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林
(吉林省琿春市中醫(yī)院內科門診,吉林 延邊 133300)
益氣活血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的臨床效果研究
王慶林
(吉林省琿春市中醫(yī)院內科門診,吉林 延邊 133300)
目的 探討益氣活血湯應用于氣虛血瘀型胸痹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診室收治的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88例,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加用益氣活血湯治療,觀察組2組療效。結果 在總有效率上,2組分別為86.36%、56.82%,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上,2組分別為11.36%、36.36%,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應用益氣活血湯對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進行治療,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更大程度改善,且具有較高的完全性。
胸痹;氣虛血瘀型;益氣活血湯
胸痹為現(xiàn)代西醫(yī)學中的冠心病,其發(fā)病因素存在多樣性和復雜性,諸多種因素共同發(fā)生作用導致冠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引起冠脈管腔狹窄或阻塞,進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心肌細胞死亡等,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1]。目前,我國冠心病發(fā)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因此,加強對中醫(yī)治療胸痹的有效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本次研究主要探討益氣活血湯應用于氣虛血瘀型胸痹臨床治療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診室收治的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88例作為對象。中醫(yī)診斷標準:出現(xiàn)心悸氣短、胸痛胸悶、神倦乏力等癥狀,且面色紫暗,脈弱而澀,舌淡紫。入選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重度心律失常者,存在嚴重心肺功能、肝腎功能不全者,精神病者,處于妊娠或哺乳期者,造血系統(tǒng)原發(fā)性疾病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入選者分為2組。對照組44例,性別: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40~75歲,平均(58.7±2.5)歲;病程:6個月~13年,平均(6.8±1.6)年。觀察組44例,性別: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42~76歲,平均(58.9±2.7)歲;病程:5個月~12年,平均(6.4±2.3)年。在入選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構成對比上,觀察組、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囑咐患者合理飲食,控制高脂食物攝入,主要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給予患者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生產企業(yè):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39,商品名:魯南欣康)進行治療?;颊呖诜幬?0 mg/次,2次/d,心絞痛發(fā)作患者給予硝酸甘油片(生產廠家:北京益民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022),舌下含服。治療30 d為1個療程。
觀察組在上訴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選用湯劑為益氣活血湯。湯劑藥物組成:五味子10 g,麥冬20 g,太子參15 g,瓜萎25 g,薤白15 g,丹參50 g,桂枝10 g,赤芍15 g,紅花15 g,郁金15 g,對患者實施辨癥加減。胸悶明顯者添加元胡15 g,川棟15 g;憋悶時顯者添加蘇梗20 g,枳實15 g。
1.3 療效判定標準
以擬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作為參照,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顯效:治療后,患者心電圖顯示正常,胸悶、胸脹、胸痛、心悸、憋氣、氣短等癥狀均完全消失;改善:與治療前比較,患者心電圖有明顯好轉,相關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無效:與治療前比較,患者心電圖、相關臨床癥狀均未見改善,甚至更為嚴重。顯效率+改善率=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均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用工具為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包。分別以“%”、“±s”表示計數(shù)、計量資料,相互比較分別行x2、t檢驗。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以P<0.05表示。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給予2組相應措施進行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36%(38/44),其中,22例為顯效,16例為改善,6例為無效。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56.82%(25/44),其中,12例為顯效,13例為改善,19例為無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共有5例(11.36%)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2例為惡心,1例為嘔吐,2例為輕微頭痛。對照組共有16例(36.36%)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4例為惡心,7例為嘔吐,5例為輕微頭痛。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胸痹在現(xiàn)代西醫(yī)學為冠心病,其發(fā)病機理表現(xiàn)為急劇供血不足導致冠狀動脈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引起缺氧代謝等,進而導致酸性產物對心臟交感神經末梢產生刺激作用,又經神經反射弧直接傳入大腦皮層,再反射于皮膚區(qū),進而引發(fā)胸部不適、心悸等癥狀出現(xiàn)[3-4]。中醫(yī)學認為,精神調攝失宜、飲食不節(jié)、勞逸不當?shù)?,導致機體氣血陰陽失調,正氣內虛,進而導致心脈失暢、痰瘀閉阻為胸痹發(fā)生的機制。胸痹為一種氣虛為本,血瘀為標之證,氣虛帥而血無力,血行失去通暢性,進而導致血脈瘀陰,因此,其治療應注重通補兼施,專通專補。氣虛血瘀型胸痹為胸痹中一種最為常見的類型。在實施辯證治療過程中,必須注重氣虛與血瘀兼顧,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治療。氣虛較為明顯的患者應重用補,血瘀較為明顯的患者應重在通。但是實際治療過程中,不能夠忽略佐以補或者通,否則較難取得理想治療效果。
目前,臨床上主要運用飲食干預、日常生活干預以及給予西藥等方式來對胸痹患者進行治療。但諸多研究結果顯示,單純對胸痹患者實施西醫(yī)治療很難取得理想總體療效[5]。本次研究所用益氣活血湯主要功效為益氣活血。在藥物組成中,太子參、黨參等具有良好補益心氣、補氣益脾,養(yǎng)陰生津功效,主要取其氣為血作用,氣行促血行;薤白具有理氣寬胸,活血行氣,通陽散結功效,使氣走而不守,其為血中之氣藥;紅花等具有良好活血化瘀功效,瘀祛則可促進經脈運行通常;瓜萎具有化痰通絡的功效;赤芍藥、五味子等主要發(fā)揮良好行氣活血、生津斂汗、斂肺止咳功效,同時還發(fā)揮良好止痛作用。麥冬具有潤肺清心,養(yǎng)陰生津功效,桂枝具有散寒解表功效,上述諸藥聯(lián)合使用,發(fā)揮良好活血化瘀、活血通絡功效,進而達到絡通痛止、氣旺血行的治療效果。在臨床治療中,在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給予辯證加減治療,可促進氣虛血瘀型胸痹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更大程度緩解,進而提高治療總體效果,促進患者得到更好康復。同時,中藥方劑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藥物副作用相對較小,不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在本次研究中,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湯對44例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后,該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選用益氣活血湯對氣虛血瘀型胸痹患者進行治療,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更好改善,總體療效更優(yōu),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1] 吳怡萍,蔡少杭.益氣活血方對氣虛血瘀型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7,(01):95-97.
[2] 張洪梅.益氣活血解毒湯治療氣虛血瘀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05):142-143.
[3] 趙愛梅,任鈞國,劉建勛.益氣活血方治療冠心病氣虛血瘀證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07):.
[4] 羅 俊.益氣活血解毒湯治療氣虛血瘀型心絞痛的臨床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3):215-220.
[5] 季文所.益氣活血解毒湯治療氣虛血瘀型心絞痛患者的療效[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02):86-86.
本文編輯:王雨辰
R256.23
B
ISSN.2095-8242.2017.16.3109.02