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華夏中等專業(yè)學校 范紅玲
第一,我校成立于1991年,是以招收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肢體障礙三障合一的中等專業(yè)學校。學校圖書使用率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為特殊教育教學提供適合其特點和需要的教材、書籍嚴重匱乏。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適合殘疾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能滿足他們求知欲和豐富他們知識面的書籍少之又少。簡單的管理思維讓學校圖書館維系著一借一還,等人上門借書,等人上門還書的局面。制約了教師和殘疾學生的需求。
第二,不注重宣傳,殘疾學生中以聾生最為突出,我校的殘疾學生聾生占到70%以上,因為聽力喪失,他們的詞匯量普遍較少,語言交流環(huán)境空白,導致理解和學習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困難。他們沒有到學校圖書館借書看書的意識。因此,在如何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適合他們的圖書上有些不知所措,如果再沒有老師和圖書管理員以欣賞的眼光去捕捉他們的潛力,積極有效的引導和激勵他們,很難讓聾生主動走進圖書館。
第三,學校圖書館受館舍面積的影響,沒有無障礙化設施,室內(nèi)空間擁擠狹小,設備設施陳舊且不完善,嚴重制約著學校圖書管理的提高,也影響著圖書館的發(fā)展。
20世紀90年代,殘疾人教育就已經(jīng)納入國家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殘疾人特殊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非常快,僅僅利用課堂上的時間遠遠不夠,因此,圖書館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獲取知識的另一渠道。特殊教育學校是以培養(yǎng)殘疾人教育為主,專業(yè)設置與其他普通學校不同,具有其特殊性。他們或聽不到美妙的聲音或看不到優(yōu)雅的文字。學校的辦學特色是通過特殊學科、專業(yè)形成的。圖書館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對學校特殊人群特色專業(yè)的書籍進行收藏、建設。使自己的圖書館更科學、更理性,形成自己獨特的館藏風格。使圖書館向個性化發(fā)展,為廣大教師和殘疾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特殊的服務。筆者從兩方面闡述。
第一,提高學校圖書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對于提高學校圖書的利用,提升殘疾學生的讀書熱情,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殊教育學校的殘疾學生讀者對信息的需求有其特殊的要求,對信息的利用方式有很大的差別。針對學校殘疾學生的特殊性,圖書館要收藏與之相關的圖書。例如,特殊教育概論;特殊心理健康教育;言語與語言訓練;溝通技巧;社會適應訓練等等;殘疾人政策法規(guī)以及與特殊教育相關的教材和相應的工具書、參考書、館內(nèi)訂購和專家學者、老師的推薦及代購都是收藏的重點,從而體現(xiàn)館藏特色。
第二,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讀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生理、心理及客觀存在的封閉性、間接性、同類性的特點,造成他們知識面狹窄,自卑感強,不能正常通過語言和文字獲取外部信息,導致他們對知識、信息的接受的渠道較少,作為學校的圖書管理工作者不僅要有愛心、耐心、細心,而且在服務上要適應他們多樣性的特殊需求。一是張貼一些介紹新書好書的宣傳海報,讓殘疾學生在選擇圖書上更便利更有針對性,熱情地為他們介紹好書,觀察他們讀書時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為他們提供最周到的服務,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吸引殘疾學生走進學校圖書館;二是文獻信息要數(shù)字化,盲生讀者普通讀物他們看不見,必須把普通讀物轉化為有聲讀物才能滿足盲生讀者的需求;三是聾生讀者接受信息時對圖像資料明顯高于對文字資料的興趣,充分考慮聾生對音頻、視頻信息的特殊需求,加大多媒體的應用,使靜態(tài)變動態(tài),使抽象變具體;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四是館舍建設要實現(xiàn)無障礙化,保證盲生和肢殘學生暢行無阻。
一個優(yōu)秀的圖書管理員,首先要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圍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緊密結合各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的要求,要加大圖書資料等建設力度,不斷豐富和增加學校圖書館的藏書,為教師和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技術手段,加強學校網(wǎng)站和網(wǎng)絡教學資源建設,加大電子圖書和電子閱覽室建設力度。
特殊教育學校圖書館的圖書配置與采購應該有其自身的特點,有別于普通學校,仔細分析研究特殊教育的需要,配備琳瑯滿目的書架和涵蓋各個知識層面的學生感興趣的讀物是吸引他們讀書和提高圖書利用率的前提。學校圖書館是學生的第二課堂,不應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業(yè)方面。還可以讓學生擴充知識,輔助學生利用圖書館提高課外閱讀和自學能力。尤其聾生因先天或后天的失聰,導致了心理障礙的產(chǎn)生,而長期在特教學校這個殘疾人群體中學習、生活,缺乏與外界勾通和認知的能力,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知識的單一性,導致了聾生人生目標不明確、社會責任感不明確等等。因此我們要從多角度、多渠道尋找突破口,有針對性地為低年級聾生多備一些簡單易懂又包含人生哲理的書籍,選擇適合聾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智力的提高和學業(yè)進步的書籍充實學校的圖書館,多備一些趣味性的寓教于樂類的書籍,對于高年級的聾生,他們將面臨走入社會后的生存和發(fā)展,我們要為他們備一些技能類的書籍,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多備一些能及時提供各種文化娛樂和社會信息的報刊雜志,使他們能夠盡量及時地貼近社會了解社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繼而產(chǎn)生強烈的責任感。對于盲人學生,要滿足他們學習盲文的需求,盲生除能觸摸盲文外,還能通過有聲語言獲取信息。因他們所學專業(yè),應收藏些醫(yī)學類書籍。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有了電子書籍,有了多媒體,圖書館應購進這方面的設備及書籍,設盲文書庫,改善盲人學生的需求,使圖書館資源能夠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同時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綜上所述,提高學校圖書館圖書的利用率,不單單是如何讓學校圖書發(fā)揮更大作用的問題,更是讓殘疾學生通過讀書獲得完美人格學到豐富知識掌握各項技能的問題。學校圖書的管理應該在不斷思考、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中讓殘疾學生在書的海洋里茁壯成長,使他們憑借知識和能力,實現(xiàn)人生價值。 二十一世紀,全球步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新性能力的新型人才,而這也將成為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