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萍 內蒙古商都縣農牧業(yè)局 013450
規(guī)?;i場養(yǎng)豬的注意事項
溫建萍 內蒙古商都縣農牧業(yè)局 013450
(1)建立年齡結構合理的基礎母豬群。一般來說,母豬1~2胎的繁殖性能一般,3~6胎繁殖性能最好,6胎以后開始下降。豬種不同其利用年限有所差異,地方豬種可利用10胎以上、培育豬種可利用5胎左右、引進豬種可利用5~6胎、二元雜交母豬可利用6~7胎。合理的母豬群年齡結構,基礎母豬中1.5~2歲的母豬應占35%、2~4歲的占50%以上、4歲以上的占15%以下。為了滿足及時更新和意外淘汰的需要,豬場每年留種數(shù)量應為繁殖母豬的40%。
(2)母豬的適配時間。母豬常年發(fā)情,在生產實踐中盡可能實行常年配種、均衡產仔。適時配種時間是從發(fā)情中期母豬出現(xiàn)“呆立”反應開始,以重復配種為宜。后備母豬一般在第3個發(fā)情期,于發(fā)情的第2天或第3天清晨配種1次,間隔8~12小時再重復配種1次。
(3)飼養(yǎng)后備母豬應按體況給料。母豬發(fā)情配種后第一個月要嚴格限飼,以保護妊娠初期的胚胎。以后則按照合理體況的需求給料,但是仍要避免母豬過肥。也有母豬在泌乳期間體重減輕,需要在發(fā)情配種之后盡快將其調整到正常體況。
(4)注重第1胎母豬的飼養(yǎng)。生產實踐證明,母豬的第2胎與第1胎及第3胎以后的胎次比較窩仔數(shù)都少,其原因在于28日齡以前離乳,導致發(fā)情延遲和配種困難,最后會出現(xiàn)窩數(shù)少或第1胎后的母豬配種發(fā)生返情,因此要注重第1胎母豬的飼養(yǎng)。
(5)妊娠母豬的飼養(yǎng)。妊娠母豬的飼養(yǎng)以控制合適的膘情、保胎和提高產仔數(shù)為目標。母豬配種3周時用拇指和食指捏壓其第9胸椎至第2腰椎之間的腰背部,如脊背略微弓起者即受孕,脊背凹者即未孕。生產中可通過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控制豬舍環(huán)境,把胚胎損失減到最低限度。豬舍的溫度應保持在16~22℃,相對濕度為70%~80%。母豬配種后的喂料量應降低,但是應保證飼料的優(yōu)質全價,保持圈舍清潔衛(wèi)生。母豬妊娠的第1個月應吃好、睡好、少運動,1個月后每天最好驅趕運動1~2小時,或在大運動場地自由活動2~3小時,以增強妊娠母豬的體質,使其能夠順利分娩,減少死胎。要防止母豬由于擠撞、咬架等造成機械性流產。雨雪天或過于寒冷的天氣應停止運動,以防滑倒或因受凍引起子宮劇烈收縮造成流產。母豬在妊娠中后期應減少運動量,讓其自由活動,臨產前1周停止活動。妊娠后期一定要單圈飼養(yǎng)。
(1)配種年齡。7月齡以上、發(fā)情2次或2次以上、體重達到100kg以上的母豬可以參加配種。如果發(fā)情時已達到成年體重的40%~50%,就沒有必要一定把配種年齡控制在8月齡以上。
(2)飼養(yǎng)方式。5月齡以前自由采食,促使體重達到70kg左右;5~6.5月齡限制飼養(yǎng),飼喂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后備豬飼料 (或用空懷料代替),日給料2kg,日增重 500g 左右;6.5~7.5 月齡加大飼喂量(2.5~3kg),促進體重快速增長及發(fā)情;7.5月齡以上視豬的體況及發(fā)情表現(xiàn)調整飼喂量,使母豬保持8~9成膘。
(3)促進后備母豬發(fā)情的措施。后備母豬的發(fā)情和光照關系很大,規(guī)模豬場的大跨度豬舍及小的窗戶面積使舍內光照度遠遠達不到刺激發(fā)情的作用,靠近南窗戶的母豬發(fā)情遠高于見光少的其他位置的母豬。定期室外活動是刺激母豬發(fā)情的很好方法。研究表明,70kg以上的母豬每天接觸公豬會很快發(fā)情,平均發(fā)情時間比不接觸公豬的后備母豬提早一個月。接觸公豬應為近距離的身體接觸。運動可刺激母豬身體的各器官興奮,包括卵巢。采用倒圈、并圈和舍外驅趕運動等方式都有明顯的促發(fā)情效果。
飼喂哺乳母豬飼料,飼料中添加大劑量維生素和抗菌藥物,每天適當高水平供應3~4kg飼料。
公豬飼養(yǎng)管理的目標是使其有適宜的體況 (8~9月齡成膘)、良好的性欲和優(yōu)良的精液品質。
(1)適宜的飼料供應。給公豬飼喂高能、高蛋白飼料,供給充足的維生素,有利于提高精液的品質,所以可以給公豬飼喂空懷母豬料或后備母豬料2~3kg。
(2)定期檢測精液品質。環(huán)境高溫、公豬患病體溫升高和注射某些疫苗后,可導致公豬射出的精子母豬無法受精,所以要定期檢測公豬的精液品質。
(3)避免環(huán)境高溫對配種效果的影響。如果環(huán)境溫度高于32℃,公豬睪丸的溫度就會高于適宜的34~35℃,從而增加精子的死亡速度,母豬的受胎率大大降低。解決方法是降低環(huán)境溫度,可選用空調、濕簾和噴水等措施給豬舍降溫。
(4)其他。適當運動有利于公豬保持健康的體質和良好的配種能力。公豬長期不用則精液質量和性欲都會下降,所以應合理調整公豬的使用頻率。
(1)發(fā)情癥狀。發(fā)情母豬的陰門腫脹,顏色由白粉色變?yōu)榉奂t、到深紅、到紫紅色。發(fā)情母豬的陰門內常流出黏性液體,初期似尿、清亮,盛期顏色加深,為乳樣淺白色,有一定黏度,后期為粘稠略帶黃色。活動頻繁,特別是當其他豬睡覺時發(fā)情豬仍然站立或走動,不安定,喜歡接近人。發(fā)情母豬對公豬敏感,公豬接近的氣味和公豬的叫聲都會引起母豬的反應,母豬會出現(xiàn)眼發(fā)呆、尾翹起、顫抖、頭向前傾、頸伸直、耳豎起、推之不動和喜歡接近公豬的狀態(tài),性欲高亢時會主動爬跨其他母豬或公豬。
(2)觀察發(fā)情時間。吃料時母豬頭向飼槽、尾向后,排列整齊。睡覺時不發(fā)情的豬很安定,發(fā)情豬當人走近時會站起活動。配種時公豬會發(fā)出很多信號,其他欄舍的發(fā)情母豬會出現(xiàn)敏感反應。
(3)配種時機的掌握。發(fā)情母豬的配種時機視陰戶變化而定,即粉紅早、黑紫遲、老紅正當時。最佳的配種時機為陰戶呈深紅色,水腫稍減退,有稍微皺褶。掰開陰戶用手粘取黏液,無黏液為太早,淺白色正好,黃白色已過最佳配種時機。按壓母豬的幾個敏感部位,母豬會出現(xiàn)靜立反射現(xiàn)象為適時。
(4)配種方式與次數(shù)。配種方式有單次配、重復配和多重配等。由于母豬排卵的時間長 (約6小時左右),母豬外觀發(fā)情與排卵并非完全一致,再加上配種一般有固定的時間,所以每一次配種不一定都有很高的受胎率。在做到嚴格的消毒前提下,增加配種次數(shù)有利于增加卵子受精的機會。
妊娠母豬的飼養(yǎng)方式有兩種,一是定位欄飼養(yǎng),二是小群圈養(yǎng)。后期定位欄飼養(yǎng),前中期小群圈養(yǎng),在后期根據(jù)具體情況調整營養(yǎng),避免前中期采食不均的問題。只是后期定位欄只對過肥或過瘦的豬采用,其他仍按小群圈養(yǎng)的方式。后備豬孕期飼養(yǎng)應給予特殊照顧,與成年豬分圈飼養(yǎng)。中期供料比成年豬每天多0.25kg。后期加料不可過多,以防胎兒過大造成難產。
(1)飼料營養(yǎng)及飼喂方式。無論飼料如何變化,母豬產出奶的成分是比較恒定的。如果飼料中的營養(yǎng)不足,往往出現(xiàn)泌乳不足,動用體脂過多引起消瘦,動用體內鈣過多容易導致癱瘓。哺乳母豬產后前幾天逐漸增加喂量,盡可能多地讓豬多采食。
(3)母豬接產和難產的處理。檢查臨近產期的母豬乳房和外陰,當最后一個乳頭有乳汁擠出、乳房腫脹和陰戶腫脹潮濕時,就應該做好接產準備。準備好幾條干毛巾,保溫箱墊上木板,保溫燈隨時可以開啟,碘酒、高錳酸鉀、石蠟油準備齊全。母豬破羊水時接產人員必須到位,并配制好0.1%高錳酸鉀液給母豬后驅及陰戶消毒,同時打開保溫燈。母豬正常的分娩時間是3~5小時,前一頭仔豬產后1小時未見下一頭產出,可用30~50單位縮宮素處理。如果第一頭仔豬未產出,必須慎用縮宮素,以免胎位不正引起子宮破裂。破羊水2小時后或縮宮素處理半小時后不見動靜,應考慮助產。
哺乳仔豬的管理不僅僅是一個成活率的問題,而是關系到斷奶整齊度。為了提供均勻的個體,斷奶體重大、生活力強的仔豬是哺乳仔豬飼養(yǎng)的主要目標。要促使仔豬及早吃上初乳,固定好奶頭。
幫助斷奶,仔豬順利完成由母乳到飼料的過渡。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和適宜的溫度,給仔豬充足的睡眠時間,減少疫苗注射次數(shù),最好不要抓豬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