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四海店鎮(zhèn)綏棱農(nóng)場學校 于桂玲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以“生活中的啟示”為主題的一篇精讀敘事散文。它真實的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領悟對比、借物喻人的寫法突出中心的作用,體會文章淺顯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教學,歷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層進分析能力,搞懂“抓重點”的閱讀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落花生與石榴、蘋果、桃在位置、外表、印象三方面的對比,理解父親與家人的話: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叭艘鲇杏玫娜耍灰鲋恢v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等。
重點、難點:
新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設定為:
重點: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難點: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币虼耍诮虒W中,我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采用“少講精讀,讀中感悟,方法學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的“點金術”,我采用“讀、思、議、說、悟”的方法組織教學
教學過程: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著名作家許地山先生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板書課題大家齊讀課題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1.現(xiàn)在我們就直奔重點,一起回到一家人談論花生的那個夜晚!現(xiàn)在咱們就是家庭成員了。想像當時的情景速度這段話,一會兒咱們分角色朗讀。
2.我是父親姐姐在哪?哥哥?我一家人興致勃勃談論起花生
3.同學們讀的太精彩了,沒想到普通的落花生竟有這么多的好處,但在這么多好處中有一樣最可貴,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從父親的話中尋找答案。
(出示句子)齊讀
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
枝頭?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
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4.分析細讀第10自然段,討論思考:父親拿什么與花生對比?
學生回答:(通過蘋果、桃子、石榴等)
出示圖片:爸爸拿這些漂亮的果實和普通的花生到底比什么呢?
你們看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長在樹上),讓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而花生呢? (矮矮地長在地上,直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她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默默等待人們去食用它。
你們認為那種果實更低調?用哪些成語可以形容這種低調呢?(默默無聞)
花生成熟了也不向人們炫耀他的成果,這叫什么?不圖虛名
這就是花生的最為可貴的品質讀:默默無聞 不圖虛名..
父親的這段話不是說桃子蘋果石榴不好,他們不僅有亮麗的外表對社會也很有好處。他這樣比較其實是在教育我們:即使沒有好看的外在,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像花生那樣不圖虛名,為社會默默奉獻的人。
10. 花生的這種精神實在是可敬可佩,讓我們帶著這份對花生的敬佩之心再來讀讀這段話?。R讀)
1.師:父親借花生來教育我們,做人要做什么樣的人。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出示句子
2.聰明的許地山理解父親的這份苦心:讀出有關的句子。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出示句子?
3.什么是“體面” 樣子好看?有氣派?
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么叫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對他人有好處的。
什么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 只講究外表好看,沒有實質作用的人。
4.在我們的生活中,像花生一樣的人很多,看似不體面,但是對社會很有用,誰能來說一說,我們的身邊哪些人很像花生,默默奉獻 不圖虛名的?
生:清潔工、送報人、我覺得老師是這樣默默奉獻的人。看看你們身后
師:謝謝你,我替在座的老師謝謝你!這會兒真的有點感動,同學們身后這些兢兢業(yè)業(yè)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的各位評委老師們,他們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留給別人的卻是金子般的奉獻果實。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們都對這個社會有用,我們做人就要做—— 生:有用的人
師:不要做—— 生: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老師也想起一個人,出事圖片
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許地山長大后成了一名作家取筆名就叫落華生,一輩子就像花生一樣不圖虛名,默默奉獻。到了生命德最后關頭,為了抗日戰(zhàn)爭奔波勞累而死,他曾說讀出來吧“我要做花生一樣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付出,為中華而奉獻?!?/p>
老師:說的多好,他把自己落花生的品質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這篇文章談論的是落花生,講的卻是做人的道理,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
回顧課文寫作順序:種花生和收花生雖然最為費時費力,可作者只用了一段話,而吃花生議花生呢?雖然只是一個晚上發(fā)生的事而作者居然用了十幾個自然段來介紹,這樣寫的目的是使文章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值得我們在今后的作文練習中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