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彥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6)
桃李不言有新篇
——評《中國青銅器論著索引》
張文彥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6)
王曉麗研究館員與楊遠新先生主編的《中國青銅器論著索引》已于2015年年底出版。這是一部采用十進制體系的中國青銅器主題文獻的檢索工具和學術創(chuàng)制,對青銅器考古實踐乃至圖書館學、情報學都具有一定的貢獻與開創(chuàng)性意義。該書評在介紹該索引基本情況和總結其成書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從十進分類體系和主題聚類兩個角度分析了此書的編制理論與方法,最后則進一步挖掘出成書背景與師友關系等方面的內(nèi)容。
分類主題目錄;青銅器;檢索工具;索引
2015年底,王曉麗女士和楊遠新先生主持編纂的《中國青銅器論著索引》正式由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這不僅是兩位老師多年來勤于思考、筆耕不輟的勞動結晶,更是師生、摯友通力合作的產(chǎn)物,乃集體智慧的結晶,事實上這一著作是包頭師范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獨特魅力和強大吸引力的一種映射,也代表了內(nèi)蒙古唯一一個圖書館學本科專業(yè)師資隊伍團結、精進的精神風貌。
該索引的“序·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和“凡例”部分都提到了“大時代 小學科”的濃縮型理念,這是為了突出青銅時代的概念。青銅時代涉及到考古學、歷史學、博物館學、金石學、古文字學、鑄造技術、檢測技術以及宗教、藝術等學科領域,而且這些學科內(nèi)容的成分錯綜復雜,不易理清。對照學界對甲骨學和訓詁學的重視、研究及其崇高地位,學界對青銅器的相關探討和研究極為有限。另外此索引的研究視閾集中在青銅器相關研究文獻的檢索工具領域,國內(nèi)至今少有人涉足。結合當前古董業(yè)界的現(xiàn)狀,這類檢索工具的編制已具備了較高的實用價值和理論啟迪意義,因此有了這部四百六十七頁的十六開巨制誕生。
該書采取了純數(shù)字編碼模式,是一部檢索中國青銅器文獻的工具書,它精心地遴選并收錄了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到2011年(時長約1700年)關于中國青銅器研究的論文、專著等文獻共計19 000余條,這些文獻條目側重我國夏、商、周的青銅器研究文獻,也包括了秦漢至明朝青銅器研究的部分成果??傮w看其有三套目錄,除去篇幅占主體的分類主題目錄外,另有一套附錄和著者索引,由簡到詳,徐徐展開,連筆者這個青銅器考古絕對的門外漢都能條分縷析,有仔細研讀以期窺見青銅器考古研究之奧的沖動。
該書收錄的篇目較齊全,內(nèi)容翔實、可靠,編制規(guī)范,檢索手段方便、易用,這樣一部心血之作可成為歷史研究人員、文物考古者以及青銅器愛好者珍藏、參考或放在手邊隨時查檢的上佳利器,更可有效地推動中國青銅器學術研究發(fā)展并展現(xiàn)出圖書館情報學[1]的分類、主題和索引等方法論歷久彌新、青春永駐的迷人魅力。
全書從十進制一級(基本大類)到三級類目,對青銅器考古這一主題的中外文文獻,紙質、多媒體和電子出版物做了一個全面和專業(yè)的匯總、排序和梳理。其基本大類的設置是基于青銅器所擁有特定的知識分支體系與用戶、文獻保障原則,主題間的橫向聯(lián)系則利用了相關類目下的注釋予以揭示,同時根據(jù)文獻和讀者需求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調(diào)整,因此同時具備了科學性和實用性特點。
此書仍有一定提升與改進的空間。編者們雖已主要參考了《杜威十進分類法》、《國際十進分類法》與《學科分類與代碼》(均未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并汲取了它們的類目取舍經(jīng)驗和關鍵詞精華,糅合了各自的優(yōu)點,但并未交代本部書目錄形成的細節(jié)和想法,因此其就很難讓內(nèi)行人判斷該部書編纂過程中繼承、變動與調(diào)整的合理性,因此其工作的價值就較難以在業(yè)界、學界得到充分、明晰的確認。但這樣一個成形的大致的分類主題框架體系,為未來新成果的問世提供了參考和一定程度上的指導,也給出了發(fā)展、調(diào)整和補充的較大空間。另外該書的文獻類型并未標示清晰,對于不熟悉青銅器文獻的讀者來講可能會遇到一些閱讀障礙。最后,正如賈文忠研究員在此書“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到的該書對外國青銅器考古的文獻搜集略顯薄弱,在筆者看來書中中國外國青銅器考古部分事實上只涵蓋了在中國國土上出版、印制的各類中文文獻,在海外國土上出版、印制的各語種有關中國青銅器考古的文獻顯然并未納入目錄范圍,這就使本書的研究和應用價值,特別是在高層次青銅器考古領域的利用價值打了一定的折扣。
目前《杜威十進分類法》[2]、《國際十進分類法》[3]和《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4]三種文本一直到三級類目,以及《學科分類與代碼》[5]中直到三級學科均未見相關分類。總之,到編書之時編著者團隊都未發(fā)現(xiàn)已大成的分類主題檢索體系可供借鑒,只能由編者反復推敲,并隨著文獻源的擴充不斷地修改完善這種分類主題體系。這種取舍標引工作頗能見人功力并占據(jù)了編者們大量的精力。
2.1 十進分類體系
此索引從整體上嚴格按照十進制分類法組織編排,為了檢索特定文獻也提供了唯一性的標識符號(也包含和累加了附錄中的文獻種類),基本上秉承了層層展開的十進分類體系原則。0-9的大類是按照青銅器鑄造、鑒定評價、收藏、研究和考古等較大領域來組織所有細分類目和具體文獻條目的。其編制過程中充分貫徹了用戶保障原則和文獻保障原則,實用性特質明顯?;敬箢惗紦碛邢挛活?,即十進制二、三級類目,以便讀者了解該類目下文獻的全貌。由于青銅器研究本身較細小的視閾,作為一項專門性極強的分類體系以下就未再細分?!? 中國青銅器考古”由于其涵蓋的自然文獻量較多,因而具備了較大篇幅,相比之下其余大類的分類體系和文獻量都比較單薄,這也是與學科研究本身的側重點有關?!? 青銅器專業(yè)研究”與“8 青銅器著作”間這樣的細分是為了有效地區(qū)分學院派與實用派(收藏家)兩類研究者所創(chuàng)作的研究成果,在檢索和利用方面會更為便利,必定會促進對該領域的研究和思考。
另外該索引也附上了著者音序索引,因而為讀者從作者角度查檢文獻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且從該子索引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某作者多年來在青銅器領域的文獻量,可直接翻查到此作者所屬的所有目標文獻。
2.2 主題聚類
該索引中有少量內(nèi)容是為重點突出某些問題而主要遵循了主題聚類原則。設置主題性專類,甚至就以主題詞作為類目名稱,例如禮器、兵器、度量衡、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品等三級類目。由于這些類目也被整合入了十進分類體系,因此一方面充分保證了該工具的實用性,另一方面保證了總體上十進分類方法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整度。
例如在本索引的分類主題目錄中1大類中最后幾種類目是按事物對象的主題聚類的。在“16 地區(qū)青銅器考古”這個二級類目中,簡表注釋中明確了廣漢三星堆、巴蜀青銅器考古入此。這是由于三星堆青銅器作為中原青銅器的異類,至今有許多未解之謎,考古界爭論較大,文獻源也很多。這里將三星堆青銅器考古歸結于此二級類目下也是主題聚類的一種體現(xiàn)和應用,這樣的組織編排也使內(nèi)容相對集中并便于同仁們的檢索。按主題集中聚類將其與“10 中國青銅器考古綜述”(包括各省級行政區(qū)和其他地域分區(qū)的青銅器入此)作一分割有利于讀者的檢索和對專門問題的研究,再如“17 民族青銅器考古”與“18 各種用途的青銅器”集中聚類亦然。“17 民族青銅器考古”有注釋說明“滇文化青銅器考古入此,銅鼓集中入此”。由于滇文明也是南北、歐亞青銅文明融合的產(chǎn)物,這里的類目劃分和歸類準則也能有效地將銅鼓(當然不限于這一種器物)凸顯出來?!?8 各種用途的青銅器”主題聚類的分類思想就更明顯,其注釋顯示“兵器、度量衡器、錢幣、璽印、金銅造像等入此”。
另外在三級類目的編排上,由于編者的學術思想和編書時的側重點所在,因此在“15 各代青銅器考古”下將“152 北方青銅器”置于“早期青銅器”之后,“153 商周時代”之前。這部分所強調(diào)的北方青銅器是一個大文化圈的產(chǎn)物,它早于商周青銅禮器,是跨歐亞大陸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野獸風格為典型表現(xiàn)的青銅動物飾牌可作為其代表作,同時鄂爾多斯青銅器因其內(nèi)涵和外延的不充分性所以舍去其名。我國匈奴時期在蒙古、甘肅和寧夏等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大量精美的青銅飾品,所以又將北方青銅器列入各代青銅考古的類目之中。
以上提及的15與16、17、18三個二級類目的內(nèi)涵外延在時空中都有交叉,這樣編排并確定類目設置只是為了強調(diào)重大發(fā)現(xiàn)、爭議較大的青銅器而增設的主題類目,這些也并未在注釋中給予充分的說明。
工具書的編纂向來繁瑣又耗人時間和心神,主編之一王曉麗老師就在后記提到了編制此書用去了她1500多天的業(yè)余時間,對于王老師這樣認真而一絲不茍的圖書館情報學學者來講可以想象出這意味著什么。而楊遠新老師則以將近70歲的高齡親力親為各項編纂工作,逐篇分析文獻確定歸屬。楊老師作為多年的文物收藏和經(jīng)營者,同時又精通圖書館情報學的業(yè)務實踐和理論體系,深諳科學知識和事物的集中和分散之道,可謂指導并編纂此書的上佳人選。
楊遠新和王曉麗都是我以往在包頭師范學院任教時的同事,也是延續(xù)至今的慈愛長輩和忘年之友,可以說兩位老師就是我留在內(nèi)蒙古邊疆為圖書館情報學服務和奉獻五年多時間的巨大動力和精神守望者。他們無論在讀書治學、管理溝通,還是在人情世故、培植后學上都堪稱筆者的榜樣,特別是楊老師,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和圖書館前任領導在65周歲退休后還堅持為創(chuàng)立伊始、師資欠缺的包頭師范學院圖書館學系代課,他備課時一絲不茍的神態(tài),舐犢情深、不分彼此的師生往來,栽培后學的奉獻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正如陳年老酒,值得我去繼續(xù)咂摸回味。此書編委大都是我系最早招收的三屆圖書館學專業(yè)本科學生當中的佼佼者,現(xiàn)在他們已全部學有所成,有的還在南開大學在職獲得了MLIS碩士學位,目前他們都在內(nèi)蒙古及其臨近省份從事圖書情報工作,已逐漸成為自治區(qū)乃至全國資料工作專業(yè)的中堅力量。綜上,雖然我個人對青銅器考古領域涉獵很少,但就是基于兩位主編高尚的人格品行和多年來與他們親密無間的師友交往,讓我深信這本書凝結了大量辛勤勞動的汗水,是有人品保障的良心之作。
[1]于良芝.圖書館情報學概論[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8-9.
[2]Melvil Dewey.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 23[M].Dublin,Ohio: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2011.
[3]I. C. McIlwaine.The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a Guide to its Use (revised edition)[M]. The Netherlands, The Hague, UDC Consortium, 2007.
[4]《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編輯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5]中國標準出版社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學科分類與代碼[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Although Peach and Plum Trees do not speak,There are new Achievements Yielded——A Review of “Index of Chinese Bronze Works”
Zhang Wen-yan
“Chinese bronze works index” which was chief-edited by Madam Wang Xiaoli (research librarian) and Mr. Yang Yuanxin was published in late 2015. This is one Chinese bronze subject documents retrieval tools and academic creation which makes use of decimal system, it has a certain contribution and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in the bronze archaeological practice, and eve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dex and summaries of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review analyses the compil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book from the following two perspectives: the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subject of clustering. Finally the review digs 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k, als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
Subject Catalogue; Bronze-ware; Retrieving tool; Index
G250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21
張文彥(1982-),女,管理學博士,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講師。
2016-09-18 責任編輯:劉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