腸道內窺鏡檢查結果略有劣勢。
基于本研究的結果,CT掃描可以被認為是檢查腸道粘膜損傷的有效方法。換句話說,CT掃描可用于排除這種器官損傷。然而,關于內窺鏡檢查損傷分級和CT掃描結果之間的相關性不足以消除執(zhí)行內窺鏡檢查的需要。目前,根據內窺鏡檢查發(fā)現(xiàn),關于腐蝕性攝入粘膜浸潤性的最終有效的檢查方式。 內窺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診斷工具,發(fā)現(xiàn)非侵入性替代檢查方法,用于檢測腐蝕性攝入后可能的粘膜損傷是目前研究人員感興趣的。
內窺鏡檢查在胃腸損傷檢測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這種方法在所有社區(qū)醫(yī)院和體檢中心都不能實現(xiàn)。在這方面,幾乎沒有證據表明CT掃描的準確性。一些研究提到了CT掃描的各種優(yōu)點,如其可行性和指定胃腸道介入擴張的能力。 胃穿孔CT掃描相對內窺鏡檢查胃穿孔來說更有價值。CT檢查食管異物患者造成食管狹窄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CT掃描在檢測由于腐蝕性攝入引起的粘膜損傷的嚴重程度方面的作用,并得出結論關于患者是否需要手術的決定不應僅僅基于CT掃描結果。最近有研究表明,對于需要進行急診手術的胃腸道患者,胃腸道CT掃描優(yōu)于內鏡檢查。在本研究中,CT掃描的篩查性能特征是檢測食管和胃損傷的關系。盡管測試的靈敏度高,陰性預測值高,特異性和陽性預測值也不高,因此,CT掃描作為排除傷害的方法,但不適用于治療。CT掃描除了是較少侵入性,簡便快捷的方法外,還可以對肺部浸潤和周圍軟組織受累方面提供重要信息。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如上呼吸道炎癥,延遲發(fā)病(4天后穿孔的風險),以及缺乏技術支持者,CT掃描可能是相對超聲胃腸道檢查的正確選擇。樣本數量較少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結論是基于本研究的結果,CT掃描被認為是可以進行呼吸道粘膜損傷的有效工具。換句話說,CT掃描可以用于排除這種情況下的粘膜損傷。然而,內鏡檢查和CT掃描結果之間關于損傷分級的相關性不夠高,胃腸道內鏡檢查是不可取代的。
[1]李香芝.多層螺旋CT與超聲檢查診斷急診上消化道穿孔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 ,2017,25(04):299-302.
[2]張旭輝,陳曉榮,張珊珊. 64層螺旋CT對消化道穿孔部位的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5,13(09):103-105.
[3]劉玉元,朱丙煙,付風魁,李紅軍,李志強.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感染CT的診斷價值分析[J/OL].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3):3042-3044.
[4]馮赟,周慧,胡寶華,吳春強,成建明.上消化道造影和CT掃描診斷胃部腫瘤的應用價值比較[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11):2066-2068.
[5]梁朝暉.CT小腸造影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4,24(1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