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健英
神猴辭歲,金鳳迎春。在雞年到來之際,特向大家推薦十道經(jīng)典名雞肴,算作禮物獻給《烹調知識》的廣大讀者們,望在雞年的餐桌上邊品美味雞肴邊講那些與雞肴有關的小故事,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雞年。
北京名菜——貴妃雞翅
貴妃雞翅,是以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命名的一道北京傳統(tǒng)名菜,它是用雞翅為主料,以葡萄酒為主要調料烹制而成的一款雞肴。關于此菜的來歷,有著這樣一個傳說。某日,唐明皇與楊貴妃在百花亭飲酒取樂。楊貴妃爛醉如泥,突然撒嬌道:我要飛上天!唐玄宗以為自己的寵姬要吃什么“飛上天”,于是便命太監(jiān)傳令廚師立即做一道“飛上天”菜獻上來。這個菜名,弄得御膳廚們團團轉,不知該怎么個制作。大家正在為難之際,有一位廚師急中生智,說:“用雞翅膀燜煮熟爛,這不就是‘飛上天嗎?”眾人聽著有理,便幫他一起干起來。待成菜后獻上,果然色、香、味、形俱佳。此刻楊貴妃酒醉已醒,當她吃著擺在面前的“飛上天”時,連聲稱贊:好吃,真好吃!因這菜色美肉嫩味香,貴妃又極愛吃,又因成菜色澤紅紅亮亮,具有貴妃醉酒之色韻,巨翅善飛,“飛”諧音“妃”。于是這道菜就有了“貴妃雞”的美名。
選用原料:雞翅8個,紅葡萄酒半杯,料酒1大勺,生姜5片,蔥3段,大料2顆,白糖2小勺,醬油2小勺,精鹽1小勺,水淀粉2小勺,色拉油2大勺。
制作方法:1. 將雞翅上的殘毛污物刮洗干凈,晾干水分,用刀順長拉兩刀,待用。
2. 坐鍋點火,注色拉油燒熱,放大料炸香,倒入雞翅煸炒干水汽,加入姜片、蔥段、精鹽、白糖、料酒和醬油炒勻,再加入水沒過原料。以中火燒約15 min,再加入紅葡萄酒燜5 min,勾水淀粉,出鍋裝盤。
成品特點:色澤金黃發(fā)亮,鮮中略帶小酸甜味,質地柔滑軟爛,回味有葡萄酒的余香。
下廚心語:1. 雞翅必須用熱油炒干水分,再下調料。2. 一定要在雞翅快熟的時候加入紅葡萄酒。若過早加入,成菜酒香味就不濃了。3. 調味時糖的用量以成品有甜味即可。
四川名菜——口水雞
口水雞是四川一道著名涼菜,味感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于一身。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重慶餐飲市場,口水雞算是出盡了風頭。有人撰聯(lián)贊美,上聯(lián)“名馳巴蜀三千里”,下聯(lián)“味壓江南十二州”,橫批“口水雞香”?!翱谒u”這名字乍聽有點不雅,吃過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再次聽到“口水雞”這個名字,就會想起那種酸辣麻香的味道,口里不禁充滿口水。
關于這口水雞的來歷是這樣的:口水雞的創(chuàng)始人叫劉興,早年受過高等教育,對飲食之道頗有造詣,是美食家兼烹調好手,對麻辣雞則有特殊愛好。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劉先生在拌麻辣雞的時候,又多加了白糖、醋、熟芝麻、花生碎和蔥花,感覺味道格外的香鮮適口,客人食后無不叫好,稱這種雞塊的味道打遍天下無敵手,如果進入市場,定使其他雞肴黯然失色。說者無心,聽者有意,1985年劉興在重慶的一條街上開了一家小飯店,專賣這種麻辣雞塊。雞塊上市了總得有個名字吧,劉興暗自尋思:這種雞雖然是從麻辣雞演變而來,但比麻辣雞更刺激更鮮香,于是他根據(jù)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名著《洪波曲》中的“少年時代在故鄉(xiāng)四川吃白砍雞,白生生的雞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xiàn)在想起來,還口水直流……”這段話的意境,為雞塊取名為“口水雞”。
選用原料:三黃雞半只,辣椒粉1大勺,芝麻醬1大勺,醋1大勺,料酒1大勺,豆豉2小勺,白糖1小勺,花椒粉1小勺,生抽1小勺,油炸花生碎1小勺,熟芝麻1小勺,大蔥2段,姜3片,蒜末1小勺,姜末1小勺,八角2顆,桂皮1小塊,草果1個,香菜5 g,色拉油1/4杯。
制作方法:1. 將凈三黃雞放入鍋中,倒入涼水沒過雞身,放蔥段、姜片及料酒,水沸后大火煮10 min,關火燜10 min。
2. 將雞撈出放入裝好凍冰塊和適量涼白開水的深盆浸5~10 min,再撈出控水,切整齊條狀。
3. 在煮雞的時候,先把辣椒粉放在碗內,加入1大勺色拉油拌勻。再將剩余色拉油入鍋上火,加入蔥段、姜片、八角、桂皮、草果和香菜,以小火慢慢炸香,過濾去渣,把熱油沖入辣椒面里,攪勻靜置,即得紅油。
4. 芝麻醬入小碗,加醋調勻后,再加生抽、豆豉、花椒粉、白糖、蒜末、姜末、油炸花生碎、熟芝麻和紅油調勻成味汁,然后淋在雞塊上即成。
成品特點:色澤紅亮,皮滑肉嫩,麻辣適口。
下廚心語:1. 煮雞是全部過程中的重點。雞不能煮得太久,以剛熟即好。2. 用冰水冰鎮(zhèn)雞,口感更爽滑。也可以把熟雞放入冰箱的冷凍層,但一定要將整雞完全浸泡在水中,注意不要冷凍過度,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山東名菜——香酥雞
魯菜中有一款鼎鼎大名的炸菜,叫做“香酥雞”。時至今日,很多酒宴上客人還在點這道菜。一來好吃,二來吃不了可以打包帶走,回家當下酒的小菜,經(jīng)濟實惠又好吃,一直深受膠東半島人們的喜愛。這道外酥里嫩的香酥雞不知吸引了多少名人前來嘗鮮,其中一位是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據(jù)說那是1957年7月的某天,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八屆中央委員的徐特立先生帶著家人來青島,他在北京時就聽說青島有個魯菜菜館做的香酥雞好吃,這次專門來嘗嘗。席間,當服務員端著一盤香酥雞放到桌子上后,徐特立一看,整只怎么吃啊,把服務員叫過來說:“服務員同志,你拿下去把這雞剁剁吧,這樣不方便?!迸銮蛇@服務員是個新來的,不了解情況,拿著香酥雞剛要到廚房,碰見廚師劉景倫,劉景倫說:“這雞不用切,想吃哪就用筷子夾哪,里面骨肉已經(jīng)分離了?!毙焯亓⒄泻艏胰粟s快嘗嘗,還真是外酥里嫩,香味濃郁,果然名不虛傳。徐特立同家人吃完后非常滿意,還特意照相留念。1979年,香酥雞被評為“青島十大風味菜”之一。
選用原料:凈光雞1只,生菜75 g,干淀粉、面粉各25 g,姜片、蔥結各10 g,燉雞料1包,糖色1大勺,精鹽2小勺,花椒鹽1小勺,色拉油2杯。
制作方法:1. 將光雞切去屁股,焯水,放在已燒開的水鍋中,加入姜片、蔥結和燉雞料包,并調入糖色和1/3小勺精鹽,以小火鹵約2 h至酥爛,撈出瀝汁。
2. 干淀粉和面粉入盆中,加入精鹽和清水調勻成稀稠適當?shù)暮?,再加入色拉油調勻成酥糊,待用。
3. 坐鍋點火,注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鹵好的雞周身掛勻酥糊,下入油鍋中炸至定型,再用漏勺托住浸炸成金紅酥脆,撈出控凈油分,剁成條狀,按原型整齊地裝在盤中,撒上花椒鹽,周邊飾生菜葉,即可上桌。
成品特點:色金紅,外酥脆,內軟爛,味濃香。
下廚心語:1. 鹵制的雞要求酥爛而不失其形。2. 雞掛糊不宜過厚,否則改刀時易脫皮,失去酥脆口感。3. 開始油炸的溫度不宜過高,不然的話成品色澤發(fā)暗不亮。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