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蘭華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重慶400038)
基于CET-4改革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研究
薛蘭華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重慶400038)
隨著我國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英語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國際視野培養(yǎng)與社會競爭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等教育當中,CET-4是每個學生都需要參加的重要考試,通過CET-4考試,學生可以獲得自己的英語能力的一種綜合評價,同時也可以獲得一個英語能力證書;研究在CET-4考試改革之后,如何調整英語翻譯教學策略,以適應CET-4的新變化。
CET-4; 大學英語; 翻譯; 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CET-4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從最近一次的CET-4改革的內容來看,CET-4在題型與考察重點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改革之后的CET-4考試,突出了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考察,翻譯題在總分值當中所占有的比例明顯增加,從而引起了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廣泛關注。因此,教師必須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重點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應這種變化[1]。
(一)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不斷邊緣化
現(xiàn)階段大學教育逐漸向著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這就必然導致專業(yè)知識的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英語作為一種公共基礎課,在大學的教育當中往往不被重視。雖然我國現(xiàn)行的高等教育英語教學大綱當中明確指出了要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英語教學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2]。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等教育當中,除了英語專業(yè)之外,大部分的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教學都是以公共選修課的形式進行授課的,甚至在部分高校當中根本就沒有這項課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高校當中已經處于不斷被邊緣化的狀態(tài)當中。
(二) 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現(xiàn)階段英語在任何一所高校當中都是必修課,但是由于英語教育被專業(yè)教育不斷擠壓,從而導致英語的教學課時相對較少,大部分的高校一周只會安排一次英語課。英語課主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非常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英語翻譯教學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同時現(xiàn)階段所使用的大部分教材缺乏與翻譯相關的內容。從現(xiàn)階段我國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來看,許多課后練習都設置了翻譯題,但是翻譯題的內容主要是突出文章的詞匯或者句型的翻譯,在教材上沒有具體的翻譯技巧和方法,不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翻譯知識[3]。
(三) 教師對翻譯教學的重視不夠
大部分高校都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必須要參加CET-4考試,大部分學生往往也會自主參加CET-4考試,許多學生為了順利通過四級考試,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高校開設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就CET-4考試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促進學生獲得較好的CET-4成績。但是由于過去的CET-4考試翻譯題所占有的比例相對較少,這就很容易導致教師與學生忽略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在過去的CET-4考試當中側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聽說讀寫能力的考察,但是現(xiàn)階段的CET-4考試當中逐漸加大翻譯的比重,因此,英語教學就必須要適應改革的要求。
(一) 在英語教學當中加強翻譯教學的力度
在CET-4考試改革之后,許多參加考試的學生都反應翻譯題的難度相對較大,在這方面的作答往往存在著較大問題。基于此種情況,教師應該對教學當中忽視了翻譯教學的現(xiàn)象進行必要的分析,并在教學當中逐漸加大翻譯教學的力度,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堂對話的方式展開翻譯的相關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教材內容的講解過程當中,可以要求學生將部分段落現(xiàn)場翻譯成中文,同時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將之前的理解用英文的方式翻譯出來,這種方式被稱作“回譯”,即在把英文資料翻譯成中文之后,再翻譯成英文,通過這種翻譯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對相關內容理解所存在的不足。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翻譯狀態(tài)及時的指正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得學生的翻譯技巧得以有效的提高。但是課堂教學的時間相對較少,無法讓每個學生都進行這樣的訓練,因此,教師也可以選擇熱點新聞為資料,以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翻譯,從而增強英語翻譯的趣味性。
(二) 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相關教學
大學英語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英語的服務性,即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形式上大學英語教育應具有更強的開放性。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認知能力選擇恰當?shù)姆绞竭M行教學。由于翻譯教學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多學生都無法做到整節(jié)課的專心聽講,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同時對學習的效果進行互評,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4]。在合作學習當中,教師布置好翻譯的任務之后,小組內的成員先進行各自的獨立翻譯,在每個成員完成自己的翻譯之后,再相互交換自己的譯文,并討論、修改,然后,可以讓各小組選擇最優(yōu)秀的翻譯作品進行評比,從而加強學生的集體觀念與英語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
(三) 倡導自主學習
翻譯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一定的翻譯技巧,同時還需要一定的翻譯知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視。雖然大部分大學生都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大學的教學是較為開放的,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在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運用相關資源進行英語翻譯的學習,同時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大部分大學生都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在利用網絡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出學習計劃,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進程、學習內容等計劃。
(四) 加強實踐性英語教學
在CET-4考試改革之后,教師必然會加大翻譯教學的力度,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視學生的英語綜合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知識包括聽說讀寫等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英語應用能力的教學,并促進各種不同的能力彼此促進發(fā)展。同時CET-4考試當中的閱讀與寫作其實對翻譯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此外還要求學生對多種綜合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基于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加強實踐性教學的力度,將學習到的相關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從而提高英語翻譯的實踐能力。
CET-4是我國大學階段較為重要的考試,對我國高等教育當中的英語教育存在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學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改革之后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對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調整英語翻譯的教學策略。
[1] 郭富強.漢英對比:翻譯研究和教學的有效手段——以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漢譯英新題型為例[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6(1):92-95.
[2] 辜向東,張正川,劉曉華.改革后的CET對學生課外英語學習過程的反撥效應實證研究——基于學生的學習日志[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5):32-39,159.
[3] 陳忠祥.淺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題型段落翻譯及其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3(34):127.
[4] 吳曉昱,劉昕.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的提高——從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看翻譯題型[J].科技信息,2009(1):230,215.
2016-12-15
薛蘭華(1980-),女,山西霍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電話:15927381890。
H319.3
A
1671-4733(2017)02-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