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燕 吳慶才?ち跆么?
【熱點點擊】
2016年11月11日上午,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把近代以來一切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把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孫中山先生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作出了杰出貢獻,在中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體中華兒女景仰。
【知識鏈接】
一、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
1.成立興中會
1894年,孫中山聯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
2.成立中國同盟會
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成立了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這是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為革命綱領,把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革命目標。孫中山在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發(fā)刊詞中,把同盟會的十六字革命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3.領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高潮: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fā)動武裝起義,占領武漢三鎮(zhèn)。武漢三鎮(zhèn)取得勝利后,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因為這一年是舊歷辛亥年,所以歷史上把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結果:1911年12月,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頒布帶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4.改變社會習俗
1912年3月,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tǒng)名義頒布剪辮、易服和廢除纏足等法令,還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等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服飾上,創(chuàng)立了中山裝。
5.實行國共合作
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國共兩黨合作后,領導了國民革命運動。
6.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
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建議下,在廣州的黃埔創(chuàng)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保喎Q黃埔軍校,孫中山親自兼任軍??偫怼|S埔軍校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政治和軍事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二、紀念和緬懷孫中山先生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紀念和緬懷孫中山先生,有助于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喚起公民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激發(fā)青少年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立志成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三、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身上有哪些優(yōu)秀品格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范;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yōu)秀品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等等。
四、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一生堅持“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人生難免有挫折,我們要勇敢地面對挫折,敢于挑戰(zhàn);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堅強意志是戰(zhàn)勝挫折,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實現夢想,需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等等。
五、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國家應該怎樣做?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找到引領中國人民前進的正確道路和核心力量。這條正確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核心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動員和凝聚全民族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
(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實現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不僅需要安定團結的國內環(huán)境,而且需要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都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積極力量。
(4)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高舉和平統(tǒng)一的偉大旗幟。以和平方式實現統(tǒng)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根本利益。
六、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向革命先驅學習,肩負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1)要順應潮流,珍惜、呵護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機遇、鞏固兩岸和平發(fā)展的政治基礎,加強兩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增進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爭當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生力軍,做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促進派。
(2)維護國家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擁護黨的方針政策,以實際行動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七、黨和國家隆重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屬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哪一方面的內容?為何要重視這一方面的建設?
屬于思想道德建設。理由:①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huán)節(jié)。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跟蹤訓練】
1.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海內外各地紛紛隆重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開展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活動,有利于( )
①緬懷孫中山先生致力振興中華的光輝業(yè)績 ②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消除兩岸所有分歧與隔閡 ③激勵人們?yōu)閷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奮斗下,孫中山先生當年描繪的這個藍圖早已實現,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孫中山先生的設想。祖國大地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yè)門類齊,稻麥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國防更堅強。孫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設的獨立、民主、富強的國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們黨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B.我們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C.我們黨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D.我們黨確立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實踐充分說明,只要道路正確、理論正確、制度正確、文化正確,只要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堅持不懈、艱苦奮斗,朝著偉大目標持之以恒前進,風雨如磐不動搖,我們的目標就能夠達到,我們的目標也一定能夠達到!據此回答3~4題。
3.對我們選擇的“正確道路”理解正確的有( )
①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當前我們實現中國夢必須走這條道路 ③這是孫中山領導下所取得民主革命道路
④這是我們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達到我們的目標,就必須( )
①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國情 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革命家的胸懷和奮斗目標對革命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結合所學分析,右邊材料出自( )
A.孫中山B.黃興
C.嚴復D.康有為
6.下圖是某史書第二十章的目錄,下列選項中最適合做該章標題的是( )
A.走向共和B.軍閥割據C.君主立憲D.國家統(tǒng)一
7.時至今日,無論是在大陸還是臺灣,都有大量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設施和紀念場館。孫中山先生之所以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為他( )
A.建立了光復會B.創(chuàng)辦了《民報》
C.領導了保路運動D.創(chuàng)立了中華民國
8.民國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歲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
A.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發(fā)型B.著中山裝到學校去讀書
C.在校見到老師行跪拜之禮D.同學之間以“某君”相稱
9.某校有幾位同學在學習完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后,表達了各自對這場革命的看法。其中觀點錯誤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C.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D.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0.當代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寫道:“它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變法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D.北伐戰(zhàn)爭
11.2016年11月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150周年誕辰紀念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 )
A.人文主義B.三民主義
C.自由主義D.馬克思主義
12.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過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B.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C.成立了資產階級革命團體D.觸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13.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發(fā)105周年。如果以“追尋共和足跡”為主題出一期板報,請在下列選項中選取可用素材并按順序排列( )
①成立中國同盟會 ②公車上書 ③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義 ⑤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⑥建立興中會
A.⑥①④③⑤B.⑥②①④③⑤
C.⑥①④⑤③D.⑥②①④⑤③
14.孫中山是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是他的主要歷史功績的是( )
①創(chuàng)辦了黃埔軍校 ②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③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 ④提出的三民主義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生150周年,同時也是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fā)105周年。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值得中國人民永遠懷念……孫中山先生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孫中山先生說:“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薄啊y(tǒng)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tǒng)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tǒng)一,便要受害?!?/p>
材料二: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意志。實現民族復興,再創(chuàng)中華盛世榮景,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1)兩岸及世界各地華人共同紀念和緬懷孫中山先生說明了什么?
(2)結合材料回答,今天我們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3)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我們應該堅持怎樣的基本方針?
(4)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從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得到哪些啟示?
16.在課堂學習中,小秦節(jié)選了習近平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講話中的兩段,讓我們一起合作探究。
節(jié)選一:中國成立67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飛躍,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1)請列舉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2)“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的信心源自哪里?
節(jié)選二:孫中山先生希望“發(fā)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與諸民族并驅于世界”。
(3)我們要“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需要堅持哪個基本國策?
(4)要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以期與諸民族并驅于世界”理想,我們應怎樣發(fā)揚中華民族文化?
參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6.A 7.D 8.C 9.D 10.C
11.B 12.B 13.A 14.D
15.(1)臺灣同胞與大陸人民有血濃于水的民族情感;實現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世界華人的共同心愿。
(2)團結海內外華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3)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3)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順應時代變化,不斷完善自己;具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16.(1)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加入世貿組織,成功舉辦世博會和奧運會,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等。
(2)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改革開放事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等等。
(3)對外開放。
(4)①尊重民族文化,肯定民族文化的價值,樹立民族文化自豪感。②以開放的心態(tài)尊重不同文化,宣揚、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③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進文化。
本刊聲明
我刊為知網、萬方等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凡投我刊稿件,一經刊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授予我刊該作品的修改權和專有使用權(包括復制權、網絡傳播權等)。任何單位和個人如需轉載我刊內容,請與我刊聯系并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