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基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402167)
論寫實油畫的當代價值
張強基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402167)
油畫在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的中國,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藝術家的視角發(fā)生了轉變,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也更廣泛。當代藝術中的寫實油畫,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轉變,其社會價值也在發(fā)生變化。本文由寫實主義的歷史脈絡,到傳入中國,以及在中國的發(fā)展狀況為線索,結合寫實油畫在當代藝術沖擊下的生存狀態(tài),主要探討寫實油畫在當代中國的藝術價值。通過對個別代表性藝術家的介紹,試圖剖析寫實油畫在當代社會中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變。再結合對當今藝術市場的分析,來詮釋寫實油畫在當今的市場價值。
寫實主義;寫實油畫;當代藝術;當代價值
辛亥革命后,一批國內(nèi)的藝術學子,李鐵夫和周湘等人,為了學習西方的美術,先后出國。徐悲鴻也是在這一時期到了歐洲留學,同時還有林風眠、潘玉良、吳作人等人,劉海粟也相應的到歐洲考察。這批人回國之后,開始從事了中國的美術教育,并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寫實功底扎實的美術人才。寫實主義畫風和現(xiàn)實主義的主張也從體制上得到了確認,成為了當代中國美術教育和創(chuàng)作的主導。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藝術學子在西方的學習是拘謹和茫然的。而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中國的藝術家相對于之前視野更加的開闊,有了更全面的研究西方繪畫史的條件,能夠更深入的感受到西方大師的卓越技術。但是進入了90年代以后,寫實繪畫卻受到了質(zhì)疑。一些藝術家開始追求前衛(wèi),并把寫實繪畫看作為落后的繪畫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寫實主義的地位被動搖,陷入了窘境。甚至有了寫實繪畫即將死亡的言論。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卻與許多人預期的相反。在受到一次次新觀念的沖擊之后,寫實主義不但沒有沒落,反而發(fā)展的更好。當代的一些先鋒藝術魚龍混雜,花樣翻新,但是從未取代過寫實主義。寫實繪畫的輝煌已經(jīng)延續(xù)了幾個世紀,顯然這種輝煌的存在是有他的道理的,是被人們廣泛需要的。在社會轉型和人文價值觀重構的當代背景中,中國的寫實主義正在不斷向深層次和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中國當代的寫實主義目前從風格和技法上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幾類:新寫實主義、超寫實主義、后現(xiàn)代式的寫實主義和以寫意性和表現(xiàn)性為特征的寫實主義。
新寫實主義又被稱為新古典主義,代表人物有艾軒、楊飛云、王沂東、陳逸飛、徐芒耀等人。他們多來自學院派而且寫實功底非常扎實,畫面格調(diào)與選材很注重當代性,已經(jīng)沒有像早期的寫實畫家那樣去畫一些歷史題材,而且寫實技術在逐步提高,畫面制作的也越來越精到。并且在個人的繪畫風格與技術上也有著明顯的不同。2005年,艾軒、楊飛云、陳逸飛、王沂東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國寫實畫派”,以群體方式宣告當代寫實主義新勢力的走強。艾軒說:“中國現(xiàn)在最高水準的寫實主義繪畫絕對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水平也最高”。
超寫實主義是寫實主義的一個分支,以冷軍和石沖為代表人物,在當今畫壇可謂獨領風騷。超寫實作品注重技法、材料和構思,把寫實做到極致,以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逼真效果。其實很多寫實主義者也具有超寫實情愫,如早期的羅中立的《父親》和徐芒耀的《我的夢》。超寫實往往從極端細膩的畫面中營造出獨特的形態(tài)氣質(zhì)和情緒,以達到一種象征的隱喻的抽象性。
后現(xiàn)代式的寫實主義的代表畫家有劉小東、忻東旺、張曉剛和方力鈞、岳敏君等人。他們對當代后現(xiàn)代語境嘗試各種新的感覺和視覺探索,顛覆了崇高、理性、唯美、和諧的古典主義精神,把人們?nèi)粘2魂P注的甚至是無聊的事物提升為藝術。對于這種形式來說,不光要有很好的技術,更重要的是畫面所呈現(xiàn)出的個性因素。
寫意性和表現(xiàn)性的寫實主義淡化了傳統(tǒng)的寫實主義在技術上對主體個性情感的束縛,追求相對自由和個性的表現(xiàn)方式。當然,技術和畫面的制作也是不能拋開的。寫意性的寫實主義的盛行是90年代之后中國油畫的一大特色,從事者非常多,代表人物有何多苓、毛焰。
在文藝復興早期,比例,立體,空間以及解剖學等知識圍繞透視學這根主軸變成繪畫的根本看法和方法論,有了它,寫實油畫才能取得了讓人稱贊的碩果。但是,從上個世紀初,這種視覺方法論卻已經(jīng)盛不住畫家們的藝術沖動了。文革之后的二十多年來,美術界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熱切的期待和贊美新事物的習慣,每當冒出一個新東西都被看作進步的象征。如果隔幾天沒出現(xiàn),就想方設法的制造。這樣做除了不容易讓人忘了我們是創(chuàng)造“拔苗助長”這句成語的名族外,順便還落下了這么個毛?。盒碌木褪乾F(xiàn)代的,現(xiàn)代的就是好的,眼睛盯著創(chuàng)新二字,急切的等待與眾不同的事情發(fā)生,于是古典不如現(xiàn)代,架上繪畫不如裝置,裝置不如行為藝術這樣的邏輯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2011年的保利春拍會上,尚揚的《黃河船夫》以3162.5萬元成交,陳丹青的《進城》以2300萬元成交。隨后中國嘉德上,陳逸飛的《山地風》更是拍出了8165萬元,刷新了中國油畫拍賣的記錄。這些畫都是寫實油畫,讓人感覺寫實又重新受到了青睞。而實際上,如果仔細留意的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寫實油畫一直都賣的很貴。只是因為前幾年當代藝術的火爆,蓋過了寫實油畫的風頭。現(xiàn)在人們又重新把目光拉回來,覺得寫實又重新受到了重視,實際它一直都很受重視。比如艾軒、陳逸飛、王沂東,以及后來比較突出的劉小東等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在市場上一直都是炙手可熱,大部分單幅價格都是超過百萬元的。
從整體上看,所謂的當代藝術真的很火爆,但是在龐大的中國人民群眾中,寫實繪畫有更主流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包括很多喜歡寫實的收藏家,會認為藝術要有技術含量,很多當代藝術有反技術的概念,這就讓藏家覺得門檻太低。
在中國,油畫從普及的畫理到精湛的藝術形式之間有漫長的路程,任何環(huán)節(jié)的缺失都將使看上去簡單實則艱巨的努力大打折扣。從1985年起,在新思潮席卷美術界的時候,寫實油畫殘存在風暴邊緣寂寞而緩慢的生長,當中心地帶風起云涌了將近20年之后,放眼望去,里面除了風云,依然別無長物。再看風云的周遭,寫實油畫已經(jīng)悄然茁壯了,這門在原產(chǎn)地日漸枯竭的藝術形式已經(jīng)溶解在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中。寫實油畫的穩(wěn)健發(fā)展,無意中給當代藝術提示了一條必經(jīng)的道路,若要掌握一種藝術形式,必定要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寫實油畫讓我們看到中國造型藝術的寫實藝術學派正日趨成熟。在當代藝術的潮流里,寫實主義油畫從未褪色,并且不斷的在傳統(tǒng)領域之外擴散、進化,為中國的藝術平添了不同凡響的光彩。
[1](法)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論美術和美術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2]奧古斯特?羅丹口述,葛賽爾著.《羅丹藝術論》.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時間不詳.
[3](美)斯佩克特著,高建平 譯.《佛洛伊德的美學》.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4]余丁著.《世紀末的回聲一新古典風藝術》,吉林美術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5]郭北平著.《當代油畫史 名家經(jīng)典作品集一郭北平卷》,人文藝術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