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區(qū)實驗小學 朱 周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必修課,貫穿小學到高中的全過程,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體現(xiàn)的綜合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該課程的積極、全面實施是為國家培養(yǎng)綜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有力保證。而這門課程的實施運用最多的探究方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尤其適合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重實驗、重探究、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在促進學生情感交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只要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相信有效的合作學習必將在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教學中產生巨大的魅力。
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親手實踐、自主探究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新課程體現(xiàn)了諸如國家意識、民族精神、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民主與法制、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等新的培養(yǎng)目標,同時在課程實施改革中提出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能力”。這些正是合作學習的實質所在。因此,倡導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地延續(xù)從前我們進行過的小組學習(這種小組學習往往是為了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服務的),而要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的目標和內容。合作學習的目的還在于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要關注有效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進行有效的思考,解決具體問題,實現(xiàn)有效的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強調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學會合作,體現(xiàn)社會發(fā)展需要人們進行廣泛多方面合作的特點。對小學生而言,合作學習既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又是小學生健康心里的表現(xiàn)。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學生要在主題活動中進行搜集資料、設計、思考、交流、表達、實踐等一系列活動,這已成為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機土壤,因此我覺得“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更好地為綜合實踐活動課服務。綜合實踐活動積極是一種開放的課程,它要求的不僅是時間、空間的開放,更是手、腦、口、眼全方位的開放。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體現(xiàn)發(fā)現(xiàn)、探究、合作,學習在人發(fā)展中的價值。教師的責任在于助學、導學、啟學、拔學、促學,教師的指導策略與組織策略都只服務于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努力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成長,在合作中受益,相互取長補短,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此,我有幾點感悟。
課程標準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教師只有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理念,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組合作學習。
在實踐活動中每個小組都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定期輪換組長或者中心發(fā)言人,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過把癮,都能有亮相的機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于是,我取消了小組長和中心發(fā)言人的終身制,定期輪換與臨時抽簽相結合。給組內成員編號分工,例如,①組長;②中心發(fā)言人;③資料員;④記錄員;⑤聯(lián)絡員;⑥調查員。每周輪換一次,這樣做到了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和享受成功的喜悅。
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應吃透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應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就學生特別感興趣,樂于探討的問題設計和安排合作學習,不能泛泛進行。在教學新知時,對于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學生學習的疑點,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共同解決突破,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由于時間限制,沒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就要求學生討論;有時合作未能深入,教師已要求各組派代表匯報,草草收場,大部分學生沒有機會發(fā)言,從而喪失討論的積極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使小組成員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我讓小組的每個組成員的表現(xiàn)和成績捆綁在一起,這樣,也就是集體能否受到獎勵,取決于每個組員的行為表現(xiàn),如學生是否做到全員參與和全程體驗,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如何?這些都會直接影響探究活動的效果。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及小組內任何一名成員的參與,對整個小組獲得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團結協(xié)作的關系。在評價綜合實踐活動時,注重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在合作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情況,教師就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有的孩子在活動中缺乏自信,不夠積極主動,依賴性強。在活動中只是聽別人說,看別人做,對這樣的學生指導教師要多給鼓勵。有的學生好大喜功,認為自己做得多,聰明能干,便嘲笑合作伙伴做得沒有他好。對待這種學生,指導教師可以對其活動成果進行一定程度的認可,切忌不能過分。同時對其他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表揚高度贊賞他們的勞動價值。結合一些小故事(如毛澤東、周恩來的故事),讓孩子學會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讓孩子明白只有每個組員都目標一致,分工協(xié)作,榮辱與共,小組才能成為優(yōu)秀小組,才能共同進步。
有的小組長專制獨裁,凡事一人說了算,不聽取組員的意見,認為自己身為組長,高高在上,并以組長的身份壓制命令小組成員做這做那,而小組成員也甘于聽命,被動服從。小組合作缺乏民主協(xié)商的氣氛。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親自組織和參與小組活動,鼓勵組員暢所欲言,出謀劃策,并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意見。
“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能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生動性。因而培養(yǎng)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是上好實踐活動課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也是讓學生“學會共同生活”及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奠基內容。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理念下學習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傊?,對學生小組合作的指導既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觀察,同時也需要教師發(fā)揮教育機智,掌握指導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