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靈川縣靈田鎮(zhèn)中心校 李翠英
如今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得以廣泛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教師結合教學實踐中的體驗,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英語課堂進行有效的應用,能有效探索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途徑。下面我談談我如何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應用,談談我個人的一些見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原動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最感興趣的身邊的事情,為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造真實的學習情境,才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而現代信息技術具有生動的形象性、鮮艷的色彩、逼真的圖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可以吸引學生的高度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red,blue, black, green, yellow”等顏色的單詞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時,我在電腦上呈現了一些優(yōu)美的風景畫面,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這些畫面中絢麗的顏色。學生的興趣很快提了起來,在學習這些新單詞和句型時興奮點高,很容易掌握了這些知識。接著,在課堂訓練階段,我在課件中設計了“Guess”“Who is it?”“What’s missing?”……多種有趣的游戲,效果極好,而且反饋及時、準確。當然,針對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和要求,我會經常變換信息技術的使用方式,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使其真正為教學服務。
筆者充分考慮所教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依據教學內容,編制一些輔助教學程序,練習程序和測試程序。利用這些程序來指導學生學習與課文有關的英語知識并及時反饋,幫助教師盡快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情況。例如,在學習“This is Jack.”句型時我用了一組聽力練習題,這組題目串在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先自我介紹“My name is …”接著請學生聽音選人物。當聽到介紹“This is …”后,就用鼠標點擊聽到的人物,點對了即播放過關音樂,并在設計好的小窗口再現人物頭像,接著繼續(xù)闖關。如果聽錯或點錯,電腦即發(fā)出一聲哀嘆,小窗口破裂了,屏幕上顯示出聽錯的句子,這樣的聽力訓練,以動人的畫面、鮮艷的色彩、悅耳的聲音,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興趣極高,聽錯了再聽再練直至過關。
教學實踐證明,集圖、文、聲、像、動為一體的多媒體,能夠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感知語言并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四季“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一課時,我通過電腦呈現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單詞記憶效率明顯提高了很多。在學習What are you doing?這一單元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現在進行時態(tài)”這個語法難點,我設計了一幅爬山的情景動畫課件。通過不斷點擊動畫,教師可以連續(xù)問學生:“What is he doing?”學生根據動畫情景觀察人物的動作行為進行相應的回答:“He’s climbing the hill.”“He’s having a drink.”“He’s reading a book.”……學生面對這樣的動畫情景,獲得了動態(tài)形象的準確信息,形成鮮明、豐富的感性認知,很容易形成相應的語言邏輯思維,提高了探究的興趣,從而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把知識的掌握內化為自覺的動力。當然,教師要結合學習內容精心設計課件,理順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性,合理設計每個情景和細節(jié),包括文字、圖片、聲音的先后順序等,這樣才能有效地突破難點知識。
多媒體的優(yōu)勢是有目共睹的,它將圖形、文本、動畫、聲音、靜態(tài)影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形象、更直觀和更快捷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同樣的時間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知識,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信息資料在自主學習中是學生認知必不可少的條件和對象,兒童在學習英語時,開展閱讀,有利于豐富他們的英語語言,提高智力水平,增加情緒體驗。閱讀是課文教學的補充、延續(xù)和深化,能使學生獲得大量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啟示,鞏固聽說訓練的成果,為學生創(chuàng)造獲得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我在課堂上合理利用教學光盤中內容適合學生心理、智力發(fā)展的英語謎語和一些有教育意義又富有趣味的寓言、童話及有關英美等國風土人情、文化知識背景的英語小故事及英語腦筋急轉彎,吸引學生的興趣,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材中的插圖都是靜態(tài)的,其內涵具有一定的內隱性,學習新知識時往往只提供一幅掛圖,效果不十分理想。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注意力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能設法讓靜態(tài)的插圖“動起來”,即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那么課堂會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給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教學資源,也給每一個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教師在課堂上要巧妙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使教與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其作用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