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西南街道第八小學 李秀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愉快教學、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景十分重要。因為兒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動、好奇、好勝,他們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知識的積累和智能的發(fā)展,也多是在無自覺意識下完成的?,F代教育學家斯賓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睂嵺`證明,學習興趣越濃,注意力就越集中,觀察就越細致,思維就越積極,反應就越靈敏、記憶就越深刻,學習質量也就越高。因此在教學中使學生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中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樂學”。在愉快和諧的教學中,師生一起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教學樂趣!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愉快教學情景的一些體會。
人是最富于感情的,而情感又是最容易交流和感染的。要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恰當的風趣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起到高度的教學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課堂教學中,語言是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用愉快幽默的教學風格打動學生,他們就會好學、樂學。語言的準確生動、幽默風趣,則能收到事功半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純循環(huán)小數和混循環(huán)小數時,為了讓學生區(qū)分開這兩種小數,我就這樣說:2.123123……和2.1232323……大家看,第一個是純循環(huán)小數,因為它是從小數部分的第一位就開始參加循環(huán)的,而第二個小數就不同了,他的小數部分第一位那個1沒參加循環(huán),1不參加循環(huán)卻又“混”了進來所以第二個是混循環(huán)小數。學生們笑了,而他們在笑聲中區(qū)分了這兩種概念,對知識記憶也很深刻。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景,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組織結構,從學生身邊事情入手,從學生關心的事情做起,學生會感到親切、自然、有趣,使學生認識到身邊就有很多數學知識,喚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在樂中求知。
新課程標準十分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操作是小學生獲取感性認識發(fā)現數學關系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誘發(fā)問題意識的重要載體。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操作式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出問題。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課堂上組織學生用兩根紙條和一枚圖釘做成一個角的模型,并用手轉動角的一條邊,這樣,學生不僅可以直觀的認識和掌握銳角、直角、鈍角等概念,而且還會在此基礎上提出“當兩條邊重合時是什么角?如果固定一條邊,另一條邊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后繼續(xù)旋轉下去將得到什么角?如果這條邊按順時針的方向旋轉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義的問題,為以后繼續(xù)學習角的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時,我設計了三水荷花世界門口的購票須知:門票每人50元,團體30人起,可以打八折優(yōu)惠。要求學生利用假日到荷花世界實地了解情況,然后提出問題。學生了解情況后紛紛提出:究竟多少人起買團體票最合算?如果師生共40人入園游覽,如何買票最合算等,并嘗試計算。
通過實踐活動,學生開始認識到實際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問題,而運用數學知識又可以解決許多實際問題。這對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室把學生未知的數學規(guī)律、法則、事實等提前應用,展示數學知識非凡的魅力,創(chuàng)設新奇的懸念式情景,以誘發(fā)學生揭秘的問題意識,例如,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學一開始,我就讓一個學生任意出一個多位數,我一下子就判斷出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全班同學頓時驚奇得很,紛紛提出一些比較大的數來考我,都“攔”不住我。于是很多學生不約而同地問:“老師,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真厲害!”可見,懸念式情景很好地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及動口表述,在活動中使學生感悟、感知知識,不僅是學生學到知識,發(fā)展思維的一種方法,而且是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時,課前先讓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學具,并標上底和高。教學時先讓學生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圖形,再從中取下一個三角形,經過多次的拼與分,學生看到了圖形的轉化過程,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學生掌握了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轉化后,就再讓學生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系?高呢?面積呢?然后討論,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把實際操作中得到的,自己用數學語言說出來,看誰說得好。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拼拼、看看、想想、說說,嘗到了自己發(fā)現規(guī)律的樂趣,學生學得主動積極,生動活潑,學習興趣就能充分地激發(fā)出來。
多媒體電教手段的優(yōu)勢在于它能將聲音、形態(tài)、動作、色彩融為一體,活化教材,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中,我就先用軟件出示黃綠色的蜻蜓在飛,樹上飄下紅艷艷的楓葉。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美。然后再用動畫展現蜻蜓、楓葉對折的過程,這樣學生不但對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了求知欲。這樣適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就很容易的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處于愉快的氣氛中。
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就能點燃學生渴求知識的火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在豐富的學習生活中體驗成功的愉快,引導學生走上愛學的道路。愛學能促使學生會學,會學又進一步促使了愛學、會學的學生最能體驗到學習生活的愉快。在和諧愉悅的教學中,師生一同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教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