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恒 喬 佳 陳 斯
防災科技學院
淺析促進高校瑜伽教學和形體訓練結合的策略
李睿恒 喬 佳 陳 斯
防災科技學院
隨著當今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各所高校中已經(jīng)設立有瑜伽課程,其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技能技術等方面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本文針對各所高校的瑜伽教學融入形體訓練,并且根據(jù)以下策略開展工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瑜伽的積極性,讓自身氣質、形體的優(yōu)良性得以保持。
瑜伽;形體;高校;策略
瑜伽的起源來自印度,從梵文音譯而來,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fā)揮潛能的體系,而隨著如今時代的變化、發(fā)展迅速,目前,該項運動在全球已將廣泛傳播。另外,還由于現(xiàn)在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改變、制度完善,使其主要是以社會發(fā)展的具體形式作為教學依據(jù),這樣,既能讓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增添項目,并且,還符合教育改革[1]。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讓高校瑜伽瑜伽教學中融入形體訓練,既能夠使學生的鍛煉能力有效提升,同時,還能夠通過融合練習者的精神、肉體,實現(xiàn)教學目的?;诖耍诟咝sw育教育中開展瑜伽教學結合形體訓練,從而使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的發(fā)展均能夠具有較好的效果,從而使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瑜伽教學結合形體訓練的目的得以實現(xiàn)。
舞蹈一直以來都是一門藝術,而一個好的舞者也離不開身體的基礎訓練(形體訓練),因此,這也就說明了該項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校教學中,形體訓練的動作多是踢腿、壓腿這種,這并不能使學生的身體韌性得到一個很好的訓練。而隨著如今的時代不斷發(fā)展,那么,在形體訓練教學中也融入了新的元素。形體訓練對于學生而言,不僅能夠增強自身的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并且對于身體的柔韌性鍛煉具有極好的效果,從而讓身體的靈活性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更好的協(xié)作配合肢體間的各部分,進而讓舞者的創(chuàng)造力更加豐富,讓肢體藝術創(chuàng)造更具空間感[2]。
形體訓練來源于芭蕾,而形體芭蕾的訓練又是以健身為主,因此,與專業(yè)的芭蕾是具有較大的差別的,其主要是以健身為目的,各方面的要求并不具備規(guī)范性、嚴格性。同時,該訓練能夠讓練習者的生活中融入芭蕾的優(yōu)雅內涵,以及塑造優(yōu)美的姿態(tài)。形體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既能夠消耗身體其余脂肪、矯正自己的形態(tài),讓身姿能夠變得優(yōu)美、修長,而且,還易于大眾接受,鍛煉耐力、柔韌性。因此,在高校教學中,應該將該項運動與瑜伽教學相互結合,使教學出現(xiàn)更具有寓意性。
瑜伽對訓練者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身體具有柔韌性、靈活性、平衡性、控制性等,并且也需要其具備有堅韌的意志力。但是,以上所說,對于如今的大學生而言,都是極為缺乏的,從而導致學生在該門課程的學習中極難駕馭,無法快速適應這樣的運動方式,進而致使其學習瑜伽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程度的抨擊。例如,瑜伽的最基本坐姿(善坐),該動作的就坐要領是將右腳放置在大腿上,將左腳至于右大腿根部,保持背部保持,但是,這一個坐姿是目前大部分的學生無法做到,歸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長時間不運動,導致身體的腿部韌性較差[3]。因此,為了使瑜伽教學效率能夠更好的提高,開展形體訓練是極為重要的。瑜伽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學生在進行瑜伽的學習時,由于其韌性果過差,導致在學習中出現(xiàn)各種差錯,從而使自身的自信心收到打擊,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進而使瑜伽的教學質量受到威脅。因此,為將以上問題有效解決,本文必須要將形體訓練與瑜伽融合,使學生能夠明確學習該項運動的重要性。
1.掌握好基礎訓練內容
形體訓練內容主要是通過舞蹈進行的,而桿訓練則是每個學期必備的的學習內容,因此,對于初學的學生而言,教師在進行內容安排上應該從易到難,從而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保持。起先,形體訓練應該從身體素質基礎訓練開始,通過“地面”訓練至離開扶把開始,然后再進行平衡、轉體等身體素質形體訓練。
2.把桿訓練
各種站立、擦地、蹲、壓腿、擊打、踢腿身體彎曲、平衡、移重心、轉體、跳躍等均是把桿的主要訓練的內容,而且,也是瑜伽形體的基礎訓練內容。通過把桿,將動作分為慢與分解,并進行練習,這樣,既能將學生的身體姿態(tài)培養(yǎng)成規(guī)范化,并且,對于其腿部、力量、平衡能力和軀干部的柔韌性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效果,這樣,對于掌握技術細節(jié)具有促進作用,使動作概念正確建立。
3.“地面訓練”
坐、躺、臥等地面的各種聯(lián)系均是地面訓練,其中包括有:坐到吸腿、側臥旁吸腿、勾繃吸腿、仰臥吸腿等,以上這些練習,能夠對全身肌肉進行張力訓練。在瑜伽的形體訓練初期,教師可安排“地面”訓練,從而讓學生的肌肉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后變得更加修長,使肌肉向橫向發(fā)展、成塊發(fā)展的形態(tài)能夠得以避免。
4.舞姿組合訓練
芭蕾舞的基本舞姿一直以來都是舞姿組合所采用的主要訓練內容,例如阿拉貝斯、阿提丟、艾卡地等舞姿,其所表現(xiàn)的神態(tài)不同,可以從手臂位置的變化、配合上體彎曲、扭轉等方面看出。要想完美的藝術造型得以產(chǎn)生,那么必須要將上肢、下肢、軀干這四個部分進行協(xié)調、配合。由此可見,在瑜伽形體訓練中,舞姿組合的訓練是極為重要的[4]??蓪⒃撚柧氃阼べば误w訓練安排在中后期,這樣,學生在掌握了初期的內容后,兩者進行融合,才能更好的將瑜伽形體訓練的結果完全表現(xiàn)。
總而言之,瑜伽教學在現(xiàn)今的高校中仍是屬于一項較為嶄新的教學科目,同時,也是一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課程。瑜伽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自身素養(yǎng)有效提高,并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堅韌意志力。而形體訓練是瑜伽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學生的審美觀、道德情感進一步得到培養(yǎng)。所以,在瑜伽教學中融合形體訓練是一個極為正確的決定,能夠讓瑜伽教學的有效性提升,進而實現(xiàn)高校開展瑜伽教學的目的,讓高校向前更加邁進一步。
[1]戚靖苒,于輝.瑜伽健身術融入高校形體訓練教學的可能性分析[J].山西青年,2016(23):255.
[2]周大坤.高校瑜伽教學中融入形體訓練的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04):55.
[3]李雪巖.高校瑜伽教學與形體訓練的結合[J].青少年體育,2014 (10):42.
[4]翁艷.高校瑜伽教學中應怎樣開展形體訓練[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6(24):228.
署名:防災科技學院第六批重點建設課程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