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欣
面色紅潤、思維敏捷、衣著考究、步履矯健,周來蘇很難讓人相信他已經(jīng)是一位91歲的老人?!拔?927年出生的,虛歲不就是91嗎?”周來蘇笑言,“老年人只要生活中多注意,身體健康也不是什么難事?!?/p>
周來蘇1950年考入當時的浙江醫(yī)學院,1955年畢業(yè),成為新中國第一批醫(yī)科大學生。退休后,周來蘇拿手術(shù)刀的手握起了毛筆和刻刀,學習書法和篆刻。與一般老人選擇上老年大學不同,周來蘇買來相關(guān)字帖和書籍,全部自學。
周來蘇的兩間書房里,擺滿了各類書籍和老碟片、老唱片。令人驚訝的是,文史類書籍居多,有些甚至是經(jīng)典名著外文原版。陪同采訪的地質(zhì)學家吳昭謙和老朋友打趣道:“醫(yī)學書都裝在腦子里了?!敝軄硖K連忙擺手:“不能這樣說。”一旁的老伴,安徽省資深麻醉專家高玉華則小小表揚了一下周來蘇,不但精通英語,還曾自學過法語和德語,“現(xiàn)在每天都看英文版的《中國日報》”。
沒有名利心,不計較得失,如今的周來蘇生活得簡單快樂,諸多業(yè)余愛好都只是自我欣賞,寫得好的書法作品就裱一裱,不滿意的就按字帖再臨摹。周來蘇喜歡看書,在書店淘到一本好書總想盡快看完。心里有什么感觸也不吐不快,為此,他還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他說,這樣動手又動腦,還能鍛煉思維。周來蘇愛逛書店,既為淘書,也為能結(jié)識吳昭謙這樣志同道合的朋友?!袄夏耆硕嘟稽c朋友是有好處的,有什么煩惱互相傾訴傾訴就化解了?!敝軄硖K說。
91歲高齡,周來蘇可以自己縫衣服,寫字、篆刻手不抖,在家里練書法一站就是三個小時。身體如此健康,周來蘇的養(yǎng)生秘訣很簡單:老人最重要的就是“會吃”。
早餐一定要質(zhì)量好,牛奶必不可少,雞蛋煮熟煮透。中餐雖說要吃飽,但七分飽也就夠了,晚飯更要吃少?!吧晕I一點兒是餓不死人的?!敝軄硖K半開玩笑地說。為了不流失營養(yǎng),蔬菜應(yīng)高溫速炒或開水焯。肉類烹飪則應(yīng)使用文火,慢慢燒才能熬出營養(yǎng)。有些老人信奉所謂的高檔海鮮,周來蘇說:“它們只是稀奇,其實和普通魚蝦蛋白質(zhì)含量都是一樣的?!崩先宋ㄒ粦?yīng)該多吃的就是魚蝦。
老人喝水也要喝出學問來,白開水是最佳飲料,碳酸飲料和糖類飲料要盡量避免。如果喝茶,應(yīng)該喝淡茶水,茶水濃度過大和溫度過高對消化系統(tǒng)不好??Х入m說對心臟有利,但妨礙身體對鈣質(zhì)的吸收,中國人與外國人體質(zhì)不同,老人如果想喝咖啡最好選擇下午。
周來蘇至今還堅持洗冷水澡,但他說自己這個習慣是學生時代養(yǎng)成的,別的老人千萬不要輕易嘗試。臨睡前干毛巾擦身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倒是一個適合老年人的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