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芳
(溫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高職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一種形式,為了適應我國高技能人才緊缺的國情,教育部結合國際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總趨勢提出一個新的教育體系。相關培養(yǎng)院校在培養(yǎng)此類人才時應格外注意高職本科生與高職專科生、普通本科生之間的各類差異,積極調整教學計劃,充分調動并利用自身院校與聯(lián)合培養(yǎng)院校的教學資源,培養(yǎng)專業(yè)性技術人才。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于2015年被浙江省教育廳列為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職教育(簡稱四年制高職)人才培養(yǎng)試點院校,與溫州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四年制高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生產線應用技術)和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yè)人才,至今培養(yǎng)高職本科人才已兩年,發(fā)展情況良好,學生反饋較佳。
作為介于高職??粕c普通本科生之間的特殊學生群體,高職本科生的英語課程教學目標應科學地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和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際英語課堂上調整并不斷實踐,建立符合培養(yǎng)院校標準的高職本科英語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我國已有少數學者關注到高職本科英語課程教學,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如將ESP應用于高職本科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1],高職本科英語實施分級教學的實踐[2]等。本文以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和2016級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為例,分析高職本科“實用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不斷提高高職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3](以下簡稱《高職高專要求》)中闡明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主要側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相較而言,《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4](以下簡稱《大學要求》)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說明大學英語對學生所要達到的能力要求更高。高職本科“實用英語”課程不應盲從,應結合實際情況,參考《高職高專要求》 《大學要求》,制定課程標準?,F(xiàn)階段,學院“實用英語”課程教學方面,學生、教材和課堂均存在一些問題。
學院本科的生源主要是三校生,即技校、中?;蚵毟叩膶W生。據了解,三校生通過高考能順利進入本科院校學習的概率并不高,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和機械工程專業(yè)的高考生本科率大約浮動在5%~7%,能順利進入學院的高職本科生一般學習較認真,技能也較突出。
學院2015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是學習過一年“實用英語”課程的學生,而2016級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當時是沒有學習過“實用英語”課程的學生。結合一學期的教學整體情況看,學院本科生普遍英語底子較薄,但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較好。在聽、說方面,學生基本能聽懂簡短的對話且能朗讀英語文章,但發(fā)音有待加強;在閱讀方面,學生雖然不能很好地理解長難篇章,但對于簡單詞匯的文章,只要時間充足,他們能完全理解文章大意;在寫作方面,兩個年級的本科生寫作能力都很弱,有的學生甚至都不能正確審題,學生使用的詞匯、句式相對簡單,寫作能力相對較弱;在翻譯方面,日常生活用語翻譯技能基本達標,但多數翻譯會有邏輯和語法問題。
此外,學生掌握的詞匯尚未達到要求。由于進入高校前各學校任課教師的不同,學生所掌握的詞匯差異大。平均而言,高職本科生的詞匯量在1 000~1 500個左右,學生之間差異很大。對比《高職高專要求》中詞匯量2 500~3 400個的要求和《大學要求》中較低要求的4 795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可知,高職本科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達到教育部標準,授課教師也應意識到這一點。
學院本科“實用英語”課程現(xiàn)用教材為《高職國際英語》[5]。《高職國際英語》教材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與德國康乃馨出版集團合作出版,以教育部提出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為指導,強調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實用性、職業(yè)性特征,目的在于引進國外先進教學理念和經驗時使教材完美契合我國高職教學的目標和現(xiàn)狀?!陡呗殗H英語》從高職學生在生活和未來工作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具體情況出發(fā),緊緊圍繞各行各業(yè)對高職畢業(yè)生英語技能的要求進行選材,語料真實、地道,注重趣味性、話題適宜性,宜于課堂講授和拓展[6]。理論部分教學的結束并不意味著課程的結束[7],學生能將教材中的知識運用于課外,這樣的教材才是實用教材,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實用課堂。
雖然現(xiàn)階段使用《高職國際英語》教材,但學院高職本科“實用英語”課程使用本教材時又存在許多問題。一是語法點過于簡單。如第一冊Unit 1 People的語法點為名詞(Nouns),要點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即不可數名詞可數化及一些不規(guī)則的復數形式。此語法點過于簡單,沒必要單列一個單元來講解,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只需簡單復習,著重講解英語中常見的語法點,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等。二是本教材每單元共有兩個長度大體一致但難度相差很大的閱讀材料(A+B)。兩篇閱讀分為精讀課文和泛讀課文,以此兼顧語法搭配、閱讀速度及理解程度。三是翻譯部分內容及形式單一。第一冊中并無翻譯練習,而第二冊中有翻譯練習,但都是英譯中,要翻譯的句子是兩個閱讀部分中的原句,這種從無到有的形式不可取,而從易到難則較為可取,翻譯的內容是文中的知識點的考察,而不是文中原句的翻譯。四是聽力部分難易不一。雖說第一冊到第三冊,聽、說、讀、寫、譯的難度都會逐步增加,但學院2015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很難適應難度增加的聽力,而2016級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卻很快能聽懂教材中的聽力材料并完成練習。這說明初始難度過低,而增加的難度過大,學生無法適應這種變化。此外,本教材的詞匯量過少。高職本科大部分學生能直接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但本教材所列詞匯量過少,每個單元平均詞匯量為40~60個左右,且課文中很多生詞并未在生詞表中列出,這直接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本科生課外基本都要進行技能培訓,本教材詞匯量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加之課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學院2015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和2016級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實用英語”課程課堂氛圍差異明顯。學院2015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大一時,由于大學前英語學習內容與大學英語學習內容銜接不到位,導致學習動機不夠強烈,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效果也不明顯。學院2016級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對大學各類事物表現(xiàn)出極高的熱情和極大的興趣,課堂上非?;钴S,學習動機異常強烈,注意力高度集中,也有學生不時向教師透露出學習內容重復或難度不匹配、不銜接的信息?,F(xiàn)階段,學院本科“實用英語”課程教學形式為課堂授課,無其他輔助形式。高科技信息時代,手機和電腦占據了學生大部分時間,而課外學生并未充分利用這兩大資源。學院雖然擁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教室,但時常有教室的設備無法使用,或使用效果欠佳,導致有些教學活動無法開展或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高職高專要求》規(guī)定,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認知2 500(B級)~3 400(A級)個英語單詞[3]。2015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和2016級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實用英語”課程一學期課時為32~34學時,開課四個學期,共128~136學時,而這遠遠不能達到《高職高專要求》的規(guī)定。課時偏少會讓學生不重視該課程,甚至認為考試不掛科即可,這種消極的課堂態(tài)度會嚴重影響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
針對學院本科“實用英語”課程學生、教材和課堂存在的問題,從院系層面和教師層面提出相應的建議,希翼學院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培養(yǎng)目標,不斷完善高職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方案。
(1)銜接性。高職本科英語課堂教學需要考慮學生由高中到大學知識內容的銜接。學院人文傳播系公共外語教研室組建一支小型高職本科英語教學團隊,由富有經驗的教師作為督導,溫州大學英語專家作為顧問。每個學期開學前教學團隊需要開展幾次教研活動,對上一學期高職本科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并對新學期學生的英語水平做出預估,由此調整培養(yǎng)方案和授課計劃。在學生軍訓期間對高職本科生的英語水平進行統(tǒng)一測試,并請授課教師和教學團隊對考試結果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分析,把握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平均水平,盡快調整授課計劃。此外,暑期可派教學團隊成員前往近幾年主要生源學校,與一線教師面對面交流,完成知識的銜接工作。開學前,教學團隊可根據相關信息合力編撰銜接教材,或在網上甄選一些教材,以做好知識學習的銜接工作。
開學初期(軍訓期間),學院應組織一系列通識教育講座,其中一場為“英語的教和學”,讓高職本科生意識到與高職??粕⑵胀ū究粕牟煌?,初期就能有一個準確的自我定位,大學期間能制定精準的學習目標和現(xiàn)實的學習計劃。這樣既有利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又能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學生自身能完成“實用英語”課程的心理銜接。
就本質而言,高職本科英語課堂異于高職??朴⒄Z課堂和大學英語課堂。相較于高職??朴⒄Z課堂,高職本科英語課堂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更高;相較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師應意識到學生入學時的水平,高職本科英語課堂初期需要降低難度,慢慢過渡到大學英語課程要求的較低標準,然后逐步過渡到較高標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達到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標準的要求,對于計劃深造的學生而言,后期英語的準備過程也相對省時省力。
(2)層級性。人們習得語言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獲得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可用“i+1”表示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其中i表示學生現(xiàn)有水平,1表示比現(xiàn)有水平的語言知識略高一點,是學習者經過一番努力可掌握的知識。學習過程中,i的水平不斷提高,學生所學知識內容難度也要不斷隨之增加,因而教師應注意到知識內容的層級性。此外,學生的能力水平也有層級性,在課程教學中可采用分層教學方法。[8]
高職本科生英語水平呈現(xiàn)出很大差異。我國已有許多高校英語教學實行分層教學,即將學生分成ABC等級班,分能力教學,因材施教。有些高校還開設了各種英語選修課,以供不同需求的學習者學習英語。學院可在高職本科生英語課程中開展分層教學。此外,每個學期過后,學院應參考學生期末考試卷面成績,重新規(guī)劃班級。對于英語成績較差的班級可多上一點趣味性內容,摻雜一些詞匯和知識,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
(1)翻轉性。翻轉性是指高職本科英語教師利用翻轉課堂促進英語教學。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學生可利用互聯(lián)網時代的先進科技,通過互聯(lián)網、手機等多渠道獲取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資源?!胺D課堂”中教師的角色類似于旁觀者或助手,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也可推薦學生獲取有用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興趣所在。如教學團隊可建立和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按聽、說、讀、寫、譯等模塊定期推送資源,以供學生課外學習;在詞匯方面,教師可推薦軟件,如滬江開心詞場,督促學生組隊、師生組隊記憶單詞。這不但有益于學生的學習,且能調和師生關系,促進課堂教學良性進行。
(2)行業(yè)性。為了提高學生對“實用英語”課程的重視,教師要重視教材的選擇,應將“能兼顧英語的學習,同時又與專業(yè)相關,促進專業(yè)學習”作為標準。此外,課外可播放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英語紀錄片或電影,以視覺形式更好地呈現(xiàn)英語與行業(yè)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生對專業(yè)和英語的重視程度。如何結合各行業(yè)進行英語教學不僅是高職本科“實用英語”課程應考慮的問題,且是高校英語教學的大勢所趨,也是提高英語教師能力水平的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在行業(yè)英語方面的能力,必須將英語知識與行業(yè)知識融合起來。
相關培養(yǎng)院校應對高職本科生這個特殊群體給予特別關注,在教學方面不斷探索與實踐,才能尋找到適合高職本科生的教學環(huán)境,最終不斷提高高職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質量。
[1] 蔡雙霜.ESP應用于高職本科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6):35-37.
[2] 邱野.高職本科英語實施分級教學的實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29):48-5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高職國際英語[M].張月祥,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6] 閆文靜. 《高職國際英語》教材分析報告[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3):94.
[7] 王細嬌.在高職行業(yè)英語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以建筑行業(yè)英語為例[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95.
[8] 李炯英,戴秀珍.從i+1理論談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語言輸入[J].山東外語教學,20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