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鴻圖中學 羅麗華
語文是全部初中教學學科中最基礎的一門學科,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但是由于教學模式的老舊化,語文課堂的無趣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對語文教學課堂有所不滿甚至厭倦語文教學課堂。所以教師要認識課改后的語文教學現狀,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改變原有的枯燥死板的教學方式,實現語文課堂的多元化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語文教學課堂最基本的一種教學方式,是指根據課標要求和教學大綱,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適合學生的課堂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由此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由于語言學科的學習具有單一性和枯燥性,所以老舊的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吸引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很低,而情景教學法則通過有趣的課堂情景來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熱情,使學生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情景教學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對于學科內容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應用情景教學法時,教師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教學情景,盡可能的利用教學資源,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合理的課堂情景。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堂教學前講述給學生自己去國家旅游風景區(qū)觀賞游玩的經歷,可以講給學生一些有趣的景觀,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有哪些學生去過其他的國家旅游風景區(qū)并請學生講述自己游玩時看到的景觀景色。然后,通過其他學生的講述,教師正式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蘇州園林。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如果有機會可以去蘇州園林游玩觀賞,并且在多媒體上放映蘇州園林的景觀圖片來吸引學生,真正的將學生代入到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情境中。這樣,通過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講課的思路,讓學生在情景中理解并掌握知識,實現了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隨著課改的進行,新課標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設為語文學科的教學重點,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學方式依舊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而進行的死板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與教學目的不符的教學現狀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下滑,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下降。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在課堂上的發(fā)言和思考問題的思維都不夠活躍。所以,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應用提問教學法,通過對學生的適當提問,讓學生在課堂上的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學習,擴展學生學習的深度,增長學生的思維和智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需要認真思考,只需要課堂上認真聽講,這樣的教學模式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相背離。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要把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滲透到課堂中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對學生進行提問:“本課的語言風格有什么樣的特點?”這時,就會有同學回答道本課的的語文平實,形象,充滿了孩童時期的回憶。當然也會有其他的同學回答文章的感情真真切切,反映了兒童時真實的內心世界。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和補充,并且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表揚。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獲得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得到自身能力的訓練與提高,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在新課標的語文教學要求下,三段五步教學法逐漸進入語文教師們的視野。三段五步中,三段是指語文教學課堂的三大環(huán)節(jié):先學,后教,當堂練習;五步是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操作步驟:簡述教學目標,課堂自學指導,加強自學檢查,課堂疑問答疑,當堂課堂訓練。這樣的三段五步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轉變了教學方式與教學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在三段五步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高,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特點,鼓勵學生積極發(fā)展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的學習時,教師要根據三段五步的教學方式,第一步,教師要在課前告訴學生本課學習的重點是了解文章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經歷,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步,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課堂展示PPT的制作等。第三步,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檢查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思路。第四步,在課堂上,教師正式讓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容的總結,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答疑。第五步,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教師進行當堂的測驗,例如生字、文學常識等。
總而言之,語文是一門多元化的學科,是多種教學模式共存的學科。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活躍語文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