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濤
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
文︳王 濤
小學是閱讀文學經典的起步階段,教師應更多地指導學生閱讀,領悟閱讀的樂趣,盡量不給學生提數(shù)量、質量、時間上的要求。有些學生有些書有些地方暫時讀不懂,沒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不懂的地方會逐漸領悟。如果好大喜功,想讓學生一口吃成胖子,讀了之后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不但不能使學生很順暢地走上閱讀之路,而且很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產生抵抗情緒。
教師在給學生推薦作品前,要認真研讀作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指導起來才有針對性和感染力。在講《三國演義》之前,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件兵器、每一匹名馬、每一場戰(zhàn)役、每一次計謀,我都如癡如醉精心研究,甚至每一首詩、每一首歌、每一支曲子、每一句話語、每一次遇見與離別我都細細品味。推薦給學生時,老師還要和學生一起讀,用老師的榜樣感染帶動學生。每個班都有一個甚至幾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fā)動這些學生加入到閱讀經典的行列,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整個班級的閱讀。
有所疑才會有所思,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秾W記》中說“道而弗牽”,意思是說要引導學生學習思索,不能牽著學生走。要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并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我們的課堂要當靜則靜,適當冷場,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靜思、自悟。因此,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質疑的機遇、氛圍,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氛圍里競相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來,以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
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力爭讓每一個孩子愛上閱讀,教師應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平臺,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水平及語文綜合能力的差異有針對性地編排組別。學生在民主的環(huán)境里質疑問難,小組成員間比較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
閱讀有著潤物無聲的作用,基于此,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閱讀教學原則,讓學生在靈動、自主的知識與精神空間里提高、發(fā)展、成長。
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只起組織引導的作用,是積極的援助者,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架橋鋪路,讓學生自由自在地閱讀,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