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娟
書籍是傳承人類文明的基礎平臺,中職教學大綱對閱讀也提出明確的要求。鑒于中職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筆者從調動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拓展學生閱讀資源,打造閱讀交流平臺等方面對中職語文閱讀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反思。
一、中職教學大綱對閱讀的要求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2009)明確指出要“閱讀各種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豐富內涵,加深和拓寬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重視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吨新氄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蔽阌怪靡?,閱讀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功能,學生通過感受文字與體驗情感來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企業(yè)意識等。對學生內在精神的塑造和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最終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
二、中職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
中職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他們寧愿把時間花在玩手機游戲、網(wǎng)絡交友上,也不愿手捧書本閱讀。偶爾閱讀,關注的也是動漫、玄幻甚至是色情方面的內容,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打發(fā)時間。從閱讀習慣來看, 他們沒有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做筆記、寫批注就更不用說了。這就導致他們對文本的認識大多停留在淺層的形象感知上,缺乏深刻的、理性的思考。
三、引導學生積極閱讀,提高人文素質的探索
1.激發(fā)閱讀興趣,領會文本魅力
文化的意識,引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此外,如辯論賽、討論會、模擬記者招待會、面試招聘、課本?。ń巧缪荩┑榷喾N形式調動學生興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從而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
4.從作文入手,以小見大,提升認知水平
作文是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觀點與思想的平臺。作為語文教師,利用好作文課,與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提升學生認知水平。中職學生苦于不知如何寫作文,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就他們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成長問題、校園話題多角度、多維度地與學生探討,讓他們審視自我、留意周邊,以小見大,發(fā)表觀點。教師借機正面引導學生,引起學生自我反思,從而逐漸改變學生以往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樹自信,重誠信,立品行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中職學生需學會自我反省,重塑自信,這是每個中職生需要攻克的難題。為了樹立學生的自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課堂活動,把學生活潑好動、自主學習的一面調動出來,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采用項目教學、小組合作等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情緒。
2.誠信是做人之本
艾琳·卡瑟說,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教師通過開展諸如“真心話、大冒險”等游戲方式考查學生對誠實守信的理解。通過學生“制定目標、實現(xiàn)目標、記錄目標實現(xiàn)過程”等形式考查學生是否信守承諾。通過建立幫扶小組,教師以分數(shù)量化考評小組成員,以此實現(xiàn)互相監(jiān)督,相互促進。通過以上方式,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三、結束語
總之,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它的應用范圍極廣。作為基礎學科,它是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道德情操的標尺。中職語文教學應適時調整自我定位,為學生所用,提升學生認知水平,明確學生道德標準,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重塑價值觀體系,明確道德底線,從而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
責任編輯陳春陽
作品不感興趣,對一些輕松的大眾讀物稍微有點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轉變他們的閱讀觀,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讀書氛圍。經(jīng)常接觸圖書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因此,筆者在班級設立班級圖書角,開展“好書大家看”的活動。圖書角除了有老師贈送的一些經(jīng)典優(yōu)秀讀物,也有學生所捐獻的書本。學生在課余哪怕只是隨意翻翻,慢慢也會對閱讀產生興趣。
其次,利用“碎片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ヂ?lián)網(wǎng)時代,數(shù)字化閱讀非常便捷,人們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意”閱讀,方便而迅速地了解知識,獲知新聞。筆者的做法是在微信上建立一個閱讀公眾號,每天推薦幾篇文章給學生,內容是課文的延伸。如講《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一課《我的母親》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筆者介紹了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和史鐵生的《合歡樹》。這些文章篇幅短小,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閱讀。文章形式多樣,有古文(譯文)、散文、小說、詩歌,學生也不會感到枯燥,而且由于是課文的延伸,增強了閱讀的目的性,大家就讀后的感想還可以及時交流。比起教師只是簡單粗暴地布置閱讀經(jīng)典文章,學生的閱讀興趣明顯提高。
2.掌握閱讀技巧,注重情感體驗
當學生慢慢對閱讀產生興趣,獲得知識的積累后,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的積淀。讓學生感受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體會作品豐富的內涵。最好能就作品中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理解、體驗或感悟,加深和拓寬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完成由內心情感的心理變化到外在實踐的行為變化這一過程,為成長為高素質的人打下基礎。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適當進行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訓練。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最大限度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取“正能量”。
掌握閱讀方法、技巧,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過程,加強情感體驗,更深地感悟文本的魅力。使閱讀發(fā)揮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成為可能。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利用閱讀資源,增加課外閱讀
中職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職業(yè)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三個模塊中“閱讀與欣賞”板塊的課文總計96篇,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是學生閱讀的核心內容。然僅靠有限的幾十篇課內閱讀,學生很難提高閱讀能力,提升和塑造內在精神。而《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學生“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總量一般不少于200萬字”?!皫资备?00萬”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還是要擴展閱讀空間,投身到課外閱讀中去。教師首先要對各種各樣的書籍進行篩選編成書目。然后學生根據(jù)書目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閱讀資源,如網(wǎng)絡、圖書館、書店等進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學生的自主行為,但并不代表教師就可以完全放手。如果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教師的跟進、指導,學生很難持之以恒,最后只能成為一句空話。所以,除了在閱讀書目和閱讀技巧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有規(guī)律地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非常關鍵。
4.打造交流平臺,創(chuàng)設書香班級
當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且能通過不同的途徑閱讀各種類型的書本時,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因為學生僅僅通過閱讀來獲得淺層的感知對豐富文化底蘊,提升人文素質還遠遠不夠。還必須給學生打造一個交流平臺,讓他們談讀書的心情、感受、收獲,談不理解的地方,談對書本的評價等,讓他們在討論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在信息化的今天,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的信息資源來打造這樣的平臺非常方便,如班級博客、QQ群、微信等??紤]到及時、方便、自由、快捷,實用性和交互性強的功能特點,筆者創(chuàng)建了班級閱讀微信群進行討論。學生通過激蕩頭腦,討論相同或不同的感悟、看法,有利于激發(fā)對文本想象的能力,擴大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對文本的批判吸收能力;也有利于他們保持閱讀的興趣,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所謂素養(yǎng),就是一個人常年積累的習慣、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顯性素養(yǎng),如技能,可以通過學習、實訓,在較短的時內得到提升。隱性素養(yǎng)則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提升。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它就能充分發(fā)揮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功能。學生在感受文字與體驗情感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提升隱性素養(yǎng)的目的。
四、閱讀訓練的反饋和反思
通過閱讀、思考、討論,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閱讀的內容不再限于課文和與課文相關的材料,變得非常廣泛。閱讀的深度也不再停留在漫畫、玄幻小說等層面上,歷史、文學、軍事、專業(yè)技術等成為最新關注點。大家形成共識,閱讀已經(jīng)不再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是成為開闊眼界、獲得知識、獲得快樂、獲得人生感悟,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的一種途徑。
當然,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在中職學校,不少家長更看重學生所掌握的技能,從而忽視,甚至不支持課外閱讀,扼殺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此外,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廣泛應用,學生可以通過影視、電腦、手機等獲取各種各類的信息。相比起來,文本閱讀就顯得太“落后”了。所以,有些學生愿意閱讀公眾號上的文章,對紙質書卻缺乏興趣。對他們來說,面對文化快餐,要禁得住誘惑,靜下心來品味讀書帶來的樂趣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教師只能慢慢引導。
總之,對于閱讀,教師要持續(xù)引導、感染、監(jiān)督、激勵學生,讓他們發(fā)現(xiàn)閱讀的魅力,求知、啟智,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最終達到培養(yǎng)和提升人文素質的目的。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