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充滿期待,這是新年的第一天;總有一種夢想讓我們充滿憧憬,這是努力實現(xiàn)的中國夢——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們滿懷信心和期待!
國家昌盛,人民福祉。我們走過了非凡而難忘2016年,見證了新發(fā)展理念積極踐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加快、我國經濟增長繼續(xù)走在世界前列;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墨子號”飛向太空,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遨游星漢.中國奧運健兒勇創(chuàng)佳績,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更見證了美麗的西子湖畔,我國舉辦了20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向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也向世界展示了美輪美奐的中國印象、中國風采:“一帶一路”建設快速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張……我國正以有力而堅實的腳步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我們是時代的見證人.也是歷史的追蹤者。回眸歷史長空。我們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展望時代夢想。我們讓期待更執(zhí)著,讓憧憬更光輝——這是《文史春秋》雜志編輯們的新年愿望與追求。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過去的一年,我們雜志以“黨史博覽”“內幕秘聞”“警諜風云”“歷史揭秘”“軍事春秋”“名人寫真”等特色欄目,編發(fā)了一批真實性、權威性、知識性、趣味性相得益彰和圖文并茂的優(yōu)秀文史稿件,得到了社會各界廣大讀者的熱情贊揚。并在參加國內期刊出版物書展和赴臺灣參加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中獲得廣泛好評.大量文章被鳳凰衛(wèi)視資訊網、龍源網、中國期刊網、惠普網等各大網絡和報刊轉載,成為全國著名的文史類社會科學期刊。新的一年,我們將秉承“存史、資政、團結、育人”辦刊宗旨,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繼續(xù)挖掘和傳承我國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歷史精華,讓傳統(tǒng)文明的光輝照耀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繼續(xù)著重選編我國近現(xiàn)代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動的史料,供讀者以史為鑒尋求真知卓識:同時注重搜尋、發(fā)現(xiàn)民族歷史文化,探究、挖掘地方檔案,揭秘、追蹤失落文明,講好中國特色故事,傳播民族優(yōu)秀文化,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喜聞樂見、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和正能量。
以史為鑒,溫故知新。本期我們編發(fā)《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請毛澤東題寫校名》,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平易近人的優(yōu)良風范和大愛無疆的人格魅力;《新四軍將領朱立文索子長河血戰(zhàn)捐軀》則讓我們再度回眸崢嶸歲月,革命先烈為革命事業(yè)不畏犧牲的堅強信念與血染風采;透過《藤州廣法寺迷史追蹤》;又讓我們從一座湮沒于歷史長河的悠遠古寺。窺視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遠古中外文明交流與傳承閃耀出來的璀璨光輝,以及給我們的歷史啟迪和借鑒:我們繼續(xù)連載長篇歷史小說《官場圣人范仲淹》,從傾注著作者無限深情的筆調與歷史人物跌宕起伏的官宦旅程交織中,讓我們更加領略到一代名相范仲淹為強國富民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與清廉操守,讀之感人肺腑,洗滌胸懷……
文以載道。史以資政。歷史。承載著古人的夢想與時代的苦難輝煌;文史,記錄著歷史的興衰與朝代的成敗教訓。歷史的車輪又總是周而復始,無往不復。因而,從歷史中不斷尋找有益能量,供給社會人生、資政育人,這是文史工作要求,也是文史雜志編輯責任。新年伊始,愿以此與廣大讀者、作者共勵共勉:推陳出新,古為今用。追隨夢想,執(zhí)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