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洋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孫集鎮(zhèn)農技站,安徽利辛 236723)
淺淡植保技術在小麥高產栽培中的應用
劉西洋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孫集鎮(zhèn)農技站,安徽利辛 236723)
隨著當前我國經濟水平的發(fā)展和社會整體發(fā)展的全面進步,糧食問題逐漸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并且糧食問題近年來也逐漸成為世界共同關心的一項重要問題。因此本文就將小麥高產栽培中植保技術的應用展開研究,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
植保技術 小麥 高產栽培 應用
經過筆者對當地實際情況的研究發(fā)現,每年的4月中旬正是齊穗到揚花初期,因此在這時期也是對小麥粒數和粒重起到關鍵時期,所以這個時期對小麥進行田間管理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這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關鍵是做好“一噴三防”工作。即把殺蟲劑,殺菌劑,微肥和植物調節(jié)劑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通過有效的施藥起到防病蟲、防倒伏、防早衰的作用,同時這項工作還能起到增產,增效、提高小麥品質的目的。
1.1 防病蟲:近年來當地小麥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十分嚴重,特別是小麥赤霉病的出現在近幾年中更為嚴重。由于雨水多土壤濕度大,在無雨水情況下,也經常出現大霧,這給小麥赤霉病等病害提供有利的發(fā)生條件,如不防治將會嚴重發(fā)病危害小麥后期生殖生長,因此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這種病害輕者減產10-20%,重者可減產30-40%,特別嚴重可減產80%。而且生產出來的小麥籽粒赤霉病達到3-5%,人畜都不能食用,它是致癌物質,已提高到戰(zhàn)略的高度進行赤霉防控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植保技術的應用就十分必要。
1.1.1 防治藥劑:殺菌劑40%多·酮100-150克/畝,25%氯烯菌脂100ml/畝,15丙唑·戊唑醇懸浮劑10ml/畝,48%丙唑·戊唑醇懸浮劑50ml/畝,40%戊唑·咪鮮胺懸浮劑40ml/畝,35%戊唑·福美雙懸乳劑50ml/畝。殺蟲劑,7.5%氯氟·吡蟲啉懸浮劑30ml/畝,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15-20ml/畝,5%高效氯氟氰菊脂水乳劑30ml/畝。50%氟啶蟲胺氰水分散粒劑2.5g/畝。小麥蟲害,主要是穗蚜,在小麥揚花初期,濕度在40%以上,氣溫在20度左右,蚜蟲3-5天可繁殖一代,每個蚜蟲一代可繁殖100頭以上,經過5-7天可繁殖二代,蚜蟲數量可達到1萬頭左右,若不及時防治,成片成塊的小麥都會變黑,危害極大。殺蟲劑:7.5%氯氟吡蟲啉30ml/畝,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20ml/畝,5%高氯氟氰水乳劑30ml/畝。
1.1.2 使用方法:以上殺菌劑,殺蟲劑各選一種,加磷酸二氫鉀50-100克,發(fā)黃的地塊即加入1%尿素,再加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藥肥混合均勻后噴施,5-7天若遇雨或大霧天氣,可補施一次一噴三防的藥劑,切記藥劑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性,同時要注意人身安全。
1.2 防倒伏:用磷酸二氫鉀,它可以增強小麥秸稈的彈性,能起到減少小麥倒伏的作用。另外可以增加小麥的籽粒重,提高小麥的品質,從而使農民增產增收,提高產量。
1.3 防早衰:增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如0.01%蕓苔素內脂,水溶性氨基酸或黃腐酸鹽等。這類藥物能提高機體的抗病抗早衰的作用,孫集鎮(zhèn)近幾年來小麥生長到5月25日-5月28日都不同程度地發(fā)生西南干熱風,此時被風一吹,小麥灌漿基本停止,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2.1 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是當前我國小麥種子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的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環(huán)節(jié),在對小麥種子進行播種以前,需要將當地的土壤環(huán)境和特征進行詳細分析,從而在掌握以上問題的基礎上選擇不同的藥劑對小麥種子進行拌種工作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將種子晾干以后在進行播種,防止出現種子的發(fā)霉對產量造成的不利影響。
一般地區(qū)在對種子進行播種前,可以相應的選擇濃度為2.5%的適樂時種衣劑十毫升適當加深對種子進行攪拌,通這這種方式,對于小麥常見病蟲害將起到十分有效的防治作用。
2.2 利用化學藥劑對雜草進行有效根除
在對農作物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雜草的生長對于農作物將起到十分不利的影響,其不僅將大量吸收土地中的養(yǎng)分,同時還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小麥的健康生長。在對雜草進行根除的過程中,我國應用比較廣泛的一項技術就是利用化學藥劑對其進行根除。但是在對化學藥劑進行利用的過程中也同樣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比如對溫度的控制上還存在很多要求,這就要求在對藥劑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和土壤情況進行詳細研究,從而更好的對雜草進行根除。比如在對禾本科雜草進行根除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利用禾草靈藥劑進行兌水噴灑,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有很好的除草作用,同時還將做到對成本問題的有效節(jié)約。
2.3 對小麥進行科學的化學除草工作
在對小麥進行除草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會選擇在小麥雜草生長二至三葉期左右,同時需要每日平均氣溫達到十攝氏度以上,如果當時的濕度相對較低,還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或是栽培人員利用噴霧進一步增加濕度,保證以下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進行化學除草工作。在對田間進行除草工作時,需要根據田間實際情況對除草劑進行選擇。
本文將以闊葉雜草的處理為例,在對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選擇200g/L的氯氟吡氧乙酸兌水進行均勻噴灑工作。而在對幾種雜草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則可以選擇氯氟吡氧乙酸加上精惡唑禾草靈兌水進行噴灑。在進入冬季前雜草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雜草相對較小,所以在這個時期對其展開除草工作不僅能做到節(jié)省時間,同時還將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所取得的防治成本也較為理想。
在糧食產業(yè)中,小麥作為世界上種植面積和范圍最大的一項作物之一,不僅僅是在我國的糧食結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同時在世界糧食結構中也占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可以說植保技術的開展和發(fā)展對我國小麥種植甚至農業(yè)技術的推廣和發(fā)展都將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通過筆者對這項工作的研究,可以確定植保技術的工作內容十分廣泛,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在今后的農業(yè)種植和發(fā)展過程中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和指導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整體農業(yè)工作質量和水平。
S512
A
1003-1650(2017)04-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