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路瑤
隱瞞死亡
大多數(shù)時候,那些地下深處的礦洞是黑色的,沉默的。但有時候,它也是血紅色的,像突然蘇醒的巨獸,爆發(fā)出無常的咆哮。
2月14日凌晨,在湖南漣源,世界正在熟睡之中,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十條生命迅速地墜落、沉陷,被黑色的礦洞吞噬。他們的生死,原本只是新聞中一個冰冷的數(shù)字,和許許多多的礦難一樣,似乎已讓人麻木。
然而,接下來的情節(jié),竟比戲劇還荒誕。一位已經(jīng)死去的礦工,被成功“解救”,轉身變成了一個沒有生命危險的“傷員”。
要不是上級政府組成專案組,“一個一個地對”,外界誰也不會知道,這名“傷員”竟是冒名頂替?!坝械娜怂懒?,他還活著”,這句話成了苦澀的反語。
究其原因,當?shù)卣疅o非想要“大事化小”。死亡人數(shù)從10減少為9,意味著這起生產(chǎn)安全事故的等級也從“重大”下降一級。
類似的事情并非第一次發(fā)生。哪怕是在最近幾年,可以列舉的礦難瞞報事故都不在少數(shù)。2013年,吉林白山市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瞞報七人;2014年,黑龍江鶴崗市某煤礦發(fā)生頂板事故,瞞報八人;2016年,四川華鎣市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瞞報五人……
數(shù)字的加加減減,最終拽下了一個個遮遮掩掩的官員。在這個礦難死亡人數(shù)曾占世界70%的國家,血色的教訓已經(jīng)夠多了,但敬畏生命這一課,我們還沒及格。
追問死亡
一個十七歲女孩的死亡,不斷地敲打著我的神經(jīng)。
照片中這個愛笑的姑娘,還有一百多天就將參加高考。按照我的高中老師曾激勵全班同學的說法,“離自由戀愛只剩下一百多天”。
然而,她的青春卻驟然被揉碎。在被山東廣饒縣一中勒令退學后,她當天下午便喝下了農(nóng)藥。
學校貼出一張公告,指名道姓地譴責她和一名男生早戀,“影響極壞”。按照學校的說法,他們曾在教室單獨相處并出現(xiàn)一些“過激”動作,其行為已超出正常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但女孩的舅舅看過監(jiān)控錄像后表示,“沒有這回事,很多同學都在一塊,是一個打鬧行為?!?/p>
事實上,即便早戀屬實,那也絕非什么見不得光的丑事。正如張愛玲的小說和工具書并列擺放在她的書桌上,學習固然是學生的本職,但也別忘了,對愛的向往也是人類的本能。
一些文化正試圖把人牢牢地嵌在框架里,把情感豐富的立體人壓制成干癟無趣的紙片人。我們逐漸異化成上緊發(fā)條的機器,中學時不得早戀,工作后父母開始催婚,結婚后親戚催著生娃……
然而,那根引領社會的指針,時常指向功利,而非人性。女孩的自殺,留給所有人一個沉重的問號:是否有些規(guī)章的觸角侵入了私人最后的自留地,正試圖扼殺人最基本的情感?
不管怎樣,女孩死了,只剩下她的母親跪在地上,頭發(fā)凌亂,瘋狂地卷起女兒穿過的衣物、睡過的床褥。
【原載2017年2月22日《中國青年報·新聞眼》】
插圖 / 瞞“爆” / 石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