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斯 喬 佳 李應偉
防災科技學院
基于新時期背景下改革創(chuàng)新高校游泳課教學方法和模式
陳 斯 喬 佳 李應偉
防災科技學院
新時期的到來,使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不斷提高,在滿足了最基本的溫飽需求后,全民健身的觀念深入人心。游泳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達到一定的瘦身美體效果。因此,為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各從事高校體育運動教學的工作者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分組教學法和自學新知法的作用,創(chuàng)建高效性的游泳教學課堂。
新時期背景;高校游泳課;教學方法;模式
隨著我國《全民健身計劃[1-2]》等健身政策的不斷推行,越來越多的群眾都積極投入到游泳健身的計劃當中。為能夠進一步推動一系列健身政策貫徹落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使得游泳文化得以發(fā)揚光大,我國教育界逐漸在各高校中開展游泳健身教學活動。本文就基于新時期背景下改革創(chuàng)新高校游泳課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探討,現(xiàn)總結如下。
1.1 游泳運動的特點
游泳是一項在水上靠自力漂浮,憑借自身肢體的運動在水中不斷前進的技能。從分類的角度來看,游泳運動主要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所謂競技游泳就是指奧林匹克運動中的第二大項目,主要包括了蝶泳、蛙泳、仰泳以及花樣游泳和自由泳等多種姿勢的競速項目。而實用游泳則主要是指人類日常生活當中一項最為基本且十分重要的生存技能。從游泳運動的發(fā)展過程來看,首先,其具備了歷史悠久、健形美體以及強化體質和減肥瘦身等多項基本特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堅強的意志,因此,相對來說,游泳運動在各大高校中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其次,游泳運動還具備了一定的人際社交特點與作用,除了有效鍛煉人體神經(jīng)的靈敏度以及進一步強化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功能和肺活量之外,各高校學生還能在學習或進行游泳運動的過程中增進同學和師生之間的情誼。由此可見,游泳運動是一項綜合運動價值較高的運動項目,在各高校中開始游泳課堂很有必要。
1.2 高校游泳運動教學現(xiàn)狀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各高校在游泳教學過程中幾乎都把實戰(zhàn)訓練當作教學重心,而將理論教學這一重點教學內容“晾在一邊[3]”。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耐心,就直接讓學生在水里自由發(fā)揮即可,導致學生能夠學到的實用性游泳知識少之又少。與此同時,在傳統(tǒng)性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所使用的游泳教學方式往往較落后,使得學生對該項運動的運動原理、相關健身知識等掌握得甚少。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依舊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中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難以體驗到游泳課程的魅力和樂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對游泳這一運動項目的學習興趣。
2.1 充分發(fā)揮分組教學法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取“一鍋燉”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會造成“亂成一鍋粥”的混亂局面,并且還會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而分組教學法的出現(xiàn)和運用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作為有效提高高校游泳課堂教學效率的良好措施之一,分組教學法旨在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分組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維護好課堂秩序,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各學習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使其能夠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達到進一步提升游泳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仰泳”這一競速項目時,筆者首先帶領所有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該項目相關的知識點以及各項注意事項,而后將本班級的30名學生隨機分為6個學習小組,并分別從各小組中挑選出一名綜合學習技能較好的學生任命為組長,要求其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查漏補缺”和輔助訓練,同時說明會在下課前舉行一場小型的仰泳競賽。學生們一聽要與其他各組競賽,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進行學習和訓練。在此過程中,各組長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帶頭作用,認真指導組員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實戰(zhàn)訓練。
2.2 充分發(fā)揮自學新知法的作用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4]”這句至理名言就特別強調和突出了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確實如此,不管是哪一階段的學習或者是學習任何事物,如果學習者較為缺乏學習自覺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還不想辦法去做針對性的提高,那么教授者就算是對其費一百萬分的心思和功夫也只是徒勞無功,竹籃打水一場空。尤其是在高校游泳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干脆直接讓學生自由活動,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導致其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完全對學生不管不顧,而是應適時地予以指導和鼓勵,使其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技能。
教師予以學生應有的尊重是自學新知法的關鍵和基礎所在。因此,各高校游泳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斷為其制造自主學習的良機。例如,在教學“自由泳”這一項目時,筆者根據(jù)這一項目的特性以及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學習能力、個性等)設計了相應的自學新知環(huán)節(jié)。
筆者:“同學們,嚴格來講,自由泳并不是一種游泳姿勢,它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說大家可以自由發(fā)揮。接下來大家先自行創(chuàng)新設計和練習具有個人特色的泳姿,稍后進行小組特色自由泳競賽。”待筆者話音剛落,各小組間的討論就炸開了鍋,有的小組想要結合所有已經(jīng)學過的游泳姿勢,有的小組則想要模仿動物設計新的泳姿……在最后的特色自由泳比賽中,學生們的姿態(tài)可以說是千奇百怪,十分有趣。這不僅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教學課堂,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無形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體育教育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育界應擺正體育項目尤其是游泳這一運動項目在教學中的位置,不斷重視對學生游泳技能的培養(yǎng),以不斷強化其身體素質。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夠更好地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出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1]易述鮮.新時期背景下改革創(chuàng)新高校游泳課教學方法和模式[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8):87-88.
[2]王彬.改革創(chuàng)新高校游泳課教學方法和模式[J].亞太教育,2016,(24):73.
[3]康鸞.改革創(chuàng)新高校游泳課教學方法和模式[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6):107-108.
[4]蓋麗靜,喬凌華.論述普通高校游泳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9):369.
署名:防災科技學院第八批重點建設課程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