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寶
(西南政法大學 經(jīng)濟法學院,重慶 401120)
論依法保護胎兒生命權的可行性
牛天寶
(西南政法大學 經(jīng)濟法學院,重慶 401120)
胎兒是否具有生命權、胎兒的生命權是否值得法律保護,一直是頗受爭議的話題。在我國現(xiàn)實條件下,倡導保護胎兒的生命權,必然會與其他權利或者政策產(chǎn)生一定的沖突。然而,這些都不應成為我們放棄保護胎兒生命的理由。在國外,已經(jīng)有了對胎兒生命權予以附條件保護的案例。在國內(nèi),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以保護胎兒的生命權也已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命題。
胎兒生命權;法律保護;可行性
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權保障意識的提升,人們對生命權的關注程度也與日俱增。胎兒作為人發(fā)展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是生命的最初表現(xiàn)形式。胎兒與自然人在本質(zhì)上都屬于人,是人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具有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對胎兒生命權的關注,即是對人自身生命權的關注。隨著世界各國人權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胎兒生命權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然而,胎兒遭到傷害的信息不絕于耳,胎兒的生命權在現(xiàn)實中遭遇著種種傷害,更迫切需要法律的保護,凸顯著對胎兒生命權予以保護的必要性。
胎兒是否具有生命權、胎兒的生命權是否值得法律保護,一直是頗受爭議的話題。在我國現(xiàn)實條件下,倡導保護胎兒的生命權,必然會與其他權利或者政策產(chǎn)生一定的沖突。然而,這些都不應成為我們放棄保護胎兒生命的理由。在國外,已經(jīng)有了對胎兒生命權予以附條件保護的案例。在國內(nèi),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以保護胎兒的生命權也已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命題。不過,要想排除固有的關觀念,意欲一蹴而就對胎兒生命權施以最完整的保護還是任重道遠的。本文認為,在不突破現(xiàn)有體制的情況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加強對胎兒生命權的法律保護。
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眾對胎兒生命權的認識普遍不足,一般認為胎兒沒有生命權。但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醫(yī)療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人權保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胎兒的生命權也愈來愈為人們所重視,對民眾加強尊重和保護胎兒生命權的教育已經(jīng)是迫在眉睫。此時,從生命倫理學的角度確立并普及胎兒生命權的觀念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一個社會把墮胎手術視為像闌尾切除手術一樣不足為奇的時候,那么這個社會也將是麻木無情的社會。①要想使法律真正發(fā)揮其強制性效力,還必須依靠人的內(nèi)在觀念。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往往會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只有轉(zhuǎn)變了觀念,才能心甘情愿的守法。加大依法保護胎兒生命權的宣傳教育,提高民眾保護胎兒生命權的意識,是保護胎兒生命權的重要舉措之一。
比如,在美國、日本等國,常用的宣傳方式是向民眾播放墮胎的紀實片,展示墮胎的血腥與殘忍,喚醒民眾重視胎兒的獨立價值,自覺做到尊重胎兒,呵護生命。美國曾經(jīng)播出過一部關于墮胎的紀實片——《無聲的響喊》,在該片中記錄了胎兒被人工流產(chǎn)的全過程。當胎兒其被抽吸時,他的反抗是多么的無力,無論怎么掙扎,其頭部還是被無情地撕扯,其四肢也被殘忍地肢解。在這些動作完成之后,醫(yī)生再用鉗子將孕婦子宮里邊殘余的大塊胚胎組織夾出來。如此反復,一直到把所有殘留的組織清除干凈為止。這就是所謂的“無痛人流”的全過程。本文深信,看過此片的人絕不會再相信所謂的“無痛人流”。
因此,人類對胎兒所進行的一切行為,必須從保護胎兒生命權的角度著手,要符合對胎兒生命權的尊重和保護要求。我們應從保護胎兒生命權的角度去培養(yǎng)民眾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道德意識,倡導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尊重人類生命。將尊重生命的意識統(tǒng)一于人類的現(xiàn)代文明之中,逐步構筑起全社會尊重胎兒生命,保護胎兒生命權的良好氛圍。只有在道德教化和法律強制的雙重影響之下,人們才能真正重視、珍視胎兒的生命權,才能遏制隨意孕育生命然后任意拋棄生命的行為,減少反復墮胎、隨意墮胎等損害胎兒生命權的行為。
我國《憲法》并沒有明確將胎兒納入其保護范圍,所以胎兒在我國法律中并沒有明確的主體資格,就不會有相應的救濟制度,更沒有規(guī)定對故意傷害胎兒行為的追責措施。在如此背景下,人流盛行以及類似于安康強制引產(chǎn)、陜西城管踩死胎兒的惡性案件屢現(xiàn)報端?,F(xiàn)行法律對于胎兒生命權的保護不力是造成以上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
在一個文明國度,法律作為調(diào)整社會關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加強對胎兒生命權的法律保護便顯得刻不容緩,完善法律法規(guī),依法保護胎兒的生命權也應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題中之義。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法律規(guī)范,將依法保護胎兒的生命權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才能進一步加強社會、家庭以及個人對胎兒生命權的重視。具體來說,在國家立法中,應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確認胎兒的生命權,明確胎兒的法律主體地位,并依法建立健全胎兒生命權受損的救濟制度,懲處損害胎兒生命權的行為。
(一)以法律的形式確認胎兒的生命權,確立胎兒的法律主體地位
在人擁有的所有權利位階中,生命權基于其根本性而擁有了至尊的地位,以《世界人權宣言》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為參考,對生命權的明確保護也是世界的潮流,應當成為一種特殊的權利在憲法上予以保障。②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在憲政實踐中也都逐漸確立了生命權的憲法地位。至今,已經(jīng)有十個國家在憲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胎兒的生命權益。③胎兒雖然沒有脫離母體而存在,與母親的生命權相比,其地位有一定的差異,但是胎兒是潛在的“人”,本質(zhì)都是人類,只是與自然人相比是一種不同的表現(xiàn)狀態(tài),他仍然有著比一般生命高的道德地位。因此,如果以后在我國《憲法》中增加生命權,其主體應當將胎兒容納在內(nèi)。只有在憲法上明確胎兒具有生命權,明確胎兒的法律主體地位,胎兒的生命權在法律上才會具有崇高的地位。
除了在憲法上對胎兒的生命權予以確立之外,在以后《民法典》的修訂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考慮明確胎兒的民事主體地位,明確規(guī)定胎兒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同時,對其生命權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擴充。④除此之外,在繼承部分還應重申胎兒享有繼承權,不管其出生時是否是活體,其繼承權都不受侵犯。如此一來,胎兒的法律主體地位方可確立,胎兒的生命權也可上升到依法保護的高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胎兒生命權。
(二)建立健全胎兒生命權受損的救濟制度,依法懲處損害胎兒生命權的行為
之所以需要通過各種法律規(guī)定來具體落實保護胎兒的生命權,是因為如果始終將胎兒生命權定義為一種抽象的權利,在現(xiàn)實中對其進行保護就永遠存在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⑤只有將胎兒生命權予以具體化,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系統(tǒng)的保護體系,或在侵權領域賦予胎兒受損后的求償權、或打擊傷害胎兒生命權的違法犯罪,或采取行政措施限制隨意傷害胎兒的生命權,盡最大可能給予胎兒法律保障。正如前文所述,我國對胎兒生命權的關注和保護還是相當薄弱的,權利主體和救濟措施均未予以規(guī)定,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待完善。就拿陜西安康強制引產(chǎn)案來說,若要就胎兒生命權對當事人進行救濟,我們將無從下手。
本文認為,要對胎兒生命權進行保護,需要通過在刑事、民事、行政法以及訴訟法等方面予以明確規(guī)定。
在刑法方面,可參考⑥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立法,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一章,單獨設立新的罪名:強迫墮胎罪和故意傷害胎兒罪。強迫墮胎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故意強迫孕婦墮胎的行為,建議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需要說明的是,只要實施了故意強制他人墮胎的行為,都應受到處罰。故意傷害胎兒罪,是指故意傷害胎兒致胎兒受傷或死亡的行為。致使胎兒殘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致使胎兒死亡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兩罪中,如果造成了胎兒死亡,不管胎兒是直接在母親體內(nèi)死亡還是出生后死亡都應受到同樣的處罰。⑦
在民法方面,除了確立胎兒的民事主體地位,保障其繼承權之外,可以在侵權責任部分賦予胎兒損害賠償請求權。將來修訂《民法典》時,可以在侵權責任一編單獨規(guī)定侵害胎兒生命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比如,故意或過失傷害胎兒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導致胎兒當場死亡或出生后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要求賠償。如果導致胎兒出生后殘疾或其他損傷的,出生后的嬰兒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在行政法方面,可以參考美國的羅伊判決,依法限制胎兒的婦女任意墮胎。⑧具體而言,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受孕的前七周。在此階段,孕婦獨立思考后,可以選擇是否墮胎。第二階段是受孕第八周至第二十八周,政府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嚴格限制墮胎。只有胎兒自身存在缺陷、胎兒繼續(xù)發(fā)育影響到母體的健康或其他類似原因時,才能墮胎。第三個階段是在受孕第二十八周后至出生前。此時,胎兒已經(jīng)具有了脫離母體而存活的可能性,除非是為了挽救孕婦的生命,否則不可墮胎。⑨
在程序法方面,可以考慮賦予胎兒獨立的訴訟權利能力。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的規(guī)定,胎兒并非自然人,也就沒有民事權利能力,更沒有訴訟權利能力。為了保護胎兒受侵害后的求償權,應當通過法律擬制等方式,規(guī)定胎兒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由其父母或其他近親屬作為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活動,保護胎兒的合法權益。
對于陜西安康強制引產(chǎn)一案,本文認為可以參考我們刑法中關于故意傷害罪的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關責任人故意傷害胎兒的刑事責任。另外,由于胎兒出生時為死體,胎兒的近親屬可提起損害賠償訴訟。假使當時并未造成胎兒死亡,可以考慮以胎兒的名義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由其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活動。當然,這些想法和處理意見在我國現(xiàn)今的具體國情下,要想一蹴而就的做到還相當困難。法治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應先就生命權的保護達成共識,再逐步完善胎兒生命權的保護。
國家制定和落實的人口政策對我們每個公民而言都是息息相關的,它們之間的沖突涉及層次和原則,是社會、個人和生命之間的權衡。⑩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我們應當敬畏生命,不應被輕易地結束任何一個生命?;趥€人自由原則,個人應當對自己的身體有絕對的自由支配權,個人有權進行選擇。包括生育權在內(nèi),婦女可以絕對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自由地決定分娩的實踐和方式?;谏鼉r值原則,胎兒的生命應當?shù)玫绞茉袐D女的尊重。只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才能盡量地達到兩個原則的平衡。對此,應當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在婦女權益得到保護的前提下,必須充分尊重生命,除非胎兒的發(fā)育危及到孕婦的生命健康,不能輕易否定并傷害胎兒的生命。
我們在未來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在執(zhí)行人口政策時,必須更加注重保障生命權,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如果人口政策被歪曲執(zhí)行,勢必損害到胎兒的生命權。?將傳統(tǒng)的對“計劃”的理解由指令性計劃轉(zhuǎn)變?yōu)橹笇杏媱?。將“計劃生育”真正理解為有計劃的生育,而絕非不生育或違法生育時必須選擇墮胎。而且,強制墮胎也絕非我國人口政策的題中之義,甚至違反了我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也明確規(guī)定對計劃外生育的公民依法征繳社會撫養(yǎng)費。國家的立法希望鼓勵公民有計劃的生育,藉此來調(diào)節(jié)公民的生育行為,從而增強公民計劃生育的法制意識,也更是為了避免地方政府簡單而粗暴地實施類似“強制引產(chǎn)”等侵害胎兒生命權的暴力行徑。此外,我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guī)定,國家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并且擴大信息公開使公民知悉,從而有效地推廣節(jié)育措施,實施手術,保障安全。由此可見,與事后強制引產(chǎn)相比,國家更提倡在事前進行相關教育,引導公民做好避孕節(jié)育措施。?
因此,我們在處理國家人口政策與胎兒生命權的關系時,國家可以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政策調(diào)整,行政機關應當善意、準確地執(zhí)行政策,以求更好地保護胎兒生命權。只有這樣,國家人口政策在執(zhí)行時才能平衡社會發(fā)展與現(xiàn)實需求之間的矛盾,走出困境。
胎兒,除了遭受他人的直接侵害、國家人口政策的間接影響之外,父母任意選擇墮胎也是其遭受損害的最大來源之一。胎兒的父母往往會由于各種客觀原因不得不選擇結束胎兒的生命,這其中的原因,也許是他們尚未做好生養(yǎng)的準備,或許是他們本身也只是一個尚未成家的孩子,或許他們的生活已經(jīng)貧困到無法養(yǎng)育子女……此種情況之下,絕大多數(shù)婦女尤其是未婚婦女會選擇人工終止妊娠。然而,奧古斯丁曾經(jīng)說過,人的生命史是由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構成,缺一不可,這就是人為其人的歷史維度。?
如果胎兒的父母由于貧困等客觀原因而選擇結束胎兒的生命而社會卻不能提供任何保障時,我們還一味地教育父母應當尊重胎兒的生命、保護胎兒的生命而不能輕易選擇墮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物質(zhì)決定意識,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在為他們提供了最起碼的生活保障時,才能保全胎兒的生命不受侵害。然而,任何一個政策都具有兩面性,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向孩子的父母提供物質(zhì)上的幫助,可能會助長父母毫無計劃的生育的情形。
在父母無力撫養(yǎng)情形之下,如果胎兒的母親懷孕時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生育子女的條件,國家應當在胎兒出生前后向其母親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抑制孕婦無奈選擇墮胎的情形,以保護胎兒的生命權。如果胎兒的母親懷孕時,不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生育子女的條件,國家不應直接向其提供援助。但是,為了保護胎兒的生命,國家可以考慮限制孕婦墮胎,在胎兒出生后如果其父母無力撫養(yǎng)或不愿撫養(yǎng)時,由國家福利機構予以撫養(yǎng)。如此以來,既不會助長公民個人毫無計劃地生育,也不會傷害到胎兒的生命。
在普遍缺乏權利意識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之下,呼吁保護胎兒的生命權更顯得微不足道,而且其中的對策多少顯得稚嫩。本文并不奢望藉此能“畢其功于一役”,但求通過本文能夠為胎兒生命權的保護提供些許探討,以此喚起大家對胎兒生命權的重視,能深刻認識到“每種生命形式都是獨特的,無論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應得到尊重”,?共同努力為保護胎兒的生命權不受侵害構筑起一道堅實的圍墻。
2006年前,京杭運河船舶流量過大,堵航頻發(fā),僅2003年和2004年兩年就發(fā)生8 h以上堵航92次,為此出臺《辦法》限制船舶尺度來降低轄區(qū)船舶流量。此后,京杭運河航道不斷升級改造、挖潛疏浚,復線和三線船閘大規(guī)模投入使用,碼頭裝卸條件大為改善,航道通過能力大幅提升。同時,隨著船型標準化工作有序推進,大量小噸位過閘船、老舊運輸船等非適航船舶退出市場,船舶航行密度得以明顯下降。目前,沿線各省因船舶流量過大而導致的長時間、大范圍堵航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辦法》有關限制船舶通航尺度的疏堵初衷已基本實現(xiàn)。[2]
注 釋:
① [美]羅納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對美國憲法的道德解讀)》,劉麗君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頁。
② 胡德重:“論生命權及其法律保障”,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7月,第17頁。
③ 這十個國家分別是:智利、委內(nèi)瑞拉、危地馬拉、洪都拉斯、斯洛伐克、愛爾蘭、捷克、巴拉圭、烏干達和贊比亞等。參見上官丕亮:“生命權的憲法保障”,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第26頁。
④ 中國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編:《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總則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頁。
⑤ 曲相霏:“胎兒的憲法地位——德國模式與美國模式”,《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6期,第65頁。
⑦ 需要說明的是,設置這兩罪與國家的人口政策并不沖突。其一,我們法律并沒有賦予其他任何個人或單位權利強迫孕婦墮胎。恰恰相反,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懷孕的婦女不論是計劃內(nèi)還是計劃外懷孕,都不得處以死刑,其主要是在保護胎兒的生命權,并不因胎兒是計劃內(nèi)或計劃外而有所區(qū)別??梢?,任何強迫婦女墮胎的行為都是我們法律所不提倡的。其二,故意傷害胎兒罪主要是指傷害孕婦間接傷害到胎兒的情形。在我們現(xiàn)行法律體制內(nèi),與其他法律也并不存在沖突。
⑧ 該部分的方案參考了美國的羅伊判決,但是又有所改變。具體而言,第一階段有所提前,切合了本文“胎兒”的概念,只有8周以上的胎兒才是本文主張保護的范圍。據(jù)此,如果在8周之前選擇墮胎,原則上不應干預。同時,胎兒在28周以后可以獨立存活,據(jù)此將胎兒發(fā)育的第28周作為劃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分界線。
⑨ 此方案主要針對兩種情況:第一,孕婦任意選擇墮胎;第二,醫(yī)療機構任意實施墮胎手術。對類似現(xiàn)象,建議由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予以監(jiān)督,對任意墮胎的孕婦和任意實施墮胎手術的醫(yī)療機構予以不同程度的處罰。
⑩ 王金營,趙貝寧:“論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與調(diào)整——基于公共政策視角”,《人口學刊》,2012年第4期,第86頁。
? 施之姚:“人權視角下胎兒生命權的法律保護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第28頁。
? 王金營,趙貝寧:“論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與調(diào)整——基于公共政策視角”,《人口學刊》,2012年第4期,第87頁。
? [古羅馬]奧古斯?。骸稇曰阡洝罚苁苛甲g,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55-256頁。
? 王貴松:“中國幾乎生育制度的合憲性調(diào)整”,《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第126頁。
? 引自于《世界自然憲章》,聯(lián)合國大會1982年10月28日通過。
牛天寶(1990-),男,安徽臨泉人,西南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碩士,主要從事法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