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qū)陳店溝湖學校 鐘澤龍
信息技術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體的多元化、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它具有突破時空,增加范圍,擴大容量的特點,增加了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并借助聲、光、電、形、色、圖的神奇配合,不僅為教師提供直觀、形象、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也同樣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全腦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素質提高提供有效途徑。從教學方式或手段來看,它有別于傳統教學。它可以使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靜態(tài)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tài)的審美對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是如魚得水、錦上添花。作為語文教師,應在正確把握語文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語文課堂彰顯出獨特的魅力。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呢?所以我們要給學生展現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通過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視頻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知道關于銀河的一些情況嗎?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空n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于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處理成電子書,上傳在網絡中給學生閱讀。我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信息技術處理的視頻,學生欣賞仙湖風景后,對八角亭、鄭成功故事、百年老烏龜、千年的古樹,湖中的水境,農村的風光,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啟發(fā)學生對美麗的家鄉(xiāng)的感受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信息技術的多元化、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的學習環(huán)境。它具有突破時空,增加范圍,擴大容量的特點,增加了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并借助聲、光、電、形、色、圖的神奇配合,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不僅接受了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梢?,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念,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單一教學手段,為學生獲取知識開辟了更寬的道路。
對難以觀察清楚的現象,跨越時空的事物,不易實現的實驗通過動畫、錄像、投影的形式,進行信息處理和圖像輸出,在顯示屏幕上,進行微觀放大,宏觀縮小,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tài)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形成概念、上升為理性認識奠定基礎,同時降低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
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fā)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孩子們的心靈火花。我們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使語文課堂彰顯出迷人的魅力,牢牢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習成為一件最有意義和最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