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錦紅
摘要:利用氧彈式量熱計對不同濕地蘆葦?shù)臒嶂岛突曳趾窟M行測定。結果表明:蘆葦全株干質量熱值在 22.24~29.45 kJ/g之間,去灰分熱值在23.35~31.02 kJ/g之間,灰分含量在5.75%~8.12%之間;對蘆葦全株熱值進行比較,樣本去灰分熱值均大于其干質量熱值;植物蘆葦?shù)母⑶o、葉和穗等器官間的熱值大小規(guī)律性不顯著。這說明濕地植物的熱值和灰分含量與濕地地理位置、環(huán)境和氣候等因素有關。
關鍵詞:熱值;灰分含量;濕地;蘆葦;環(huán)境因子
中圖分類號: Q947.5;S564+.20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11-0475-03
熱值是評價和反映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轉化規(guī)律的重要指標,隨著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過程研究的深入,熱值測定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1]。自Long于20世紀30年代比較系統(tǒng)地開展植物熱值研究以來,不少學者對此展開了大量研究[2]。國外對植物熱值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主要是對植物熱值的測定方法進行了研究;80年代后從植物熱值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逐漸延伸到能量動態(tài)和能量固定等方面。國內對植物熱值的研究始于1978年,到目前為止主要是有關草原、森林、高寒草地等植物熱值的研究[3-6]。熱值不僅可以作為植物生長的有效指標,還是能量生態(tài)學研究的基礎之一,對生理、栽培、育種、土壤、生態(tài)等研究有重要意義[7]。
濕地植物熱值也是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轉化評價的重要指標。濕地植物蘆葦?shù)臒嶂的芊从程J葦組織各種生命活動的變化和蘆葦生長狀況的差異,熱值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各種環(huán)境因子對蘆葦生長的影響。目前,國內有關濕地植物蘆葦?shù)难芯恐簧婕梆B(yǎng)分吸收、N和P積累動態(tài)和重金屬元素含量方面[8-10],而有關濕地植物熱值方面的工作較少,本試驗以湖南茶凌、渭南合陽,渭南大荔、渭河渭南城區(qū)段、渭南沋河水庫等5個地區(qū)的植物蘆葦作為分析樣本。利用氧彈式量熱計對蘆葦各器官熱值及灰分含量進行測定分析,為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流研究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這對濕地植物蘆葦?shù)难芯亢捅Wo利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濕地蘆葦采樣區(qū)除了湖南1個采樣點外,其他采樣點均為陜西渭南濕地,渭南隸屬于陜西省,地理坐標為位于108° 50′~110° 38′E、34° 13′~35° 52′N之間,地處陜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是陜西省的“東大門”,總面積約13 134 km2。年平均氣溫13.6 ℃,氣候條件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70 mm,年日照時數(shù)2 200~2 500 h。
1.2 樣品采集
本試驗所分析植物蘆葦樣本采集地點為湖南茶凌、渭南大荔、渭南合陽、渭河渭南城區(qū)段和渭南沋河水庫。所有蘆葦樣本于2014年10月采樣,采樣時間為當月15—25日。本研究采樣點除了湖南茶凌外,其他采樣點都在陜西渭南境內,所選地點都適合蘆葦植物生長,在研究區(qū)內選取長勢和高度大體一致的蘆葦植物群落,每個采樣點在一定的范圍內都具有代表性。
1.3 樣品測定
試驗所用全部樣本都在野外實測各部分鮮質量,帶回實驗室測定各樣品干質量后進行試驗測定。所有樣品采集后經(jīng)80 ℃烘干至恒質量,磨粉處理后過篩貯存?zhèn)溆?;用熱量計測定其熱值含量,儀器采用南京桑力電子設備廠生產的SHR-15B型電腦氧彈式熱量計。植物樣品的熱值以干質量熱值(1 g 干物質在完全燃燒條件下所釋放的總熱量,即GCV)和去灰分熱值(AFCV)來表示。測定環(huán)境溫度為21 ℃左右;每個樣本2~3次重復,每次試驗前用苯甲酸標定。用干灰化法測定灰分含量,將樣品在馬福爐550 ℃下灰化5 h后測定其灰分含量,之后用以計算樣品的去灰分熱值,同樣取3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去灰分熱值計算方法為:去灰分熱值=干質量熱值/(1-灰分含量)[11]。
2 結果與分析
2.1 蘆葦?shù)臒嶂导盎曳趾?/p>
通過樣本處理、測定、收集數(shù)據(jù)信息和數(shù)據(jù)計算處理等試驗內容后,將不同濕地蘆葦各器官的干質量熱值GCV、灰分含量ASH及去灰分熱值AFCV測定結果列于表1。其中,GCV均值為根、莖、葉和穗4個部分的數(shù)值按各部分干質量熱值加權計算,蘆葦全株的AFCV均值和ASH均值也按各器官相應的去灰分熱值和灰分含量加權計算。
2.2 蘆葦各器官的熱值和灰分含量對比分析
根據(jù)表1可知,將樣本各器官AFCV間的關系(圖1)、樣本GCV與AFCV之間的關系(圖2)及不同器官ASH之間的關系(圖3)通過統(tǒng)計圖進行對比分析。
熱值有干質量熱值和去灰分熱值,由于去灰分熱值能更準確地反映單位干物質所含能量,因此植物的去灰分熱值更具可比性。同一植物各器官的熱值也不同,從圖1可看出,各濕地蘆葦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熱值中,湖南和合陽樣本中根的去灰分熱值較高;湖南和渭南大荔樣本中器官莖的去灰分值最高,渭南合陽和渭南沋河樣本中器官莖的去灰分值次之,而渭河樣本中經(jīng)的去灰分值最??;而沋河樣本中器官穗的去灰分熱值最小。5個濕地蘆葦樣本的根、莖、葉和穗的去灰分熱值之間沒有顯著的大小排序規(guī)律,說明同株蘆葦不同部位熱值差異是由植物本身性質決定的,也與蘆葦?shù)纳硖攸c及環(huán)境因素有關。
為了更加客觀、全面地反映植物含能狀況,分析濕地植物蘆葦?shù)臒嶂?,本試驗將每個樣本的GCV與AFCV均值結合起來分析。由圖2看出,從全株植物的平均熱值角度分析,各樣本的去灰分熱值均大于干質量熱值。蘆葦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和氣候因素,在其生長過程中所具有的熱值也有所差異,本研究5個濕地中湖南蘆葦全株的GCV、AFCV均值分別為 29.45、31.02 kJ/g,在所有樣本中熱值最高,說明這與南方氣候及環(huán)境因素有關;渭南合陽蘆葦全株的GCV、 AFCV 均值分別為28.15、30.5 kJ/g;而渭南沋河蘆葦全株的GCV、AFCV均值分別為22.24、23.35 kJ/g,熱值最小,這說明熱值與蘆葦種類及遺傳特性、氣候條件以及蘆葦所在濕地營養(yǎng)成分有關,因為植物種類及生長環(huán)境都影響著植物的熱值。
灰分是植物體內含礦物元素氧化物的總和,其含量高低可反映植物富集元素的作用大小。本研究測定結果顯示,各樣本間的ASH在5.75%~8.12%之間,平均為6.61%。從圖3可看出,不同濕地蘆葦樣本基本都是莖和根的灰分含量少,器官葉中除沋河樣本外,其他4個地方蘆葦中葉的灰分含量最高,而各樣本中穗的灰分含量與葉的含量相比,穗的灰分含量較少。文獻[12]中指出在相同的灰化條件下,從植物解剖學和植物生理學的角度看,葉是植物生理活動最活躍的器官,含較多的高能化合物,且它自身還能合成高能有機物,因此葉的熱值一般較高,本研究結果與文獻結論相近。
2.3 蘆葦不同器官GCV和ASH的相關性
濕地植物蘆葦?shù)母少|量熱值(GCV)和灰分含量(ASH)之間有較顯著的線性關系(圖4),二者的相關方程為y=-0.780 3x+31.976,復相關系數(shù)r2=0.637 4,方程中的x為蘆葦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單位為%,方程中y為蘆葦各器官的干質量熱值,單位為kJ/g。從圖4可以看出,植物蘆葦各器官GCV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蘆葦?shù)母呋曳趾克鶎е?,從本次試驗測定結果可看出,對于濕地優(yōu)勢植物蘆葦來說,ASH越高,其GCV就越低。
3 結論
本試驗通過對濕地植物蘆葦各器官的熱值和灰分含量分析,從試驗測定結果可知,不同蘆葦樣本的熱值含量高低不同,蘆葦全株的干質量熱值在22.24~29.45 kJ/g之間,去灰分熱值在23.35~31.02 kJ/g之間,灰分含量在5.75%~8.12%之間;從蘆葦全株熱值來看,各樣本的去灰分熱值均大于其干質量熱值;不同濕地蘆葦樣本的根、莖、葉和穗等器官之間的熱值大小規(guī)律性不顯著,熱值和灰分含量隨蘆葦所在地理位置不同有所差異,說明蘆葦?shù)臒嶂岛突曳趾颗c濕地環(huán)境、地理位置、氣候等因素有關。
本次測定結果顯示,湖南、渭南合陽,渭南大荔、渭河渭南城區(qū)段、渭南沋河5個不同濕地蘆葦全株的GCV均值分別為29.45、28.15、24.32、22.58、22.24 kJ/g,AFCV均值分別為31.02、30.50、26.08、24.05、23.35 kJ/g,ASH均值分別為5.75%、8.12%、7.25%、5.86%、6.09%。結果表明,湖南蘆葦去灰分熱值最高,渭河渭南城市段均值最小,這種差異反映了其地帶性植被特點和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熱值的差異是植物本身遺傳性和生理生態(tài)特性和當?shù)貧夂驐l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測定結果表明不同區(qū)域蘆葦各器官之間的熱值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各器官的熱值差異較大,這可能與不同植物自身組成、結構和功能有關外,還與光照度、日照長短、土壤類型及營養(yǎng)條件等各方面環(huán)境因素有關。
參考文獻:
[1]官麗莉,周小勇,羅 艷. 我國植物熱值研究綜述[J]. 生態(tài)學雜志,2005,24(4):452-457.
[2]何介南,康文星,王 東. 不同年齡階段杉木人工林植物熱值分析[J]. 生態(tài)學報,2015,35(2):449-459.
[3]高 凱,謝中兵,徐蘇鐵,等. 內蒙古錫林河流域羊草草原15 種植物熱值特征[J]. 生態(tài)學報,2012,32(2):588-594.
[4]譚忠奇,林益明,向 平,等. 5種榕屬植物不同發(fā)育階段葉片的熱值與灰分含量動態(tài)[J].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3,20(3):264-267.
[5]葉功富,高 偉,陳增鴻,等. 濱海沙地主要優(yōu)勢樹種凋落物熱值與養(yǎng)分特征[J].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4,42(8):57-60.
[6]羅 艷,唐才富,董 旭. 青海省主要造林樹種的熱值和灰分含量特征[J]. 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5,34(1):42-47.
[7]郭繼勛,王若丹,包國章. 東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熱值[J]. 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1,25(6):746-750.
[8]張熙靈,王立新,劉華民,等. 蘆葦、香蒲和藨草3 種挺水植物的養(yǎng)分吸收動力學[J]. 生態(tài)學報,2014,34(9):2238-2245.
[9]熊 霞,孫慶業(yè). 蘆葦和香蒲地上部及適宜收獲時期分析[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4,23(1):71-77.
[10]趙善道,趙雪琴,左 平,等. 濕地植物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的重金屬富集能力與評價[J]. 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14,33(1):60-65.
[11]何 曉,包維楷,辜 彬,等. 中國高等植物干質量熱值特點[J]. 生態(tài)環(huán)境,2007,16(3):73-981.
[12]劉長娥,宋祥甫,付子軾,等. 8種濕地植物不同苗齡植株的表型特征及相關性分析[J]. 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4,23(1):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