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雪冰 肖瑤 羅樹生 翁金龍 彭紅 劉利 宋愛平
1. 100034,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門診部特診科; 2. 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機用鎳鈦銼相對不銹鋼銼更適于彎曲根管的預備,ProTaper Universal(Dentsply/Maillefer, Ballaigues, Switzerland)是臨床應用較廣、具有代表性的機用鎳鈦銼[1],Bhatti[2]體外研究報道ProTaper預備后根管彎曲度減少6.03°(Schneider法[3]),相對略高,同時其也有傳統(tǒng)鎳鈦銼普遍存在的缺點即器械折斷、不能預彎等。因此,我們希望尋找新的更適合彎曲根管預備的鎳鈦銼。Hyflex CM(Coltène/Whaledent, Altstǎtten,Switzerland)是COLTENE公司生產(chǎn)的記憶型鎳鈦銼,采用CM合金(Ni含量降低至52%,而傳統(tǒng)鎳鈦含54.5%~57% Ni)以及獨特的工藝[4]制造而成,體外研究報道其具有較高的抗折強度、預彎后無回彈以及極佳的韌性,能保持原根管系統(tǒng)走行與形態(tài)。本研究目的是通過臨床比較HyFlex CM和ProTaper預備前后根管彎曲度的改變,來評價其對彎曲根管的預備效果。
選擇2014- 08~2015- 08于我院行根管治療的成年患者41 人共45 顆患牙為本研究抽樣對象,其中選擇彎曲根管60 個。納入標準: ①診斷為急、慢性牙髓炎的磨牙; ②無牙髓治療史; ③根尖孔已完全形成的恒牙根管;④使用10#C銼、15#K銼能順利通暢根管;⑤根管彎曲度15°~40°(Schneider法)。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進行根管治療。
實驗分組及操作:按照以上標準選擇60個彎曲根管,所有病例的牙髓治療過程均由作者一人獨立完成。
(1)隨機分為2 組: HC組(試驗組,Hyflex CM)和PT組(對照組,ProTaper)各30 個彎曲根管(術前進行一致性檢驗);(2)患牙上橡皮障,顯微鏡下去腐,開髓,尋找根管,拔髓,對選擇根管使用0.02/10#K銼、0.02/15#K銼預處理,并測量工作長度,術前使用初始銼(15#銼)拍攝定位平行投照數(shù)字X線根尖片以確定原根管彎曲度(使用金馬克咬合硅橡膠定位記錄持片夾位置,盡量保證預備前后投照角度一致);(3)按照各自操作流程進行根管預備:HC組按0.08/25#、0.04/20#、0.04/25#、0.06/25#、0.06/30#根管銼依次進行預備;PT組按Sx、 S1、 S2、F1(0.07/20#)、F2(0.08/25#)依次進行順序預備,均采用冠向下法及“單一長度法”預備至工作長度(嚴格按各自產(chǎn)品要求的轉(zhuǎn)速及扭矩下完成)。每套銼只用于3 個彎曲根管。術中按常規(guī)使用2.5%次氯酸鈉與15%EDTA交替沖洗根管,并使用超聲蕩洗根管;(4)預備后插入主尖銼進行定位平行投照確定預備后根管彎曲度;(5)診間封氫氧化鈣糊劑;(6)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方法(System B+Obtura Ⅱ)進行根管充填;(7)根充后再拍攝定位平行投照數(shù)字X線根尖片;(8) 用光固化樹脂充填后冠修復或暫封后樁冠修復。
均由2 名未參與者盲法參與測量及評估。
(1)應用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計算根管彎曲度改變=預備后根管彎曲度-預備前前根管彎曲度(Schneider法[3]:在根管口處的根管銼影像上定a點,沿根管銼影像劃一直線,在根管銼偏離直線的一點定為b點,于根尖孔處定c點,再連接ab、bc,ab與bc所成角度便為根管彎曲度,同時計算ab/bc值, 定點見圖 1A)。每個數(shù)據(jù)均間隔2 周各測量1 次,取平均值;(2)計算根管ab/bc值改變=預備后ab/bc值-預備前ab/bc值;(3)記錄臨床常規(guī)情況:預備時間、器械折斷,損壞情況;記錄工作長度喪失、根尖阻塞及臺階形成情況;記錄根管預備后1周內(nèi)疼痛發(fā)生情況;評價根充質(zhì)量;術后1 年復查。
使用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比兩者對彎曲根管的預備效果。其中預備時間及彎曲度的對比采用配對t檢驗; ab/bc值的對比采用Wilconxon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預備前; B:預備后(下同);兩者預備后根管彎曲度均減小,ab/bc值增加,提示根管有少量變直
2 組根管預備前彎曲度一致(P>0.05);2 種鎳鈦銼預備后根管彎曲度均明顯降低(P<0.05),HC組預備后彎曲度改變較PT組平均小1.09°,但2 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 1 2 種根管銼預備前后根管彎曲度的變化結(jié)果
注: HC: Hyflex CM; PT: ProTaper
2 組預備后比預備前ab/bc值均有明顯增加(P<0.05),但2 組之間根管預備前后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 2)。
表 2 2 種根管銼預備前后ab/bc的變化結(jié)果
注: HC: Hyflex CM; PT: ProTaper
圖 1、 2對比2 種鎳鈦銼預備前后彎曲度及ab/bc值的改變,顯示預備后根管彎曲度均不同程度減小,說明預備后根管有少量變直;同時伴有ab/bc值增加,說明預備后b點有下移,進一步提示根管有變直趨勢。
圖 2 分別使用Hyflex CM預備下頜第一磨牙近中舌根(紅線)和ProTaper預備近中頰根(綠線)的彎曲度及ab/bc 值;圖示兩者預備后根管彎曲度均不同程度減小,ab/bc值均增加,提示根管有變直趨勢
預備期間, 2 組均無器械折斷; 2 組銼預備時間分別為HC組(194±22) s,PT組(189±12) s,經(jīng)配對t檢驗結(jié)果顯示2 組預備時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t=1.09,P=0.28);預備后Hyflex CM 80%發(fā)生變形,經(jīng)高溫高壓滅菌后均恢復;HC組4 例、 PT組5例術后疼痛約1~2 d; HC組、PT組各2 例充填后因臺階形成導致工作長度減少約1 mm, 糊劑超填各2 例。 1 年復查患牙均無明顯自覺癥狀,功能良好, X線片均未見明顯根尖周病變。
國內(nèi)外關于Hyflex CM保持根管彎曲度的一些相關體外研究顯示,在相似的實驗條件下,Hyflex CM能較好地維持根管的原始彎曲度及較好的成型能力。Bürklein等[5]對25°~35°(平均30.4 °,Sch?fer法,)離體牙彎曲根管進行預備,對比評估3 種機用鎳鈦銼的成形能力,結(jié)果顯示預備后(Sch?fer法)根管彎曲度分別減少: Revo- S(6.10°±4.06°)>Mtwo(1.75°±1.45°) 和 Hyflex CM(1.60°±1.42°),因此認為 Mtwo與Hyflex CM能更好的維持根管原始解剖形態(tài)。Saber等[6]體外研究結(jié)果顯示:根管預備后iRace(0.88°±0.28°)和Hyflex CM(0.97°±0.34°)比ProTaper Next(1.30°±0.39°)根管變直量更小,但由于相對極彎曲根管來說,各鎳鈦銼之間彎曲度減少均較少,變直量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因此認為3 種鎳鈦銼均能很好的用于彎曲根管的預備。以上都是體外研究,本研究從臨床角度量化分析其預備彎曲根管的能力,結(jié)果顯示預備前Hyflex CM與ProTaper平均彎曲度分別為29.78°和30.99°,預備后后分別減少4.54°和5.63°,說明2 種鎳鈦銼預備后根管均有少量變直;同時發(fā)現(xiàn)隨著2 種鎳鈦銼預備后根管彎曲度的減小, ab/bc值也增大,說明預備后b點有下移,也進一步提示根管有變直趨勢。本研究與Bhatti[2]的結(jié)果相近(ProTaper預備后根管彎曲度減少6.03°)。從預備效果來看,采用Schneider法測量,對于極彎曲根管,預備后4°~6°的彎曲度減少,在臨床上是可以接受的。
本研究為了更好的對比,各選擇5根根管銼,預備至相似主銼錐度與型號,避免過度預備導致根管壁過薄及預備不足導致感染牙本質(zhì)殘留。Bürklein等[5]每根銼用于4 個彎曲根管,共30 根Hyflex CM銼,其中27根銼預備彎曲根管中發(fā)生塑性變形,經(jīng)高溫高壓滅菌后恢復原始形態(tài),3 根發(fā)生永久變形(均為0.04/20#)。Shen 等[7]研究也顯示0.04/20#在預備過程中最易發(fā)生解螺旋,因此作者認為小號的銼應一次性使用。Peters[8]研究也顯示各型號銼的抗疲勞強度不同,0.04/20#最小,0.08/25#最大;預備彎曲根管后,82%發(fā)生變形,37%高溫高壓滅菌后仍不能恢復。本研究中Hyflex CM預備后80%發(fā)生變形,經(jīng)高溫高壓滅菌后均恢復,術中未發(fā)生器械折斷,說明每套銼用于3 個彎曲根管在臨床上是安全的。
本研究中,Hyflex CM與Protaper預備彎曲根管后根管均有少量變直,但在臨床上是可以接受的, Hyflex CM可滿足臨床對彎曲根管的預備要求; Hyflex CM彎曲度變直量有較ProTaper略小趨勢(1.09 °),其意義有待進一步研究;由于Hyflex CM有可預彎無回彈的特性,對于有臺階、根尖區(qū)急彎的根管或者患者張口度偏小時,Hyflex CM也具有一定的臨床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