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
在我人生路上,所幸曾得幾位恩師指點,一路成長。而今,我也成為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明確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能夠做到什么,享受滿滿職業(yè)幸福感,這一切都要感謝求學(xué)路上的幾位師長,他們既是循循善誘的長輩,更是平易近人的朋友。
初長
小學(xué)三年級時,蘭松老師是我們的體育老師,也是我們的大隊輔導(dǎo)員。幾星期下來,我們都和他混熟了。蘭老師是個退伍軍人,一米八的個頭,還是個灌籃高手。別看他個子很高,與我們在一起,他就是個大哥哥。體育課上,他教我們傳球、投球,有時還像個大孩子似的要與我們?nèi)鍌€男生挑戰(zhàn)。“戰(zhàn)書”一下,激烈的“戰(zhàn)斗”立即打響。他個子太高,我們怎么跳都不過他胸口,球自然搶不過來。于是,我們就耍賴地抱手的抱手、摟腰的摟腰,不給他前進一步,逗得蘭老師哭笑不得,干脆緊緊地抱著球,也耍賴地直接坐在地上,故意氣呼呼地喊叫“不玩了”“不玩了”……我們大眼瞪小眼,禁不住笑成一團。
我們總喜歡和蘭老師呆在一起。冬天里,課間時間的教室外邊,他往走廊的墻頭上一靠,兩手朝我們一揮。我們會意地跑過去,左右一排,往里夾攻,取暖的“擠油堆”開始了。一開始,我們怎么用力,蘭老師就像座泰山似的一動不動??刹坏揭环昼姡宦犔m老師“喲呵”一聲,左邊的同學(xué)就“嘻嘻哈哈”地倒了過去;又聽“哎喲”的一聲,右邊的同學(xué)“嘰哩呱啦”也倒了過來……偶爾蘭老師身子一抽,我們就“唏哩啪啦”地倒在一起,看的人笑了,倒的人也笑了,大家都樂開了花。
因為離家遠,我們從三年級開始就在學(xué)校寄宿,每周一去學(xué)校,周三、周五回家。那時的學(xué)校條件簡陋,經(jīng)費不足,村里聘了一個阿姨幫我們煮飯,但米都要我們自己帶過去。其它菜容易變味,大家只好用酸菜下飯,于是,每次離家到學(xué)校,我們都隨身攜帶著夠吃幾天的酸菜。蘭老師了解了我們的伙食情況,很擔(dān)心我們的酸菜變質(zhì),就讓我們把酸菜罐子放在他宿舍里,時不時幫我們加熱。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架起鍋,一個罐子一個罐子地倒出來翻炒加熱。在寒冬臘月里,每每吃到熱騰騰的酸菜,心里總是熱乎乎的。有時,他還會從自己的菜園里摘幾把綠油油的青菜,用幾塊肥豬肉煉油,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菜湯。那味道鮮美得很,吃得我們“呵呵”直樂。我們也從家里帶來感謝蘭老師的瓜類蔬菜,他一一地下了鍋,放上幾顆指天椒,等我們下課后直接端到宿舍里,分給我們吃。這個時間段是我們一天里最快樂的時光,我們一邊吃著蘭老師做的美味佳肴,一邊和他聊天說笑。幾個不能吃辣的同學(xué)經(jīng)不住誘惑也品嘗起來,卻被辣得流下眼淚,于是大家在宿舍里追逐玩鬧,爆發(fā)出陣陣的歡笑聲。有時,蘭老師有事要忙,就把廚房的鑰匙給我們幾個班干部,讓我們自己動手。一開始我們不會切菜,不會炒菜,蘭老師就手把手地教我們?nèi)绾斡玫?,如何往鍋里下油……在他的廚房里,總是充斥著滿滿的歡快童聲和暖暖愛意,那愛里滿是柴米油鹽的味道,美味極了。直到今天,有時聽到肉菜下鍋嗞啦嗞啦的聲音,那段經(jīng)歷還會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想,那是溫暖生命的記憶,這一輩子都不會忘懷。
我還記得申請加入少先隊時,因為語文成績不是很好,最后被班主任老師篩掉了。蘭老師見我平時勞動積極,樂于助人,就找到班主任,“軟磨硬泡”硬是說服了班主任批準(zhǔn)我的入隊申請。
1992年,四年級結(jié)業(yè),我考上了安陲鄉(xiāng)中心小學(xué)民族班,自那以后,就很少見到蘭老師了。1994年秋天里的一天,路邊的桉樹葉都已落了下來,我從同學(xué)口中得知,蘭老師因心肌梗塞突發(fā),在送往醫(yī)院的路上永遠地離開了。聽到蘭老師離世的噩耗,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失聲痛哭起來。
如今,我也身為人師,也做了大隊輔導(dǎo)員。跟孩子們一起宣誓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時年少跟蘭老師一起宣誓的情景,并時刻告訴自己:要做一個有愛心、有童心的老師。
青春
老許是我初中的英語老師。因為姓許,和我們哥們般相處,所以我們都稱他老許。當(dāng)時,我們班是學(xué)校出了名的“皮子班”——以頑皮、嘴皮子巧舌如簧,加上學(xué)習(xí)上的“賴皮”而得名。老許剛畢業(yè)就接我們班,單身漢一個,常在食堂和我們一起用餐。有時他心血來潮,買點好菜,喊上我們幾個男生,到他家開小灶,改善生活。開灶需要用柴,我們利用課余時間一起上山砍柴,頑皮的我們砍柴的同時在山上設(shè)下鼠套,第二天就有野味吃了。老許是城里來的,對于農(nóng)村的這些野外生存本領(lǐng)羨慕不已。有時下了晚修,跟我們到河邊抓魚,老許既激動又興奮,跟著我們這些大山里的青春少年,小心翼翼地用手電筒在照,抓到魚的老許激動得像個小孩子似的,高舉著魚大聲呼喊……慢慢的,我們都喜歡和這個年齡相仿,充滿青春活力的老師接觸。
老許有句口頭禪,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每每我們犯了錯誤,被他“請”到辦公室,耷拉著慚愧的腦袋站在他的面前,他總是用嚴(yán)肅的目光盯著我們,然后輕輕地站起來,兩手交叉在胸前,認(rèn)真地傾聽我們的陳述。所謂的陳述,其實就是巧舌如簧的“自我辯護”,無奈我們想盡了各種理由,在老許面前總是不堪一擊。他耐心地指出我們的錯誤所在,最后卻總是笑呵呵地說:“好了,什么都不說了,對的全是你們,錯的都是我?!睕]有斥責(zé),更別說懲罰了,但他的寬容和溫厚卻能喚醒我們自尊自愛的意識,讓我們認(rèn)識到自身的缺點。
我上初三那年,老許調(diào)回城里去了。走的那天,他給我們上了最后一堂課,他什么都沒說,掏出一個紅色封皮的筆記本,本子上有他寫給我們每個人的寄語,他讓我們在上面寫下每個人的學(xué)習(xí)目標(biāo)。臨走前,一把錘子一顆釘子,把那本子訂在教室的宣傳欄,最后還放下“狠”話,說要是誰沒有達到自己定的目標(biāo),他會“殺”回來“收拾”我們。老許走后,我們誰也不敢掉以輕心,每個人都在為目標(biāo)而努力。1999年的7月,當(dāng)我拿到柳州地區(qū)民族師范學(xué)校的錄取通知書,興奮地要給老許報喜,才發(fā)現(xiàn)他給的電話號碼居然已經(jīng)成為空號。自那以后,我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他了。
日子過得真快,轉(zhuǎn)眼我們都長大了,當(dāng)我也成為教師之后,才知道為人師之辛苦,育人之勞累,就更想念老許陪我們一起走過的那些青春歲月。記憶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也給予我為師路上的啟示:教育,需要有一顆靜待花開的包容之心。
傳承
在求學(xué)路上,對我影響較大的,還有鄧?yán)蠋?。鄧?yán)蠋煯?dāng)時是學(xué)校很有名望的語文老師,性格和藹可親,幽默風(fēng)趣,平易近人,和他在一起,總能輕松自如。鄧?yán)蠋煾吲d了便提筆來為我們作詩。有一次,他邀我們一起去幫他圍菜園,女生負責(zé)提水淋菜,男生拿著鐵錘負責(zé)圍園。鄧?yán)蠋熞娢覀兏傻脽峄鸪欤娕d大發(fā),隨口吟起《圍園詩》:
課余生活樂無邊,師生有興去圍園。
壯士拿錘乾坤動,淑女提泉蔬菜鮮。
不著邊際談天地,且把閑言解心弦。
今日流下千滴汗,他年憶起意綿綿。
鄧?yán)蠋煵粌H教給我們課本上的知識,還教我們許多生活上的禮節(jié)。他說敬茶于客,其中也大有學(xué)問。給客人倒茶不能倒?jié)M,滿了就有滿出的意味,說明主人已不愿留客;而倒酒卻要倒?jié)M,滿為滿意的意思。鄧?yán)蠋熯€說坐要有坐相,走要有走樣,不要坐不像坐,走不像走,成何“熊”樣?
鄧?yán)蠋煹恼n講得非常生動,改起作文更有一手。一次全國作文大賽,全校就我一人參加。先生為此忙前忙后,把我的范文仔細地看了又看,一改再改,最后還拿來與我一起討論,征求我的意見,如此還不滿意,又一句一句地朗讀一遍,生怕哪里漏字錯字了,連標(biāo)點符號也不放過。先生說一篇文章就好比一個完整的人,如果缺了五官或者四肢,就不是一篇完美的文章,即使很小的一個標(biāo)點符號,也會影響到全文的思路及完整性。
后來,我的作文沒有獲獎。鄧?yán)蠋熭p撫我的頭,安慰說:“別泄氣,開頭總是困難的,失敗了可以再來。而且通過不斷修改文章,你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這就是收獲??!”他的幾句鼓勵使我很快從沮喪中走了出來。
鄧?yán)蠋熛矚g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三分球投得很準(zhǔn),但因為身材太胖,常常打不到半場便已氣喘吁吁。除了打籃球,他還喜歡飯后散步,每次前行不免要拉上我們。他總是開玩笑說,散步怕寂寞,后來我們才明白,他最大的用意是讓我們在散步時調(diào)節(jié)緊張的心理,緩解學(xué)習(xí)壓力。
如今,鄧?yán)蠋熞涯昀希瑥慕虊贤肆讼聛?。而我,已走上了講臺。從鄧?yán)蠋熒砩希覍W(xué)到了為人師之基準(zhǔn):和藹、細心、耐心與平易近人。我會把這一份暖暖的愛傳承下去。
在人生路上能遇到這幾位恩師,在我看來是一輩子難以忘懷的溫情。而今,我也沿路撒播希望的種子,盡我所能,給予孩子們快樂,指引他們一路成長。
(作者單位:廣東臺山市臺山碧桂園學(xué)校)
責(zé)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