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新博
(東北大學,沈陽 110000)
測量技術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研究
艾新博
(東北大學,沈陽 110000)
本文對土地權屬調查、界址點測量、地籍圖測繪以及宗地圖測繪工作進行技術設計,并闡述了測量技術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
測量技術;地籍調查;權屬調查;地籍測量
地籍調查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政策性、法律性和技術性都很強,工作量大,難度高,必須在充分準備,周密計劃,精心組織的基礎上進行。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提出任務,確定調查范圍,方法,經費,人員安排,時間和實施步驟[1]。
A.符合國家土地、房地產和城市規(guī)劃等有關法律的原則。B.實事求是的原則。調查時,在依法與現狀結合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歷史背景。C.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則。以科學的地籍制度為基礎,保證地籍的現勢性與系統(tǒng)性、可靠性與精確性、概括性與完整性。D.符合多用途的原則。以地塊(宗地)為單位進行地籍調查,調查前應收集有關測繪、地政、房地產產權產籍、規(guī)劃、建筑物報建等資料,采用空間上全覆蓋的調查方法,調查區(qū)域的每一塊土地,每一個宗地的情況都要調查清楚,包括:道路、橋梁、河流、水面、山地、農田等,地籍調查結果要做到圖形、數據、簿冊之間具有清晰的一一對應關系[2]。
建立并完善統(tǒng)一的城鎮(zhèn)土地調查和登記制度,并通過逐級建設數據庫、備案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tǒng),實現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構建全區(qū)國土資源管理參與經濟宏觀調控的科學基礎平臺,為維護土地制度、全面進行地籍調查、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礎資料[3]。
全站儀具有角度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三維坐標測量、導線測量、交會定點測量和放樣測量等多種用途。內置專用軟件后,功能還可進一步拓展。全站儀在地籍測量中的操作過程為:A.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B.設定后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后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后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后視方向的方位角,并設定后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C.設置棱鏡常數。D.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E.量儀器高、棱鏡高并輸入全站儀。F.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并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全站儀使用注意事項:A.如有碰動需重新對中整平。B.分清盤左盤右測量。
通過RTK技術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其在測繪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GNSS-RTK系統(tǒng)由基準站、若干個流動站及無線電通信系統(tǒng)三部分組成?;鶞收景ǎ篏NSS接收機、GNSS天線、無線電通信發(fā)射系統(tǒng)、供GNSS接收機和無線電臺使用的電源及基準站控制器等部分。流動站由GNSS接收機、GNSS天線、無線電通信接收系統(tǒng)、供GNSS接收機和無線電使用的電源及流動站控制器等部分組成。
GNSS-RTK技術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簡便、應用廣泛等特點。GNSS-RTK測量中基準站的選定和建立是順利進行RTK測量的關鍵,因此在選址時須注意:避免選擇在無線電干擾強烈的地區(qū);基準站站址及數據鏈電臺發(fā)射天線須具有一定的高度;為防止數據鏈丟失及多路徑效應的影響,周圍無GNSS 信號反射物(大面積水域、大型建筑物等)[4]。
A.界址點編號與宗地草圖上編號一致。B.界址點測量用5″級以上全站儀,測量最大距離不得超過250 m。C.界址點在建筑物特征點上,反光鏡難以放置到達點位時,測得的方向值和距離應加以相應改正。D.對于街坊外圍及明顯的界址點,相對于臨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5 cm,較隱蔽的界址點也不得大于 ±7.5 cm。E.界址點之間的解析邊長與勘丈邊長之差,不得大于±10 cm,測量較困難的界址邊也不得大于±15 cm。F.填寫 “界址點成果表”。
A.地籍圖的規(guī)格。選用 0.07 mm 獨立編號,最后封閉到 1 號點。在街坊范圍內和街坊外圍界址點均不統(tǒng)一。街坊周圍界址點的編號按界址點所在的地號和所在宗地的點號來表示。B.地籍圖分幅編號。a.基本地籍圖比例尺為1∶500,圖幅采用50 cm×50 cm正方形分幅。b.圖幅編號采用圖廓西南角坐標值。x坐標在前,y坐標在后,中間用短線相連,坐標值以km為單位,高位取10 km,圖名采用各圖幅內的主要地名、機關、學校、廠礦、街道名等命名。c.依據地籍調查和地籍要素測量成果對同益每宗地的界址點進行連線并編號。d.地籍編號以縣級行政區(qū)為單位,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級編號,各級編號均依照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則順序編號。地籍編號要填寫到地籍調查表及宗地檔案袋上。
A.依據地籍調查和地籍要素測量成果對同益每宗地的界址點進行連線并編號。B.依據繪好的界址線和宗地范圍注記地類及宗地號。C.依據地籍調查資料錄入宗地屬性和相關內容。D.按街坊編繪地籍圖。E.生成分幅地籍圖及圖面和周邊整飾。F.地籍編號以同益為單位,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級編號,各級編號均依照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則順序編號。地籍編號要填寫到地籍調查表及宗地檔案袋上。
A.只測定地籍要素以及相關地物要素的平面位置,不測注高程點。B.本次同益地籍測量的臨時性或違章建(構)筑物按《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的有關要求表示。C.為減輕圖面負載,圍墻只表示較大宗地界址線上的圍墻,內部的不表示。D.界址點按0.8 mm的圓圈表示,相鄰兩個界址點間距小于 1 mm 時,地籍圖上其中一個界址點可以不繪圓圈。E.對由于建筑結構或造型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凹凸不平小于30 cm時,地籍圖上可以進行綜合取舍。F.街區(qū)內各種管線均不表示。G.建筑物均不注記結構和層數。
宗地圖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線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圖件,它是在地籍測繪工作的后階段,對界址點坐標進行檢核后,確認準確無誤,并且其他的地籍資料也正確收集完畢的情況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實際位置和有關情況的一種圖件[5]。
A.數據采集(外業(yè))。在圖根導線點的基礎上,測量下列內容:a.宗地內的主要建筑物、鄰宗地的部分形狀。b.全站儀安置在圖根點,用一個鏡位測量該站所能測到的全部界址點和地物特征點,測量過程中可以用PDA儲存數據或畫草圖,注意收集本宗地的地理名稱、門牌號、房屋棟號和層次結構、權利人名稱及鄰宗地的地理名稱、門牌號、房屋棟號和層次結構、權利人名稱等。B.圖型編輯(內業(yè))。C.宗地圖的繪制。D.具體宗地圖繪制。
依據以上要求繪制宗地圖,明確了同益每家每戶的宗地四至、界址點及界址邊長度,接著填寫地籍調查表,對于老宅基地的共用情況,調查表進行了明確描述并準確計算共用面積。
GNSS-RTK聯(lián)合全站儀地籍測量方法較傳統(tǒng)方法優(yōu)越,圖根點點位誤差不積累、不傳播,減少了人為的干預,自動化程度較高,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誤差,精度得到了提高,用此種方法可方便、高效、可靠的完成地籍測量工作。
[1] 王 旭.地籍測量工作中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2017,(06):125+127.
[2] 陳時彬.研究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6,(01):83-84.
[3] 鄒麗.數字化地籍測量技術在城鎮(zhèn)地籍調查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21):220+223.
[4] 于福玖.數字化測量技術在地籍調查工作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02):193-195.
[5] 何君.淺談數字地籍測繪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5):297.
Theapplicationofmeasurementtechnologyincadastralsurvey
AI Xin-bo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0,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land tenure survey, boundary point measurement, mapping of cadastral map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parcel map is carried ou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cadastral survey is expounde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adastral survey; Ownership survey; Cadastral survey
P27
B
1674-8646(2017)18-0076-02
2017-07-19
艾新博(1996-),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