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申
讓人落淚的老座鐘
◎蔣學申
我家有臺座鐘,說老不算老,有44年的歷史,是響當當?shù)睦厦啤K目钍?,如同某些郵票一樣,可以說是“絕版”。特別不可思議的是,44年中,它從未出過一次毛病,沒進過一次修表店,每天四平八穩(wěn)地正常走時、正常打點。當年工人的活兒干得真叫絕,有位老技術員來我家串門時看到這鐘,這樣評價:能做出這等成色的產品,沒有上等的技術、上好的用料、上乘的人品是絕對不行的,如果有一點含糊,出的就不是極品,別說平平安安走44年,能走到半路不散架就不錯了。
當年,正是它的出現(xiàn),才保證我的婚禮如期舉行,也是它陪伴我的婚姻一路走來……
1972年,我準備結婚。那時結婚必須準備一輛新自行車接新媳婦,這就夠難為我了。媳婦又“欽定”買臺座鐘,更讓我難上加難。因為我們婚后要借住郊區(qū)親戚家,房內有條幾、方桌、圈椅加大土炕。按當?shù)亓曀?,條幾上不擺臺座鐘,讓人瞧不起。所以,媳婦堅持要買一臺座鐘,買不上,不結婚。在那百貨一律憑票供應的年月里,我真是一籌莫展。
正當我手足無措時,廠工會分配到我所在部門(共130人)幾張購物票券,其中就有一張自行車票和一張座鐘票。我知道后,趕緊去找領導登記,當時同我一起登記的同事還真不少。當他們知道我要結婚正等用票,都很支持和理解我,最終他們忍痛割愛,主動放棄了抓鬮的權利,把這兩張票全讓給了我。那時候,我拿著票都傻了,光知道落淚。我那會兒年輕無為,跟誰都不熟,跟誰都沒有交情,可是關鍵時刻,這些熱心同事伸手相助,還幫我體面又熱鬧地結完婚,使我真真切切地體會了一把大家庭的溫暖。
四十多年過去了,那輛自行車早已作古,而這座鐘依然在健步行走著。它不僅傳遞著時間的信息,更見證了人世間友善互助的真情。
摘自《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