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親愛的小讀者,也許,事實上你已經(jīng)不是一個孩子了。盡管作者黃厚江將《紅茅草》這部小說的讀者主要定位為少年,但許多人則認(rèn)為這應(yīng)該是一部不錯的成人小說。如果你是后者,那么你完全不需要閱讀我這篇嘮叨的文字——我?guī)缀蹩梢钥隙ǎ阕x這部小說的感覺一定和你以前讀過的寫兒童生活的所有小說都不一樣,甚至截然不同。
我相信,你一定會從小說中讀到許多讓你感到新奇又充滿好奇的故事:水鄉(xiāng)男孩麻溜和靈異動物麒麟交往的傳奇經(jīng)歷,一定讓你分外羨慕;他們分吃一個奶奶哼的情景,一定喚起你強(qiáng)烈的向往;麻溜和小朋友們在月光下唱著兒歌做游戲的情景,一定讓你神馳;何淖莊的孩子們做游戲躲到生產(chǎn)隊打谷場的草堆里,以致被同伴們忘記,一直到天亮才揉著惺忪的眼睛回家,這更使你無法理解;六爺把語文課都上成體育課,六爺?shù)捏w育課就是帶著學(xué)生用向日葵稈練習(xí)拼刺刀,帶著學(xué)生到田野和墳場練習(xí)匍匐前進(jìn)的做法,一定讓你感到不可思議……這里的孩子沒有考試,沒有作業(yè),甚至可以不上課,對于今天的你們來說,更是無法想象。如果你是一個城里孩子,月光下寧靜的村莊,一片寂靜只有蟲子低鳴的田野,許許多多的人挨挨擠擠地在打谷場上看電影的場面……這一切對你來說都充滿了魅力。(劉鐵梅)
作者簡介:
黃厚江,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xué)高級教師,全國“三新”作文教學(xué)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語會理事,國標(biāo)本蘇教版教材主要編寫者。專著有《論語學(xué)人》和《紅茅草》等。
引子
麒麟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祥獸,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馬蹄、牛尾于一身,性情溫和,有靈性,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rèn)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野史說,今鹽城一代的濕地在古代曾有一種動物,似麋、似鹿、似獐、似馬,有人認(rèn)為就是祥獸麒麟的原型。
逃避的少年
“舉舉舉——”
“舉舉舉——”
“全校師生趕快到教室前的操場集中開大會!”
尖厲的哨子聲非常刺耳,像一根根針刺著麻溜的心,心一陣一陣地抽搐。隨著尖厲的哨子聲,各個班級的人開始涌出教室,就像打開柵欄的鴨群。吵鬧聲很快蔓延了整個校園。
趁大家擠向門口,麻溜飛快從教室左邊靠后墻的一個窗口躥了出去,迅捷地翻過學(xué)校西南角的圍墻。圍墻不高,麻溜已經(jīng)翻得很熟了。兩手一用力就伏在墻頭上,順勢一滾就橫身翻了過去。腳一落地,他就撒開兩腿飛跑,很快就鉆進(jìn)了那片玉米地。那樣子,就像一只從獅子爪下逃脫的小鹿,又像一條脫鉤的魚。
玉米已經(jīng)半人高了,但麻溜仍然將身子彎得很低,兩手靈活地把要刷到他臉上的玉米葉子擋開。中午剛下過一場小雨,玉米葉子上的水珠偶爾灑到他脖子里,有點涼,但很舒服。田埂上的土松松的,光腳踩在上面腳底軟軟的。田埂兩邊零星地長著一些野菜,有薺菜,有甜蒿,有婆癩頭,也有麻溜說不出名字的。有時候還會有幾簇紅茅草,深紅的草葉特別顯眼。麻溜一邊跑,一邊把路邊鮮嫩的野菜和嫩草拔在手里。他知道麒麟最喜歡紅茅草的葉子和根,但紅茅草的根扎得深,長得牢,也特別有勁,輕易拔不動。難得在渠坎上有些紅茅草的根已經(jīng)露了出來,可以使勁把它們扯下來。
麻溜一口氣跑了一里多地,來到這片玉米地深處靠近淖邊的地方。淖,文雅一點的人叫沼澤地。這里的淖,中間有一片一片的水蕩,也有一片一片的蘆葦,有時候還有一片一片的草地,上面長著各式各樣的雜草,也有的是一簇一簇、一片一片的紅茅草,遠(yuǎn)遠(yuǎn)地一看就知道,因此也有人管它叫蕩。淖邊,或者叫蕩邊,有一塊低平的洼地,不同方向有幾條墑溝連到這里,發(fā)水時,玉米地里的水會從這些溝流進(jìn)這塊洼地,然后流到西面無邊的大淖里去。洼地不大,但很平,上面有扇狀的、細(xì)細(xì)的溝紋,像媽媽夏天用的芭蕉扇上的莖紋,很好看。光腳踩在上面,腳底癢癢的,特別舒服,像小時候媽媽撓著自己的腳心。四周還有很多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雜樹,樹枝和樹葉幾乎把洼地的天空都遮住了,有點像屋頂,但可以看到一小片一小片的天。用樹葉隔開的天有的像一片片的樹葉,有的像一朵朵的花,斑斑駁駁的,就像房間里爺用報紙糊的屋頂。(鹽城一代,稱父親為“爺”。蓋房子,三年兩年就要修。)
“麒麟,麒麟,麒——麟——”
麻溜知道麒麟是故意不理他,便不再叫它,來到中間一個溝口邊的草地上坐下。這里的溝坎上有一片密密的紅茅草。莊子上的人都說,幾百年之前這一帶都是海灘,到處都是鹽蒿和茅草。鹽蒿又叫苦蒿,又細(xì)又高的稈,厚厚的皮,葉子不多,頂上開著白色的小花。茅草有點像古時候打仗的矛,所以就叫茅草。茅草總是一簇一簇的,難得一片一片的,很密,有時候能長到半人多高。秋天,茅草也會開出白色的花。因為是在毫無遮擋的海灘頭長大,茅草的莖雖然又細(xì)又軟,但非常堅韌,特別耐水,所以,這一帶人家蓋房子都愿意用茅草,能住幾十年不用修?,F(xiàn)在海水越去越遠(yuǎn)了,灘涂都成了農(nóng)田,茅草也就越來越少,越來越貴。一般人家蓋不起茅草屋,只能用稻草或者麥秸。
麻溜先是坐在紅茅草上,嘴里嚼著狗尾巴草的莖,慢慢地身子就靠在了坎上。傍晚的陽光從大淖那邊射過來,被幾株高大的玉米一擋,光線就在玉米葉子中間搖晃。風(fēng)也從那邊吹過來,夾雜著很明顯的腥味,還有泥土長時間泡在水里的那種味道,但并不難聞。
如果在學(xué)校里,這時會有一點熱,而這里很是清涼。
麻溜順著玉米地向?qū)W校那邊望過去。學(xué)校隱在玉米地那邊,看不到校舍,更看不到人,但麻溜能夠隱隱聽到從學(xué)校喇叭里傳過來的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而且能夠區(qū)別出是六爺講話還是哪個學(xué)生在發(fā)言。玉米地上飄著一片片霧嵐,像雨天的炊煙在屋頂上繞來繞去,像是從淖里飄出來的,也像是從莊子上飄出來的。
天色還早,學(xué)校應(yīng)該沒有放學(xué)。隱隱的,似乎從學(xué)校那邊的喇叭里傳來聲音,應(yīng)該是六爺?shù)穆曇簟,F(xiàn)在學(xué)校開會都是六爺講話。
他的嗓子總是那么響亮,說話總是那么有勁。麻溜媽媽經(jīng)常說:“六飯桶,當(dāng)一轉(zhuǎn)兵,什么本事沒有學(xué)會,就學(xué)會了一張嘴,說話就是有勁。他在教室里講課,半個莊子都能聽到。”可麻溜現(xiàn)在很不喜歡六爺?shù)穆曇?,一聽到就煩,心就跳得慌,胸口就發(fā)悶。一陣風(fēng)從蕩里吹來,玉米葉子伴著陽光在眼前舞動,麻溜將手中的嫩草放在身邊,無聊地想著自己的心思。
月亮
這天晚上放學(xué),麻溜剛剛到家,月亮來了。
月亮姓孔,叫孔小月。她有一對像月亮一樣的眼睛,大家就叫她小月亮,后來干脆就叫她月亮。月亮家就在麻溜家隔壁,兩家隔一條三尺寬的巷子。
月亮的奶奶是麻溜的姑奶奶。月亮奶奶從小被過繼到一個叔叔家,是在城里長大的,進(jìn)過學(xué)堂,讀過書。媽媽說月亮爺爺家本來是城里有名的有錢人家,和月亮奶奶家是鄰居,后來月亮爺爺就娶了月亮奶奶。月亮奶奶身材高挑,皮膚白凈,一雙小腳,但腰板挺直,走路一點也不比年輕人慢。莊上人都叫她三姑奶奶。三姑奶奶在莊上很受人敬重,不管大人小孩,遇見了都要叫一聲“姑奶奶”。麻溜媽媽說:“三姑奶奶到底是大家出身,知書識禮,捷捷巧巧,爽爽凈凈的,一看就是高貴!”月亮奶奶便微微一笑說:“高貴什么?還不都是喝大鹽河里的水,吹淖里的風(fēng)長大的?要說能干,何淖莊上,三嫂子才是算得上的。”麻溜媽媽是她娘家的侄媳婦,這一輩的她都叫嫂子。
月亮奶奶很受尊重,不僅僅因為樣子高貴,也不僅僅因為月亮爺爺是烈士,更因為她很會待人接物。月亮奶奶為人處事大氣得體,從不和人計較,更不張長李短地背后說道人家。她平時總是一個人在家忙里忙外,很少出門,難得到麻溜家走走。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桌子一天要擦好幾遍,桌面子能照得見人臉,但月亮奶奶是一雙小腳,從不下地,更不下水田。她怕螞蟥,更怕蛇?!跋∑婀殴值臉幼樱粗童}人?!毕掠晏鞗]事,她除了戴著老花鏡做針線活,還會翻出自己當(dāng)年讀過的書看看。何淖莊上,沒有婆媳不吵架的,沒有妯娌不杠嗓(杠嗓”為方言,表示“吵架”之意。)的。不和婆婆吵架的,只有麻溜媽媽;不和媳婦杠嗓的,只有月亮奶奶。月亮奶奶叫月亮媽媽“二丫頭”,月亮媽媽叫月亮奶奶“三姑”,似乎她們不是婆媳,似乎都沒有出嫁到孔家,而是都還在何家一樣。
月亮媽媽要下地上工,家里的事都是月亮奶奶料理。月亮姊妹三個也都是奶奶拉扯教育。有人說月亮說話做事都有點像奶奶。奶奶也特別喜歡這個孫女,沒事就教她識字寫字,還教她做針線活、打算盤。月亮不大愿意,問:“奶奶,這算盤學(xué)了有什么用?”月亮奶奶說:“傻丫頭,有貨不愁無賣處,但怕無貨討人錢。這世上沒有無用處的本領(lǐng),學(xué)什么都有用的?!?/p>
“麻溜,你站在這里發(fā)什么呆?”
麻溜本來準(zhǔn)備拿米煮粥,可走到房里卻站在米壇子邊發(fā)起呆來。聽到月亮說話,吃了一驚。月亮徑直走近麻溜的身邊問,好像她本來就知道麻溜在房間里。
“麻溜,這幾天放學(xué)你為什么不和我一起回家?”
麻溜愣了一下,笑一笑:“沒有。我喜歡一個人走。”
“不是。你撒謊。你以前最不喜歡一個人走,你就喜歡人多聽你吹牛!”
麻溜心里承認(rèn)。上學(xué)放學(xué),只要沒有別人來叫他一起走,他就會和月亮一起。只要月亮等他,他也就和月亮一起走。可是最近,他真的不想和他們一起走,他真的想一個人走。
體育課
那個下午,天很悶,沒有一絲風(fēng)。上課時,一大片同學(xué)在睡覺。
按季節(jié)還不應(yīng)該這么熱。媽媽還天天叮囑麻溜,不要早早把衣服脫了,夾襖還是要穿的??稍趯W(xué)校里,不少人都脫了夾襖,只剩一件薄薄的單衣,有兩個人因為里面沒有單衣,干脆脫成赤膊。
兩節(jié)課后,尖厲的哨子聲急促地響了起來。
“舉舉舉——”
“舉舉舉——”
“舉舉舉——”
“全校師生趕快到教室前的操場集中開大會!”
麻溜他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他本家的叔叔六爺,一邊吹著哨子,一邊高聲叫著,聲音聽起來有點不同尋常。
麻溜的學(xué)校是所大隊小學(xué)。學(xué)校不大,就兩排房子,四周圍了一圈半人高的土坯墻,沿著土坯墻栽了一圈洋槐樹。面向東的墻,中間留下一個豁口,就算是校門。其實是沒有門的。兩排房子,對開門。每排房子三個教室,一共五個年級。北面一排房子中間的教室就成了教師的三間辦公室。原來校長一個人在中間一間,其他教師分坐在另外兩間里。
經(jīng)六爺沒有讀過書,但當(dāng)過兵,后來回來了。他說自己在部隊立過功,而且受過傷,經(jīng)常犯腰疼,要求安排工作。六爺既然立過功,要求安排也是應(yīng)該的,于是被安排到學(xué)校做教師。他能教什么呢?既教體育,又教語文。六爺沒有上過學(xué),只是在部隊參加過掃盲學(xué)習(xí),他的語文課基本都上成體育課。麻溜他們都很喜歡六爺?shù)捏w育課,他的體育課和其他老師的不一樣,他讓每個同學(xué)回家自己準(zhǔn)備一根直直的木棍,沒有木棍,向日葵稈也行。
六爺?shù)捏w育課上得好,就像部隊的訓(xùn)練。先是隊列,然后是踢步走。踢步走就是正步走,但六爺從不說正步走。六爺?shù)目诹詈苷?guī)?!疤卟阶摺比齻€字,前兩個字靠得很近,“步”字拉長,“走”,又短促、又有勁。六爺不會普通話,但喊口令都是普通話,大家就新鮮、興奮。踢步走之后就是拼刺刀,先是正面刺,再是左側(cè)刺和右側(cè)刺,后是轉(zhuǎn)身刺,然后是防左刺防右刺,最后是對練。這是大家最喜歡的,熱情極高。
六爺喊:“拼刺——刀!”大家就嘩地跨前一步,將槍端在手里,六爺要檢查一遍大家槍頭的高度和右手是否緊貼著腰部。
六爺喊:“正面——刺!”大家就一起喊著“殺 —!”將手中的木棍或者向日葵稈用力向前刺去,無不賣力。
“左側(cè)——刺!”大家就一起喊“殺——!”
“右側(cè)——刺!”“殺——!”
“轉(zhuǎn)身——刺!”“殺——!”
“防左——刺!”“殺——!”
“防右——刺!”“殺——!”
最后是對練。對練沒有幾個人會,大多數(shù)人只是比劃比劃,只有麻溜和三和尚能練得像樣。麻溜還被六爺叫出列和他一起示范,六爺刺過來的槍都被麻溜擋開了,麻溜還刺中了六爺一槍。六爺訕訕地說:“小絕慫!倒還機(jī)靈!”三瓜說:“麻溜練過功的?!笨墒橇鶢敽孟駴]有聽到,麻溜踹了三瓜一腳,三瓜也就不再說。麻溜他們最喜歡的體育課,是六爺?shù)囊巴庥?xùn)練。
“臥倒!”
六爺?shù)目诹钜黄穑蠹冶泯R刷刷地伏到地上。
“匍匐前進(jìn)!”
大家便按照六爺?shù)挠?xùn)練要求,用兩個小臂爬行。誰的動作不規(guī)范,撅著屁股或者弓著腰,六爺便會走過來,用腳踩一踩。萬一誰的槍丟了,六爺便會狠狠踢一腳。
“利用地形地物!”
這時候,前面要么是一條溝,要么是一片墳地,大家便就近找一個墳頭或者找一個土坎伏在后邊。這些動作無疑每次都是麻溜做得最好。放學(xué)回家,他總是渾身的泥土和青青的草汁。
(未完待續(xù))
特別說明:因篇幅有限,我們這里擇取描寫兒童學(xué)習(xí)生活優(yōu)秀段落進(jìn)行連載,情節(jié)不連貫處,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