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系統(tǒng)性、層次性的方式辨識了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基于已有的評價標準和專家調研,對風險因素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可為船舶及船公司、海事主管機關等掌握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通航環(huán)境;風險識別;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U6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2-0028-02
在文獻查閱、現場調研、專家咨詢的基礎上,主要根據系統(tǒng)工程學原理、相關的風險識別理論及已有的評價標準,對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進行了評估,以期為船舶、船公司、海事機關等防范事故風險提供參考。
1 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識別
本文限定研究內容為通航環(huán)境類的風險識別和評估。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6,7],本文采用系統(tǒng)性、層次性的分析方法將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分為3大類13個風險因素,即:自然環(huán)境類:風、流、能見度;航道條件類:航道寬度、航道水深、彎曲程度;其他交通環(huán)境類:航路交叉、交通流量、水工礙航物、導助航設施、碼頭分布、錨地布置、采礦區(qū)布置。
2 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評價
本節(jié)將參照部分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評價標準[8,9],采用風險為“低”、“較低”、“一般”、“較高”、“高”五個等級對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進行評價。
2.1 風況條件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所在地區(qū)常風向為NE向,多年平均風速2.5m/s,年最大風速20.0 m/s,8級以上大風天數13.4d。用標準風天數評價,風的風險為“低”。
2.2 水流條件風險分析
根據實測資料,洪水期武穴水道的最大流速為2.3m/s,中水期平均流速為1.33m/s,枯水期最大流速為1.5m/s,平均流速為0.85m/s,航道橫流速最大約為0.20m/s。武穴水道整體較為順直,無不良流態(tài)。綜合分析水流風險為“較低”。
2.3 能見度的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所在地霧日一般發(fā)生在冬、春季的清晨及夜間,上午10時以后消散。多年平均霧日為8d,年最多霧日15d,綜合分析能見度的風險評價為“較低”。
2.4 航道寬度風險分析
以九江大橋觀測斷面上的船舶流量來表征武穴水道船舶交通流特征。根據實測,航經武穴水道的最大船舶為3000~5000噸級。計算雙向通航航道有效寬度與最大船舶船長比值如下表1。
根據表1的計算結果,參考風險因子評價標準,航道寬度的風險為“一般”。
2.5 航道水深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主航道水域無礁石、淺灘,水深條件能夠滿足目前主力船型的航行要求。碼頭及主航道邊緣水域存在沉船等礙航物,對船舶航行安全構成威脅。
船舶航行時所需航道設計水深可按下式計算:
上式中:H— 航道設計水深(單位m);
T—設計代表船型滿載吃水 (單位m);
△H—富余水深(單位m);
富余水深取值0.5m,經計算可得不同代表船型所需航道水深值如表2所示。
表2中的代表船型所需航道水深分別為3.5m、4.7m、5.5m,而武穴水道現行最小航道維護尺度為:4.0m×150m×1050m(水深×航寬×彎曲半徑),保證率98%。因此,武穴水道不能完全滿足3000~5000噸級船舶滿載通航。結合評價標準,航道水深風險為“高”。
2.6 航道彎曲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總體較為順直,航路彎曲風險評價為“低”。
2.7 航路交叉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有狗頭磯橫駛區(qū),上行船舶駛入橫駛區(qū)變換航路時,與下行船舶形成大角度交叉會遇局面。狗頭磯附近有渡船橫穿主航道,往返南北兩岸,航行船舶航路約有90度交叉。參考評價標準,對武穴水道航路交叉的風險評價為“高”。
2.8 交通流量風險分析
以九江大橋觀測斷面上的船舶流量來表征武穴水道船舶交通流特征。根據實測,武穴水道日均交通流量約600艘次/天。船舶交通流量的風險評價為“較高”。
2.9 水工礙航物風險分析
根據河勢圖、航行參考圖分析,武穴水道整治工程順壩與航道邊線最近距離約75m;主航道北側及順壩水域分布有淺灘;主航道邊緣存在沉船等礙航物,與航道邊線最近距離約50m。
整治工程順壩、淺灘、沉船等礙航物對于船舶航行安全構成威脅。參考評價標準(航道邊緣與礙航物最近距離的倒數),對武穴水道水工礙航物風險評價為“高”。
2.10 導助航標志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航標配布比較齊全,長期得到有效維護,參考風險因子評價標準,對武穴水道導助航標志配置完備率的風險評價為“低”。
2.11 碼頭分布風險分析
武穴水道仙姑山至狗頭磯碼頭分布較為密集,有砂石總公司碼頭、汽車輪渡碼頭、防汛碼頭等;狗頭磯至葫蘆山碼頭分布較為稀疏。
碼頭分布的風險分析目前沒有可參照的標準??梢詮乃幇毒€/港區(qū)碼頭泊位的密度、碼頭性質用途、碼頭前沿到主航道邊線的距離等角度進行分析。
從調研情況來看,上、下行船舶(尤其是上行船舶)基本都是沿近岸邊水域航行,距離碼頭較近,并已形成習慣性航路。調研中目測上行船舶與李文碼頭距離僅不到50m。參照礙航物的評價標準,對武穴水道碼頭分布的風險評價為“高”。
2.12 錨地布置風險分析
根據河勢圖、航行參考圖分析,武穴港錨地距離主航道邊線在800m以上。因此,對錨地布置風險評價為“低”。
2.13 采砂區(qū)布置風險分析
工程附近水域有鄂贛采砂區(qū),使得武穴水道在采砂區(qū)的航寬相對變小,采砂船對通航船舶產生較大影響。對采砂區(qū)布置的風險評價為“較高”。
總結各種影響因子的風險矩陣如表3所示。
3 結束語
基于交通運輸工程學原理,系統(tǒng)性、層次性地對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谝延械脑u價標準和專家調研,對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因素進行了定量的風險評估,找到了相對風險為“較高”或“高”的因素。風險評估的結果可為船舶及船公司、海事主管機關等掌握武穴水道通航環(huán)境風險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RNelk0hlofq7H3F_op-aU4o8g5uz8FnTHwdVrKHTAyGRDgJ3Lpc7hJxEMSr-BiipEaeKB-xWiSY-W0l97Eth_
[2]長江干線航道發(fā)展規(guī)劃,交規(guī)劃發(fā)[2003]2號文.
[3]楊利紅, 鄭力, 柴華峰. 長江中游武穴水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及經驗總結[J]. 中國水運月刊, 2012, 12(10):135-136.
[4]鄧曉麗, 李文全, 海濤,等. 長江中游武穴水道航道整治與采砂方案試驗研究[J]. 水運工程, 2012(8):125-129.
[5]吳兆麟,朱軍.海上交通工程[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
[6]張大恒.港口通航環(huán)境安全綜合評價系統(tǒng)及實現[D].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3月;
[7]鄭中義,李紅喜.通航水域航行安全評價的研究[J].中國航海,2008年6月,第31卷第2期,130-134.
[8]陳厚忠,郭國平.清瀾港5000t級航道風險分析與評價[J].船海工程,2008(4):82-84.
[9]李子豐, 田延飛. 長江下游口岸直水道通航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J]. 交通科技, 2011(3):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