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蘭
(遵義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文化與教育】
情境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趙 蘭
(遵義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往往采用傳統的詞匯教學方法,即以教授發(fā)音為始,詞義次之,而后用法,最后背誦的基本教授流程,但這樣的傳統教學方式收效甚微。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去認識、學習并運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將具體論述情境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情境教學法;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借助語言、音樂或圖像等創(chuàng)建一種具體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該情境去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方法將學生融入于生動形象的場景當中,啟發(fā)其思維,發(fā)展其想象,自然地學習情境當中所涉及的新事物,是英語語言學習課堂中教師們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1]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情境教學法越來越多地被英語教師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在40或45分鐘的課時中,教師往往在前3~10分鐘來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也就是所謂的“導入”部分,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就英語學習的技能方面來說,情境教學法還被廣泛應用于英語視聽說課程,即通過圖片、文字、錄像等豐富的教學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能力。但就英語課程中的詞匯學習部分來說,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較少。
詞匯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貫穿于語言學習的整個過程當中,影響著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輸入和輸出。[2]因此,對英語語言學習者來說,如何學習詞匯相當重要。而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也都非常重視英語詞匯學習。在方法上,教師細致地講授詞匯的詞義、用法,學生購買大量書籍死記硬背,這些方法收效甚微,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師方面:兩個極端
在大學英語四級過級率的壓力下,英語教師根據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常常采用兩種詞匯教學方法:傳統講授法與在閱讀中學習詞匯的方法。傳統講授法,是一種教師在課堂中集中處理詞匯的方法,其具體教學步驟為:發(fā)音—拼寫—詞性—詞義—語法搭配,這樣的方法使詞匯相對獨立起來,脫離了具體語境,導致課堂缺乏趣味性,且忽略了詞匯本身所蘊含的文化知識。[3]另一種是在閱讀中學習詞匯的方法,教師往往直接忽略對詞匯的講解,直接尋求在語篇的閱讀與理解當中掌握詞匯知識點,其恰恰又導致了學生對詞匯的有限理解,甚至完全陌生。
(二)學生方面:一種方法
大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方法通常只有一種:死記硬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單詞的拼寫和詞義,完全忽略詞匯蘊含的文化知識,使英語語言的學習只停留在表面;而在學習過后,往往不把單詞有效運用到實際情境中,只注重重復的背誦、拼寫,效果不佳。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學習詞匯的用法、文化底蘊等。筆者以《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一單元New life, new beginning為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自我教學實踐,將實施措施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詞匯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導入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有趣的情境創(chuàng)設,則是導入的一種。[4]在設置情境時,可采用錄像、圖片、歌曲等手段營造出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聯想起與主題相關的一些已經學過的簡單詞匯。如在本單元的詞匯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放映一段關于大學生活的英文錄像,從而創(chuàng)設出剛剛進入大學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而使其聯想起一些簡單詞匯,如“dormitory”“homesick”“campus”等。
(二)創(chuàng)設情境,熟悉詞匯發(fā)音拼寫與詞義
教師將本單元需要掌握的重點詞匯歸納成不同的類別,分別設置不同的情境(運用圖片、歌曲等)使學生接觸并開始熟悉這些詞匯,這樣的設置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新單詞,還可以促使他們將情境與詞匯結合記憶,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以本單元中需要掌握的重點詞匯為例(dorm, concern, bunk, homesickness, hurdle, isolation, etc.),教師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類,另一類是情感類,所要創(chuàng)設的場景分別為:宿舍直觀圖和采訪。宿舍直觀圖(dorm, top / bottom bunk, etc.)可以讓學生了解相應詞義,加深印象;而在采訪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教師可先提供新詞匯(concern, homesickness, etc.)在PPT上供學生選擇,而后充當采訪者的角色詢問學生初上大學的感受,這樣的設計不僅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使他們愉快地認識并使用新單詞。
(三)創(chuàng)設情境,進一步學習詞匯用法及文化
合理的利用閱讀材料中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根據上下文進一步理解詞匯的含義、用法以及拓展相關文化知識。[5]如在本單元的精讀課文College dorm life中,句子“You are certainly not alone ,chances are that every other freshman in the dorms will have the same fears and concerns”中,重點詞匯為freshman, dorm, concerns。教師可以由freshman(大一新生)引申出sophomore(大二學生)等詞匯及文化知識點:英美教育體制與中國教育體制的比較,或者英國的gap year(間隔年)等。
(四)創(chuàng)設情境,應用詞匯,鞏固學習效果
任何詞匯的學習都需要在一個具體的交際情境當中運用,從而達到鞏固學習的效果。[6]鞏固學習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習題和演講。一般來說,大學英語教材中都會有關于詞匯的練習題,如《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第一冊課后的選詞填空題、同義替換和翻譯題,它促使學生將詞匯運用到各不相同的情境當中,鞏固了詞匯學習效果。而演講是一種更加具有個人感情色彩的情境設計,詞匯學習過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三分鐘左右的題為My new life in college的演講,演講中盡可能的包含所學詞匯。學生在準備演講時,再一次在實際情境當中運用了詞匯,并增添了個人理解,達到了真正掌握詞匯的目的。
任何教學法在運用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情境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也是如此。筆者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三個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從教學內容上看,情境教學法不適用于重點詞匯過多的教學內容。詞匯過多,會使得需要創(chuàng)設的情境增加,學生在過多的情境當中學習會產生疲勞、懈怠。其次,從學習者的角度看,情境教學法不適用于人數過多的班級。人數過多容易導致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不能控制課時進度,從而影響教學進程和教學效果;人數過多也意味著學習者的水平有差異,如果差異過大,教師無法保障每一位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情境中去。最后,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情境教學法不適用于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的話題,如與詞匯相關的話題過于晦澀難懂,會增加情境創(chuàng)設的難度,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其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實現。
詞匯學習是大學英語學習當中的重中之重,情境教學法盡管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增強詞匯學習的趣味性、啟發(fā)性,還可以讓學生真實而有效地掌握和運用詞匯。
[1]徐楊.情境教學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海外英語,2011,(8x):160-161.
[2]張莉.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分析[J].科技資訊,2010,(2):167.
[3]南華,黃敏.地方性工科院校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68-170.
[4]陳莉蘋.導入: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92-93.
[5]李巖.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英語詞匯教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1,(10):163-164.
[6]徐小飛.情境助教,優(yōu)化詞匯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4):128.
【責任編輯:周 丹】
H319.3
A
1673-7725(2017)07-0144-03
2017-05-10
趙蘭(1989-),女,貴州遵義人,助教,主要從事二語習得、外語測試、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